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在中秋节吃月饼?

1.中秋节的十大习俗:

1,吃月饼

根据罗钟的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非常好吃,所以他命令御厨在红绫包装月饼,送给新进士。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月饼记录。在宋代,月饼被称为“荷叶”、“金花”、“芙蓉”,其制作方法更为精致。诗人苏东坡在一首诗中称赞道:“小饼如嚼月,酥中有饱。”酥是酥,髓是糖。它的味道甜、脆、香、美。

2.欣赏月亮

赏月来源于对月祭祀,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但并未成为习俗。在唐代,在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节,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赏月更多的是因为感受到物伤,常常以阴晴圆缺比喻人间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洁的明月也掩盖不了宋人的忧伤。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节还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中秋节是一个世俗而欢乐的节日:“中秋前,各店卖新酒,你家装饰亭台,百姓争食玩月,歌声远听,戏演到天明。”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亮的游客络绎不绝。

3.祭月

古代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莲花形状。

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数,家里的和外地的,都算在一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一样。

4.点燃灯

中秋夜灯的内燃蜡烛用绳子绑在竹竿上,高挂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呈之字形或各种形状挂在房屋高处,俗称“树上中秋”或“竖着中秋”。有钱人家挂的灯可以高达几十尺。家人聚在灯下尽兴饮酒,普通人竖起一根旗杆,两盏灯笼尽兴。这个城市充满了灯光和玻璃世界。似乎自古以来,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在规模上似乎仅次于元宵节。

5.观察潮汐

“知玉兔甚圆,九月已霜寒。发消息关上门关钥匙,夜潮留月。”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观潮》这首诗。在古代,浙江中秋节除了赏月,观潮是另一项中秋节活动。中秋节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汉代梅成的《七毛赋》中有详细的描述。汉代以后,中秋节变得更加流行。朱廷桓的《明补武林往事》和子木的《孟良录》中也有观潮的记载。这两本书所描述的观潮盛况表明,观潮在宋代中秋节达到高峰。

6.扮演男妓

男妓是中秋节时孩子们玩耍娱乐的泥塑玩具。它的外形是长着兔子嘴和兔子耳朵的人类。头上有两只长耳朵,嘴巴是三瓣兔嘴。其他地方和人没什么区别。目前普通市场上已经看不到男妓的踪迹,而是作为民间文物,在民间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出,或者在工艺品商店出售。年轻人不太了解,但老年人会说。

7.去月球

在中秋节的晚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叫做“走月亮”。皎洁的月光下,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三五成群地出行,或在秦淮河上泛舟,或上楼看月色,谈笑风生。在明朝,南京有一座看月亮的建筑和一座玩月亮的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望月楼,是游客“月上漫步”赏月的景点。解放后修建的莫愁湖公园月亮楼,成为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代,南京人有一个专门的“在月亮上行走”的祈祷:任何没有儿子的已婚妇女都会去夫子庙,然后过桥,相传会有“梦熊之喜”(意思是生男孩)。

8.偷洋葱和蔬菜

据传说,如果一个未婚女孩在中秋之夜偷了另一个菜园的蔬菜或洋葱,就意味着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省有句话叫“偷洋葱,嫁个好老公;偷菜嫁好夫”指的就是这个习俗

9.吃鸭子,蜗牛和芋头。

中国西南的仫佬族在这一天讲究买饼杀鸭。南京的桂花鸭、盐水鸭、张槎鸭,这个时候往往卖得很好。如果没有发现什么,带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大概也不错。民间认为中秋蜗牛可以明目。经过调查,蜗牛肉中含有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说明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吃呢?有人指出,中秋节前后,螺蛳是空的,腹部没有螺蛳,所以肉质特别肥。如今,在广州,许多家庭都有在中秋节炒螺蛳的习惯。

10,喝桂花酒

每到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闻桂香,想起吴刚剪桂花,喝上一杯桂花酒,庆祝一家人的甜蜜,欢聚一堂,成了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食用。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马而战,饮桂浆”“饮桂椒浆”等诗句。可见中国喝桂花酒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但是现在,人们大多用红酒来代替。

二、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原因:

在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吃月饼据说起源于唐高祖梨园。

在唐高祖统治时期,李靖将军征服了匈奴,并于8月15日凯旋而归。当时做生意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敬献糕点。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取出圆圆的饼,对着天上的明月笑着说:“要用胡饼请蛤蟆。”之后,与大臣们分享蛋糕。于是就有了吃月饼和庆祝中秋节的起源。

唐朝以后,中秋节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传说唐朝的玄宗在月宫梦游,得到了五颜六色的羽衣,中秋节的习俗开始在民间盛行。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代。元末朱元璋用月饼送来了“八月十五杀鞑靼人(即蒙古人)”的密电。1368年,朱元璋把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大臣们。明清时期,中秋节已成为中国的一个主要传统节日。据郑德江宁县志记载,南京人中秋之夜必赏月,家人团聚称为“庆团圆”,团坐饮酒称为“满月”,进城旅游称为“月上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