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山湖的历史

让确山更出名的是确山湖,四面环水。据考证,鹊山湖形成于汉代之后不久。当时吉水(即大清河,其旧路现为黄河)泛滥,鹊山淹没在水中,形成湖泊。对此,诗人刘杰《唱阙山》诗云:“西北青翠,无山峰。桃李春开天之时,船起之时。”但最早详细记载鹊山湖的人是唐代的段,他的《酉阳杂记》说:“郦城北有莲子湖,周长二十里。湖里荷花很多,红绿鲜艳,一眼望去令人怀疑。渔船隐蔽,城内稀稀落落。远看者,如蛛网浮杯。”这里说的莲子湖就是鹊山湖。

在山坳里,有一堵低矮的砖墙,墙上挂着蒿帘,里面有一个火炉。相传,那是一位鲁大夫的炼丹医术。不时有缕缕清烟,袅袅在树荫下,景色奇特。它被称为“翠屏丹灶”,被列为旧时代十六景之一。阿明诗人刘一称赞《鹊山》诗说:“西北是绿的,没有山峰。丹炉犹历历,明月几时延。桃李花开春,船起时。很多赢家就是来赢的。”至于古鹊山湖的具体情况,李白在《祖师济南伴鹊山湖三首》诗中是这样写的:

第一:“起初说阙山近,不如知湖远。此行特访戴,可缓归。”鹊山湖一望无际,山水相连,在水面上划船。看似鹊山近在咫尺,却无法画近——鹊山湖远在天边,疆域如此辽阔。

第二:“湖宽数十里,湖光撼蓝山。湖面上有一轮月亮,我将独自把它送给李颖。”鹊山湖面积辽阔,其夜景也是别样宜人:明月当空,月光洒在镜面般的湖面上,湖水透明碧波荡漾,映出鹊山湖的青蓝色倒影——一片朦胧的夜,一片美丽的仙境。第三,“水入北湖,船从南浦归。远远地望着群山,似乎是一种恩赐。”在鹊山湖航行,由北向南,景色随船而变,处处美景。恍惚间,就连远处的鹊山也仿佛有了朋友的温暖——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虽然开挖后的小清河已经成为济南的重要水道,但鹊山湖的水却不断被小清河引走。然而,此时的鹊山湖并没有完全干涸。从前面提到的王向春的《登鹊山》诗“千岩助水泛,似孤屏搅枯河”中可以看出,在明代,鹊山湖的水还在鹊山脚下的节水古道上蜿蜒。

到了清代,鹊山湖大幅萎缩。清代任红远《扁鹊墓》诗说:“十里湖光暑弱,越人留墓凄凉。春风长沿篱,细雨空紫。”据诗记载,当时的鹊山湖只有十里之遥。

但剩下的十里阙湖只是与大明湖相连的部分,到了清代阙山脚下,已经完全荒芜。因此,阿清王朝的徐子崴,在《鹊山湖怀古》中,只能发出一句“瘦牛耕弃堰,以久幽境”。阙湖多碑,秋夜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