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的历史研究

油画艺术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这是它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曲折成长的历史,是它逐渐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历史。在此之前,油画作为一种绘画技法,早在明代就已经传入中国,宫廷圈里画的都是皇家权贵的画像。这些作品有些是外国画家画的,有些是他们的中国弟子完成的。人们注意到它们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历史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一百年来,油画伴随着中国社会经历了风风雨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所有推动或阻碍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都经受了洗礼和考验。它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65438+2009年底——1937是第一阶段。油画传入中国后,立即参与了社会的文化启蒙。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它给中国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提供了新的美感,促进了中国人的转型和社会进步。1938——1949是第二阶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油画艺术未能得到发展。而已经从事这门艺术的画家,则是在斗争生活中得到磨练,为自己后来的创作积累素材,或者在战争较少涉及的后方克服困难完成一些作品,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油画家。此时的油画艺术正处于逆境之中。它暂时的消沉,就像那旺盛的树干被风雨无情摧毁,变得扭曲却依然保持着向上发展的活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给了油画发展的有利时机。1949-1965虽然油画艺术受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的干扰,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不时受到限制甚至打击,但油画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当然,很多作品都打上了为政治服务的烙印。1966-1976文革期间,油画家及其艺术遭到无情的摧残。允许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为文革服务的。中国油画的重生是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1977至今)。相对稳定和平的政治环境和相对自由的艺术氛围,使艺术家能够更安心地从事艺术创作;更广泛的国际艺术交流使艺术家了解更多当代世界的艺术信息。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给了艺术家灵感和前进的动力。新时期中国油画的历程也很不平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特别是西方先锋艺术激进主义的冲击和商业化的冲击。但就艺术创作的势头而言,它是生机勃勃的,它的创作成果也是丰硕的。观念的逐渐多元化和创作实践的多样化是新时期艺术的重要特征,油画也不例外。

回顾中国这一百年走过的路,我们不得不关注中国的油画为什么和西方的油画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油画传入西方以来,中国人赋予它的特征。油画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艺术不受国界限制,为世界各族人民所欣赏。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欧洲油画和中国油画这样的说法是很难成立的,因为油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标准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不同民族的创作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差异。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油画发展史的时候,从理论上来说,也必须用油画的国际标准来衡量。然而,油画的世界性标准是什么?一般来说,考油画艺术有三个层次:技术层次,形式技巧层次,精神内容层次。技术一定要过,油画技术ABC一定要掌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用技术表达自己的感受,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有一个怎么描述,怎么表达,用什么技巧,选择什么形式的问题。作为古典写实油画,欧洲人有着扎实的写实造型基础,即素描造型。印象主义之后,欧洲油画逐渐转向表现主义,采用象征、写意、抽象的技法。但由于其具象写实的基础和古典油画的渊源,在空间意识上仍然与他们的传统一脉相承,给人一种仍然丰富但薄而不明显的感觉,具有立体的空间氛围而不显露描绘的表皮,即使在他们自觉摆脱立体空间,追求平面化的时候。油画形式技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色彩。作为一种产生于欧洲的绘画,欧洲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都培育了油画艺术。欧洲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决定了他们的绘画优势在于油画,而不是水墨画。欧洲油画色彩的美与和谐在世界艺术界引人注目,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油画家的眼睛。运用油画技术,必须在色彩的感受和运用上达到一定的要求,通过色彩的关卡,掌握色彩对比和调和的方法。技术、技巧和形式最终服务于精神内容。一件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和形式技巧,而在于它所包含的精神能力。精神能力有着广泛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美感深度。任何深刻的美感都能触动人心,无论是写人物,还是写风景、山水、静物。

