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历史

1.明代,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普米族怀乡,人口33600人。主要生活在滇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少数分布在四川的丽江、永胜、未夕、中甸、盐源、木里等地,与汉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杂居。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普米族人自称“普英米”、“普里米”或“佩米”。中国古代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八举”。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人民的意愿,正式命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可以互相交谈。许多普米族人还会说汉语、白语、纳西语和藏语。过去,宁蒗、木里的普米族用藏文字母拼写普米语来记录自己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但流传不广。后来被巫师用来写经书。现在,普米族地区广泛使用汉语。

普米族崇拜自然和祖先,信奉多神教。少数人信仰道教或藏传佛教。节日包括元旦、十五计划和新年品尝节。

农业是普米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青稞、豆类、土豆等。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普米族与中国古代的边强族有亲缘关系。根据民族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的祖先是游牧部落,最初生活在青海、甘肃和四川的交汇地带,后来从高寒地区沿横断山脉迁移到温暖低湿的川西南地区。13世纪中叶,有人被征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祖先逐渐结束了“靠水草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

几千年过去了,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普米族人总是怀念北方。今天,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游牧民族的遗风,欣赏他们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执着依恋。

按照古老的习俗,普米族的孩子只能穿长袍和长袍,13岁以后才能换上内衣和裙子。成年男女,不论服装样式,都穿羊皮背心或披披肩、带腰带;女人也因为辫子粗而漂亮,喜欢用牦牛尾巴和丝线编成辫子戴在头上。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常穿有腰褶的长裙,裙子中间通常横绣一条红彩线。他们说这是祖先迁徙的路线,人死后需要沿着这条路线寻找家园,否则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举行“给羊”引导死者的仪式。仪式开始时,巫师首先为死者指出祖先的名字,说明回家的路线,并带来一只羊为他指路。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糍粑。如果羊摇头,说明死者喜欢收,全家吉祥平安。然后死者家属跪下请羊喝酒,给它磕头。这时,巫师刺死了羊,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柩桌上,然后为死者念起了《开道路经》:“快收拾行囊,这只白羊将带领你回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有厚厚的积雪,有我们祖先安息的扎瓦山的崩塌。这只白羊是祖先猎杀的野羊的后代。它一定忠于你,听你的话,带你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幸福的家园。活蹦乱跳,欢歌笑语。”最后,需要对死者应该走的路线给出具体的指示。文字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和对生者的希望。

2.介绍普米族的起源和分布,普米族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之一。

1990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有29721人。根据《云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普米族人口已增至3。

11万人以上。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州的宁蒗县、丽江县和迪庆州的未夕县是主要聚居地。

其余分布在四川省的郧县、凤庆、中甸和木里、盐源等县。普米族主要生活在滇西北,属于横断山脉纵谷区的中部山地平原。

金沙江和澜沧江从北到南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倾向南北走向,形成高山、峡谷、小盆地交汇的地形。名山有老君山、玉龙雪山、雪傍山等。崇江河、巨甸河、白蛟河和通甸河分别流入金沙江和澜沧江。

此外,还有泸沽湖、程海、玉湖等著名的高原湖泊,水资源极其丰富。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山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气候。

各地气候变化较大,山区终年积雪,气候寒冷,河谷炎热,半山丘陵凉爽,具有立体气候特征。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荞麦、燕麦等作物生长。

水稻、棉花和甘蔗等作物也可以在一些温暖潮湿的地区种植。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达50-70%,盛产云南松、冷杉、铁杉、香樟、漆树、花椒等优质木材和经济林木。

山区是老虎、豹、熊、野牛和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天堂。铅、锌、铁、锑、金、银、汞、石棉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普米族过去被称为西番、巴居、普英米、培米,后来统称为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现在大多使用汉语。

?普米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部分信仰藏传佛教。?根据民族传说和历史记载,普米族最初生活在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处的游牧部落。后来,他们逐渐从高山地区沿着横断山脉迁移到温暖的地区,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千年。

一个民族,从西北到西南,历经千百年的山山水水,历尽艰辛,不断迁徙,却把民族特色保持至今,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可多得的。现在生活在云南云岭山区的普米族可以说是中国最遥远的民族之一。

大多数普米族村庄都建在半山腰。房子一般都是木结构,墙是用重叠的原木做的,然后用木板覆盖。四角为立柱,中间竖立一方柱。普米族人称之为“擎天柱”,认为这是众神所在的地方。普米族人的房间布局一般是门朝东,火坑在门的右侧,火坑后面有神龛,火坑周围有枕木。

门外挂着牛头骨,是家财万贯的象征。普米族的食物主要是玉米,主要是做玉米饼。

特别有民族风味的是普米族人做的“五花肉”。将宰杀后的猪去内脏、去骨,然后在猪肚子里撒上椒盐酒,缝合起来,在风中腌制,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美味。普米族也喜欢吃猪头肉,他们炖的猪头肉以色美香著称。

普米族男子的服装是亚麻布或牛仔夹克,宽大的裤子,白色的羊皮领子和夹克,膝盖以下是毛毡包裹的腿,腰间别着一把刀,自制的牛皮或猪皮鞋。各地妇女的服装略有不同:有的穿大胸衣服和百褶裙,有的喜欢用牦牛毛和天鹅绒把头发编成辫子戴在头上。

