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规划了多少次?

杭州城市规划

1.规划期和城市规划区范围

1,计划期

近期:2001 ~ 2010年;

远期:2011 ~ 2020;

2.城市规划区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行政辖区,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5个县(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杭州市区的行政辖区和水源保护区,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拱墅、西湖、江干、滨江、萧山、余杭,面积3068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涉及阜阳市部分临江地区,面积54平方公里;总面积3122平方公里。

二、城市的性质和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

浙江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风景旅游城市。

2.城市发展目标

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进一步发挥杭州作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的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城城市体系

1.战略目标: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市)为支撑、中心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的开放、高效、有序、协调、可持续的竞争性城镇体系。

2.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全市现有户籍人口(2005年,下同)660.45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1.5万人和820万人;现有常住人口750.7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81.5万人和930万人。目前城市化水平为62.1%,近期和远期将分别达到70%和84%。

3.城市等级职能结构:在城市内部,分四级,即城市中心城市(1)-县(市)中心镇(5)-地方中心镇或城市群(18)-一般建制镇(60)。

4.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市内形成“一心两圈、三轴两联、一环多点”的城镇布局结构。

5.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交通、供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协调,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城市布局规划要求,建立布局合理、使用充分、服务高效的城乡社会设施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资源保护。

四城市规模和布局结构

1,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目前市区常住人口530万,近期和远期人口将分别控制在570万和650万;城镇现有户籍人口409.52万人,近期和远期人口分别控制在450万人和530万人;城区现有城市人口31.3万,近期和远期人口分别控制在362万人和44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293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为336万人和405万人。

(2)用地规模:中心城现状256.53平方公里,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305平方公里和370平方公里以内;六大组团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22.98平方公里和30.98平方公里以内。

2.城市布局结构

(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向东拓展,旅游向西,沿江开发,跨江开发。实施“向南拓展、向北转移、向东拓展、向西提升”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移、西静、南新、北美、西旺”的格局。

(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块状布局到以钱塘江为轴的网络化组团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模式,组团之间预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放空间,形成“一主组团、三副、两中心两轴、六组团、六生态区”的开放空间结构模式。

(3)组团功能和用地功能组织

●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区、江南城区、临平城区、下沙城区组成。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要区域。

①主城区:由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和江干区西部组成,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信息和文化中心及旅游中心;②江南城市:由江南的滨江区、萧山区、临江区组成,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科技城市和城市远景商业中心。③临平市:由临平市和运河镇组成,是以现代都市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④下沙城区: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

●六大集团:分为南北两大集团,北方由塘栖、良渚、余杭集团组成,南方由彭懿、瓜沥、临浦集团组成。①塘栖组团: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北休闲观光基地,余杭经济开发区(临平工业区)、钱江经济开发区配套服务基地。东部是住宅,西部是工业。

②良渚群:是城市西北部以良渚文化和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基地。严格保护良渚文化遗址,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③余杭组团:是城市西部的郊区居住区和高教研究基地。

④彭懿集团:是城东大型综合性工业发展基地。

⑤瓜沥集团:是城市东南部的综合工业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以临港工业、纺织工业和服装加工为主。⑥临浦集团:是城南未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北部是居民区,南部是高科技园区。规划城市人口4万。

●六大生态区: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形成绿色开放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连片城市发展对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的影响。规划建设六大绿色生态开放空间;

(1)灵山、龙坞、五朝山景区——西湖景区;

京山景区——南北湖滞洪区——仙林、西溪湿地景区;

③潮汕景区——半山、高亭山、黄鹤山景区——彭埠交通生态走廊;

④石牛山风景区——胡翔旅游度假区;

⑤青化山景区—吴航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木基地);

⑥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双心双轴:双心是湖滨和武林广场区域——旅游商业和文化服务中心;临江地区——北岸钱江新城、南岸钱江世纪城组成的新城市中心。

双轴是东西向以钱塘江为轴的城市生态轴;南北城市发展轴,以主城区-江南城区为轴。(来源:市规划局)

五大城市绿地系统

1.生态景观绿地:以杭州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建立“山、湖、城、河、田、海、河”的城市生态基础网格,重点建设“四园(四郊森林公园)、多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多廊道(滨水绿色廊道、交通绿色廊道)。

2.城市绿地:以创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生态城市为目标,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积极实施沿江、沿河、沿路绿化带,合理均衡配置各级公园绿地,建设居住区、工厂、学校附属绿地,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注重植物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避灾减灾作用。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形成山、水、林、园、城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1)主城区:重点建设城北体育公园、城西公园、城市新中心公园、运河公园、西塘河公园、太庙遗址公园等市政公园,完善居住区配套绿地建设,逐步达到500米半径见绿地不少于2000平方米。