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20世纪中国的油画艺术,我们觉得有很多不足。技术和形式技巧不够完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因为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从事油画的前辈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还需要补课。至于我们油画的精神容量,总体而言,20世纪的中国油画是与生活和现实密切相关的,尽管一度出现了泛政治化的倾向,这是狭隘的文学观念和偏颇的文学政策的结果。对审美不宽容的认识影响了中国油画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回顾这一历程时无法回避的事实。但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精英创作也有另一个特点,在描写和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独树一帜,带有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色彩。这些作品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的步伐。这样,20世纪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的油画艺术,基本上可以和国际接轨。我们给予它应有的评价和赞扬,并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事实上,不偏不倚的其他国家艺术界人士也对中国油画给予了公正的评价。从艺术角度看,中国油画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现实主义。这里有两层意思,现实精神和现实形式。20世纪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社会变革,使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把文艺作为改造社会的武器。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艺术家密切关注现实,从社会生活中吸收创作资源,并赋予其作品以现实主义和相关的形式技巧。20世纪初,油画刚从西方传入中国时,其主要形式是写实、具象、写实。当时现代主义思潮已经在欧洲盛行,写实油画已经开始处于被压制的地位。中国人可以选择古典色彩的写实油画和激进色彩的现代主义油画。因为在华留学生大多在国外艺术院校学习,主要接受院校的现实教育。有些人(如徐悲鸿)是坚定的现实主义者,崇尚现实主义艺术,有些人一直对现代派绘画感兴趣并加以研究和实践,如林风眠、庞薰琹、卫天麟等,但这些艺术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他们采取了折中的态度,不仅学习古典写实油画,更注重对现代艺术的探索,借鉴表现性语言,或者做局部实验。例如,他们的一些作品采用了表现主义、野蛮主义和立体主义。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欧洲和日本的大学美术教育在19年底已经接受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一些理念和技巧。可以说,在中国的留学生中,即使是坚持古典写实的画家,也与19世纪欧洲正宗的学院派大相径庭。这些画家回国后,看到的是祖国的落后和衰落,是日本侵略蹂躏造成的满目疮痍的景象。社会和人民需要的是他们能够理解和懂得的现实主义艺术。现实主义占据主流地位,现代主义受到抑制,这是必然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无可非议,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现象。因为现代主义也关注生活和现实,不想建立脱离社会的纯艺术殿堂。但是,在文化启蒙任务尚未完成的旧中国,民众很难接受现代主义。20世纪30年代有觉兰社等社团,试图推广现代派艺术,但失败了。一些热衷于做现代派艺术的油画家也在慢慢改弦更张,画更写实的画。在30年代的一个时期,许多油画家在写实的基础上表现各种技法。当时的艺术环境相对宽松,对艺术创作方法的行政干预很少,但物质条件极其艰苦,艺术家仍有失业的危险。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油画中的现实主义艺术是非常概念化的。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艺术创作紧密地服务于当时的政治。被当时的意识形态所认可的油画一般都有很强的政治内容,而一些有着自己艺术理想的油画家(如吴大羽)则在主流艺术之外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这个时期的油画要具体分析。当时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高涨,为国家建设的繁荣而欢欣鼓舞。许多油画家以真挚的心态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赞美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工农兵英雄和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对艺术进行了精心的推敲,创作了许多既有思想内容又有形式美感的作品,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历史的评价。这些作品是新中国的艺术成果。不用说,在为政治服务的作品中,也不乏平庸之作和一些伪现实主义作品。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写实油画的收获期。20世纪30年代留学或在家接受教育的油画家以及1949之后成长起来的人,都在这一时期为中国现实主义画廊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伪现实主义盛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文革时期的油画,除了一些艺术家私下的艺术探索,都受制于客观的社会条件,缺乏真正的现实主义。

1978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油画经历了两次大的冲击波,一次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影响下的中国青年先锋思潮,一次是商品经济冲击下的艺术商业化趋势。所谓“85新潮”,其实是一种广泛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年轻艺术思潮,带有激进色彩。这一思潮的主要目标是否定伪现实主义传统。它的产生和许多艺术家的同情或参与是因为它所否定的一些东西正是我们应该抛弃的,如虚假的理想主义、红色的明亮、粉饰、艺术创作方法的程式化、陈翔殷等等。它引入的一些艺术理念和方法,我们并不熟悉,却给了我们启发。新浪潮与其说是艺术创作上的积极成果,不如说是一种冲击力量,使我们更加意识到现有艺术模式的某些弊端,从而有意识地加以约束和克服;让我们开阔眼界,看到身后有一片天空。此外,“85新潮”的一些激进、片面的口号和做法也一针见血,让我们警醒、警醒,意识到不加分析就否定一切可能的后果,从而自觉保留传统中的好东西,而不是在泼洗澡水的时候把盆里的宝贝扔掉。‘85’新浪潮并没有破坏中国油画的写实传统,但写实艺术从中得到了锤炼,走向了更广阔、更健康的道路。同时,现实主义以外的流派在新思潮的推动下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空间。

