大熊猫是在中国古代发现的吗?

找到了。

1862-1874法国传教士阿曼德·大卫(Armand David)在中国生活时,得知四川宝兴有多种动物,其中有一些是稀有的、不为人知的,便从上海来到宝兴,担任穆平东河顿池沟教堂第四代牧师。

1869年春天,大卫在路上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奇怪的黑白动物皮深深吸引了大卫。

主人告诉他,当地人称这种动物为“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会伤人。大卫非常兴奋。他估计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有趣的新物种”,这一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一项空白。

为了得到这只奇怪的动物,大卫雇佣了20名当地猎人去搜寻它。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但不幸的是,为了方便起见,他们杀死了它。

1869年5月4日,大卫抓到一只“竹熊”,他给它取名为“黑白熊”。可爱的“黑白熊”因其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表、圆圆大大的脑袋和滑稽的动作而深受大卫的喜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大卫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在运到成都之前,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大卫不得不怀着极大的遗憾将这张“黑白熊”皮制成标本,送往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展出。

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模型标本居然制作出来了。

这张兽皮在巴黎国家博物馆展出。经过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Miller Edwards)的彻底研究,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一只与在中国西藏发现的类似的更大的熊猫,并正式命名为“大熊猫”。

扩展数据: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很多关于大熊猫起源的记载和文学作品。

《尚书》、《山海经》、《说文》和《诗经》中均有大熊猫的描述和记载。

大熊猫尤其受到历史学家和学者的青睐,在中国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逐渐升华了形象,成为尊严与和平的代表。

据《日本皇室年鉴》记载,早在65438+685年10月22日,唐朝的武则天皇后就将两只活的“白熊”和七十只皮衣送给了当时在日本执政的天武天皇。这是首次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

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战争中,如果交战一方打出“钱舆”旗,就意味着停战。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熊猫都逐渐向渴望和平、主张不杀生的“义兽”靠拢。

1972 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访华。在那次访问中,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提出向美国赠送两只大熊猫。同年4月,大熊猫邢星和玲玲来到了DC的华盛顿州。

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向友好国家输出了数只大熊猫,所到之处都掀起了“熊猫热”,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中国“名片”,为中国的和平外交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完成了其“和平使者”属性的演变。

百度百科-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