(2)江南城市:萧山市重点拓展北干山和西山公园两个市政公园,以道路和滨水绿地为框架。在临江地区,将建设钱塘江滨江公园和西兴桥桥头公园两个大型市政公园,并在袁晶市商业中心设立江南中央公园、世纪公园等市政公园。滨江区以100米的沿江绿化带和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带为主要绿化框架,建设市级公园——滨江中央公园;结合区中心建设,建设绿化广场,建设区级中心公园;结合居住区规划建设,合理配置各级公园绿地。

(3)临平城区:以临平山公园、临平城北公园、运河带公园三个市级公园为重点,以沿江、沿河绿化带为框架,结合城市中心广场、居住区、工业区建设,均衡配置各级公园绿地。

(4)下沙城:环城公路两侧预留总宽度300米的绿化带,设置城市绿地。沿河开辟100米宽的绿化带,建设下沙桥头公园、九堡中央公园两个市级公园,结合广场建设区级公园,结合居住区、高教园区建设合理配置各级公园绿地。

(5)外围组团:每个组团建设一个面积5 ~ 65438+万平方米的公园,合理组织绿地系统。其中,塘栖以运河两岸绿化带为重点;良渚重点是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余杭充分利用自然山川和历史文化遗迹;彭懿以沿江和道路绿地为框架,重点建设中心公园和广场;瓜沥以吴航为中心建公园;临浦重点是浦阳江和自然山。

主要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布局和住房建设

新区建设坚持成片开发,旧城更新注重改善结构和配套,提高居住质量,重点为中低收入家庭建房,建立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多种形式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重视老年住宅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

主城区:在城区设置东、南、西、北五个居住区,重点发展东部和北部居住区。

江南城:主要形成程响、城北、滨江三个居住区,设置12个居住区。

临平城区:主要有临平、运河、星桥三个居民区,居民区10。

下沙城:主要布置为工业区和高教园区配套的居住区,形成东、西两个居住区,居住面积10。

2.公共设施用地

(1)公共中心:以两个市级中心为主体,三个城市副中心和十四个区域(城市群)中心为骨干,居住区中心为基础,社区网点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中心、多元化、网络化的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1)市公共* * *中心:

●改造延安路及临湖地区-旅游商业中心:中和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南、何方街以北、西湖以东,承担商业、旅游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

●新建新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西兴桥至钱江二桥之间的滨江区域,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览、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商业中心。钱塘江南岸城市远景商业中心用地预留,近期优先控制。

②市级副中心:疏解市级公共中心容量,延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萧山市新陆片区、临平市中心区,建设下沙市中心区等副中心。

③区域和城市群中心:重点建设城站地区、火车东站地区、蒋斌五号街区、麦裕桥-大关-陈宫桥、滨盛路中段、春情路东段、文三路西段、三墩等区域中心,以及塘栖、良渚、余杭、临浦、瓜沥、彭懿组团中心。

④居住区中心: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更新,完善居住区中心配套设施,充分保障公共服务设施覆盖,最大限度方便居民日常需求。

(2)文教卫生:优化结构,平衡布局,突出重点,建立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合理安排教育设施,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医疗卫生体系。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中心。

(3)特色商业街:与旅游发展互动,建设集购物、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3.工业用地

(1)主城:适当发展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

(2)江南市: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适当发展轻工业和机械工业;(3)临平市:依托余杭经济开发区和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形成大型综合性产业基地。

(4)下沙城: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现有工业用地,形成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和高附加值产业。

(5)彭懿集团:依托杭州江东工业园和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发展现代综合产业基地。

(6)瓜沥集团:以瓜沥镇为中心,发展以临港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加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区。

(7)临浦组团:以临浦镇为中心,作为全市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

(8)塘栖、良渚、余杭组团:主要安排配套工业用地,解决组团职住平衡。

(9)乡镇工业:整合归并已明确取消的乡镇、区级工业区,推动其向特色工业区、重点培育开发区、工业功能区集聚。

4.仓储物流用地

社会仓储设施向物流中心方向发展,其用地与外部交通设施相结合,如铁路货场、公路、国道、省道、港口码头、工业区等。

(1)物流中心:水陆枢纽物流中心位于勾庄、康桥、临平市北部区域;陆上枢纽物流中心位于临平市南部;空港物流中心位于瓜沥集团西部;其他物流中心位于九堡、临浦、转塘、乔司等城市边缘地区。

(2)仓储用地:中转仓库主要布置在艮山门站以西、白田畈站以西、谢村、北站周边、萧山站以东、临平站以北;海运危险品仓库区位于环线以北、运河以东;