商业化浪潮将油画推向市场。市场的需求一度造成了油画创作中令人担忧的媚俗倾向,出现了许多迎合市场、趣味廉价的作品。一些油画家的浮躁情绪也与不能正确处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有关,有些人为了进入市场不得不堕落。庸俗廉价的伪古典现实主义和以稍纵即逝的形象满足的描写风情的作品一度充斥市场。但艺术品市场本身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和群众的鉴赏能力在不断提高,艺术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作品的趣味性和风格。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至少有影响力的拍卖行和画廊卖出的艺术品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总的来说,艺术市场的出现为中国油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活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所以80年代以来,中国的油画还是以写实主义为主流。但是现实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实主义的观念更加开放,方法更加多样。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方法相互反映,相互斗争,相互交融。出现了许多具有表现性和象征性特征的现实主义作品,一些带有嘲讽和嘲讽的超现实主义和有些贫瘠的作品,等等。到了90年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这与艺术观念和实践多元化的进程是一致的。中国油画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

毫无疑问,20世纪的中国油画受到了西方(包括俄罗斯)古典传统和当代艺术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本民族现实生活、传统文化和艺术底蕴的影响,形成了与其他民族油画艺术不同的面貌。这张脸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但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有无可争辩的写意。油画有两个流派。第一类是以客观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带有主观表现的创作作品。

第一类中,如巴洛克、洛克、古典主义、学院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摄影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文艺复兴以后出现的,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出发点,表达画家不同的思想和目的。巴洛克——17世纪至18世纪的巴洛克流行。“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不规则的、扭曲的、怪诞的。崇尚运动的扭曲、丰富和体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动感、浮华,这些都是巴洛克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是鲁本斯。

罗科学派——“罗科”原意是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复杂、细腻、纤细、甜美,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是爱德华多和弗朗索瓦布。

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美学原则为基础,构图对称均衡,气势庄重辉煌崇高,技法精湛,描写深入。这也是学院派所追求的原则。正如学院派创始人法西诺所说,“美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高目标,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则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吉尔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代表作是季立克的《美杜莎的木筏》。这幅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打破了古典构图中的横平竖直,光线柔和均匀,使画面有了一种激情。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宣泄和表达。

现实主义——写实绘画指的是19世纪中期,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们主张通过忠实于对象来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他的代表作有《米勒的拾遗》。

现实主义和摄影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正如其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中所说:“正如我所看到的,它忠实地表现了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特征。总之,创作艺术是我的目的。”摄影现实主义是把生活以摄影的形式搬上银幕,如《近景约翰画像》。它通过先拍摄照片或幻灯片来绘制一幅作品,然后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放大到布上,更加细腻逼真地展现物体的细节,比如脸上的每一处纹理、每一根头发。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画室,探索自然界中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打破了固有色彩的传统观念,比如树是蓝绿色的,阴影是黑色的,它客观地画出了周围环境色彩对固有色彩的影响。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

如果上述画派仍然是画家对自然的忠实再现,只是对其进行了补充、强调和发展,那么下面介绍的第二类,即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的自由创作,而且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

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自我感觉,注重色彩对比和事物的内部结构,代表画家有梵高和高更。这个画派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野兽派——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心的激情,马蒂斯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不再是一个方位,而是对事物的全方位表现,让物体还原成几何形状。它的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

未来派——未来派画家用色彩和线条以抽象的形式表现运动的速度、力度以及它们的组合和分离。

抽象——抽象依靠线、块、面、色进行抽象组合,没有具体的形象,其代表画家是荷兰画家蒙多·安(Mondl An)。

达达主义——达达主义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活动雕塑、波普艺术乃至后现代主义都有一定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画派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影响,主张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代表画家有西班牙画家达利和米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