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最初起源于哪里?
对于古代的东亚来说,有三种最重要的农作物。中国北方最早驯化的农作物是小米,也就是现代中国人所说的小米。小米的祖先是哪种杂草,目前还没有定论。像小米这样的杂草在欧亚大陆分布很广。
9000年至7000年前,位于黄河中游两岸。今天,河南和河北的中国人的祖先开始人工种植小米。这是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农业。依靠种植谷子提供的稳定食物来源,这些人成为北方第一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定居农业社会转变的人。
在随后的数百年间,种植谷子的范围逐渐扩大,向东沿黄河向下游蔓延。今天在山东,向西溯河而上,沿黄河、渭河进入关中盆地,到达甘肃东南部。
小米作为现代作物,缺点严重,不仅产量低,而且即使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下也很难增产。但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谷子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生长期短的谷子几乎是最节水的粮食,抗病性强。对于刚刚开始农业技术的北方先民来说,驯化小米意义重大。
2.黍
另一种作物小米的存在,在《小米分家》中已经提到。在中国古代和小米一样重要。?
小米的驯化比小米晚一点。农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华北正经历着一段气候干燥寒冷的时期。虽然谷子和黍都是旱地作物,但是黍的抗旱性和土壤耐受性差的黍还是不一样的。
小米在年平均气温6-10度,降水量350-450毫米时生长最好,而苏更喜欢年平均气温8-10度,降水量450-550毫米的环境..随着气候逐渐转向温暖湿润,谷子开始从华北平原东部较温暖湿润的地方向西传播。
一旦种植谷子变得可行,其产量略高于谷子的优势就变得非常重要。更高的产出意味着养活更多的人,支持更大的定居点和更复杂的社会形式。长期种植小米和小米农业,终于使华夏先民在东亚众多民族中脱颖而出,进入文明时代。
中国人对小米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小米在先秦时期也叫粟。周人以为自己的祖先是后稷。这里的“侯”是中国古代首领的名字。追根溯源到后稷,充分说明了周人对粟的重视。后来“粟”是国家代词“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粟是立国之本。
3.米
与此同时,在中国南方,一群人在另一种作物的支持下,迅速向文明进军。这种作物也是三种主要禾本科作物中唯一一种起源于东亚,至今仍保持着中国人口粮主要来源的地位。
中国百分之三十的耕地用于种植水稻,中国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是大米。东北和南方就不用说了,主要吃大米。即使在中国北方,从历史上看,从南方运输到北方的大米也严重依赖于解决粮食问题。说水稻是中国第一粮食作物并不为过。水稻的驯化起源于中国。
现在我国南方的福建、湖南、江西、云南、广东、广西、海南都有野生稻生长,尤以广东、广西、海南为甚。关于野生稻作为栽培稻在哪里驯化,有三种学说,一种是长江中下游,一种是华南,一种是云贵高原。这三个地区都发现了栽培稻的植物化石,野生稻在古代就有分布。
从栽培稻化石证据的丰富程度来看,长江中下游似乎是最早驯化水稻的地区。但栽培稻的遗传研究表明,我国栽培稻的细胞器单倍型与华南野生稻最接近,最有可能驯化的地方在珠江下游。
和野小米一样,野生稻的种子成熟后会自动脱落。从公元前一万年开始,中国南方的祖先就开始采集野生稻种子作为食物。这种潜力巨大的植物很快显示出它的价值,中国南方的居民很快开始尝试人工种植水稻。
野生稻不便于采集和食用的特性在驯化过程中逐渐得到改善。当野生稻未成熟时,开放的穗变得封闭,芒变短并消失,粒色由暗变白。经过这些变化,栽培稻已成为中国南方不可替代的主要粮食作物。
4.小麦
春秋时期,中国北方已广泛种植小麦。《左传》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巫师预言晋景公来年不会吃新麦,于是在第二年的麦收季节,晋景公给巫师打电话,说马上就要吃麦子了,巫师误导了人们,把他处死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吃新麦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腹痛。他上厕所的时候,不幸掉进马桶里死了。毕竟他没能吃到小麦。毫无疑问,小麦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中国人的人口优势早在小麦传入之前就奠定了。小米和小米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小麦充其量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5.黄豆
史前时期,大豆主要种植在中国东北地区。随着人类的不断养殖和栽培,大豆中的油性成分越来越多。到了战国时期,被古人称为“糯米”的大豆开始取代小米,被称为与黍并列的重要农作物。
在百家争鸣的著作中,每当提到农业,几乎都提到小米的存在。《墨子》提到:耕庄稼,树收谷子。《荀子》中提到工商采粟而不耕。在战国时代,小米是谷物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