5.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滨湖和武林广场地区为中心区,以东西、南北两条交通主干线为轴线,与城市其他副中心相连,形成“两个中心、两条轴线、十二个重点开发利用区”的地下空间网络

七。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余杭区西北山区、萧山区南部丘陵山区和西湖区西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合理利用钱塘江环境容量,将环境用水引入主城区内河,所有水功能区实现规划水质目标。

空气环境综合整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耗,推广洁净煤技术。提高城市燃气气化率,发展集中供热,净化电厂烟气,防治生产过程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染。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快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进一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声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环城道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建设,改造城市路网,改善路面状况,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市区禁鸣喇叭规定,降低交通噪声;减少生活和施工噪音;加快噪声达标区建设。

固体废物管理和综合利用:实施工业和医疗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加快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污染源控制与治理:重视辐射环境质量监管和各类射频发射机电磁污染防治。

八大城市综合交通

1.城市公共交通: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常规公交(电动车)为基础,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

2.城市道路交通: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开展智能交通。形成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以快速路为主骨架,主次干道构成的以网格、环路加辐射为基础的城市路网体系。由一环、三纵、五横组成的城市快速路连接着城市中的各个组团。

3.外部交通

(1)铁路:铁路编组站设置为“一主站一副站”,客运枢纽由杭州东站、杭州站、杭州南站(萧山站)组成。浙赣新线起于望江门以南,穿越钱塘江和北塘河北侧绿化带,出至杭州南站。计划将沪杭甬高速客运专线、宁杭城际列车、沪杭磁悬浮列车引入杭州东站,并选择钱江二桥附近的过江通道。

(2)公路:加强城市对外交通,完成环城公路和十七条对外公路。

(3)水路:构建“一港五线四支”骨干航运网络,将钱塘江通航能力提升至四级,改造京杭运河,规划在九堡东建设京杭运河第二航道。

(4)航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

九个城市基础设施

1.供水工程: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供水系统,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2.污水工程: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建设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运输、处理和排放系统,实施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积极推进污水回用,加强水体综合整治,实现规定的水质目标。

3.河道整治和雨水工程:按照“截污、清淤、护岸、引水、美化、管理”的原则进行河道整治,形成雨水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排水的抗灾能力,使河道整治达到规定标准,成为城市的绿色廊道。

4.能源工程:建设现代电网。优化气源结构,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的城市燃气体系,加快供气管道化,完善燃气输配储供和服务保障体系。

5.邮电、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城市信息通信设施,建设覆盖全市的通信网络系统;提高邮政运输和邮件处理能力,完善和优化建成区邮政网点;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高标准改造和建设。

6.环境卫生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十大城市防灾

1.防洪: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强调综合效益、分期实施”的原则,建设流域标准防洪堤和水利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抗灾水平,达到国家标准。

2.防震:贯彻“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加强城市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建设的整体效能,逐步提高城市的综合防震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3.消防: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统筹安排,方便生产,确保安全,充分发挥城市消防的应急救援作用。重点保护与均衡布局相结合,按规定设置隔离带,避免重大事故向周边邻居蔓延。

4.人防:人防建设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坚持统一规划、零碎实施、远近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立防护工程系统、报警系统、专业队伍系统、有效的人群疏散系统。

5.地质灾害防治:对地质灾害易发和易发地区,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防治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十一城市景观

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半景半城,景城合一”的城市格局,打造钱塘江两岸城市新景观。以主要河流和道路为骨架,建设五个景观区、若干景观带和五个景观点,形成完整的城市景观体系。加强城市形象设计,提升城市品位。

十二风景旅游,西湖保护

以“三河四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为轴,精心打造“三景”,全面打造西湖、良渚、钱塘江、千岛湖、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五大旅游区。同时,保护西湖周边和谐优美的景观特色。严格控制景区附近的建筑高度,建筑体量、造型、色彩要与景区相协调。

评价:杭州是特殊的省会城市,城市人口少,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是一大支柱产业,外来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例相当高。

杭州本地商业中心过于集中,除了维持原有商业中心的活跃度外,不考虑第二个商业中心。

在我看来,杭州至少可以容纳两个商业中心,但这取决于政府的远见和坚强决心。现在的市场规则,没有后期的动力,是无法稳定现在的势头的。

现在规划的钱江新城,将来是杭州的CBD中心,但我不赞同房地产行业要带头的做法。合理规划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有核心,就先去核心项目,再去配置各种功能,再去大型商住项目。现在说这个可能太晚了。

杭州应该正视未来,不能再小气,只看现在。该保护的要彻底保护,该改变的要坚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