她们以粗黑的辫子为美,喜欢用宽红、绿、黄等颜色扎腰,看起来美观大方。普米族人非常喜爱尤克里里,无论是在田野里,还是在他们居住的木屋里,到处都能听到抒情而简单的尤克里里音。

游子归来,一家人要用钢琴来表达感情,年轻人爱上一个女孩,要通过优美的尤克里里来表达爱意。按照古老的传统,普米族要在过年的时候为13岁以上的孩子举行成年礼仪式。

成年礼的仪式由母亲或叔叔主持,成年的孩子要踩上象征财富和丰收的猪肥和粮袋。在巫师对火神和祖先的祈祷中,他们给男孩穿上夹克和裤子,给女孩穿上百褶裙。孩子们应该向他们的亲戚朋友磕头并敬酒致谢。从此,孩子们可以像成年人一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按照普米族古老的传统,缔结婚姻、建立家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所以需要聘请一个能说会道、精明能干的媒人。

婚礼非常神圣和隆重。双方要先请一个巫师选一个吉日,然后男方送婚礼队伍,骑着骡子跨到女方家,带着彩礼。这时,在女方家里,人们一边为新娘梳妆打扮,一边准备着丰盛的婚宴。当婚礼队伍到达新娘家时,两块红布已经挂在松柏制成的温室上,以防止婚礼宾客进入。双方要请歌手从一个地方唱到另一个地方的“承认之歌”,然后才能拉开帷幕进行其他婚礼仪式。结了婚的新娘总是很难过,舍不得离开。

告别了少女时代,离开了父母兄弟的照顾,新娘上马离开了家人。随着婚礼队伍渐行渐远,她去男方家举行祭祖、撒年糕等仪式,新娘就成了婆家的一员。仪式结束后,男方家会在院子里摆酒席招待客人,把整个婚礼推向一个快乐的* * *。

(内容来自亚嘎热、魏鹏飞、齐崇海主编的《中国民族》一书。) 。

3.介绍普米族的风俗习惯。普米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29657人。

主要生活在滇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少数分布在四川的丽江、永胜、未夕、中甸、盐源、木里等地,与汉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杂居。

普米族人自称“普英米”、“普里米”或“佩米”。中国古代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八举”。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人民的意愿,正式命名为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可以互相交谈。许多普米族人还说汉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和其他民族的语言。

过去,宁蒗、木里的普米族用藏文字母拼写普米语来记录自己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但流传不广。后来被巫师用来写经书。

现在,普米族地区广泛使用汉语。普米族崇拜自然和祖先,信奉多神教。少数人信仰道教或藏传佛教。

节日包括元旦、十五计划和新年品尝节。农业是普米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青稞、豆类、土豆等。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怀乡的普米族与中国古代的边强族有亲缘关系。

根据民族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的祖先是游牧部落,最初生活在青海、甘肃和四川的交汇地带,后来从高寒地区沿横断山脉迁移到温暖低湿的川西南地区。13世纪中叶,有人被征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

从此,普米族的祖先逐渐结束了“靠水草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几千年过去了,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普米族人总是怀念北方。

今天,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游牧民族的遗风,欣赏他们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执着依恋。按照古老的习俗,普米族的孩子只能穿长袍和长袍,13岁以后才能换上内衣和裙子。成年男女,不论服装样式,都穿羊皮背心或披披肩、带腰带;女人也因为辫子粗而漂亮,喜欢用牦牛尾巴和丝线编成辫子戴在头上。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常穿有腰褶的长裙,裙子中间通常横绣一条红彩线。

他们说这是祖先迁徙的路线,人死后需要沿着这条路线寻找家园,否则回不了老家。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举行“给羊”引导死者的仪式。

仪式开始时,巫师首先为死者指出祖先的名字,说明回家的路线,并带来一只羊为他指路。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糍粑。如果羊摇头,说明死者喜欢收,全家吉祥平安。

然后死者家属跪下请羊喝酒,给它磕头。这时,巫师刺死了羊,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柩桌上,然后为死者念起了《开道路经》:“快收拾行囊,这只白羊将带领你回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

有厚厚的积雪,有我们祖先安息的扎瓦山的崩塌。这只白羊是祖先猎杀的野羊的后代。它一定忠于你,听你的话,带你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幸福的家园。

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唱唱笑笑。“最后,需要对死者应该走的路线给出具体的指示。

文字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和对生者的希望。擎天柱木郎坊的普米族村落多分布在半山区的缓坡地带,靠血缘关系群居。

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很近,可以从厨房的炊烟中望向对方,听到对方的声音。每家都有自己的院子,互为邻居。

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一般6长。

它有5米宽和3米宽。四角有大柱,中央有一方柱,名为“擎天柱”(普米语称为“三马瓦”),被认为是众神所在的地方。屋架为人字梁,屋顶用木板或瓦片覆盖。

周围的墙是由原木制成的。这种房子俗称“木间”或“木基”。

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杂物。客厅的布局有一定的格式:门朝东,火塘在门的右侧。它由泥土和石头砌成,周围用木板围着,叫做火塘。

两边宽约70厘米的木床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在面对家门口的后墙下搭一张和房子一样宽的大床,高约70厘米,上面铺木板。

大床中央建有火坑,上面架有三脚架,用于加热烧水做饭,习惯上称为火坑。周围都是店铺,左边是男装店,右边是女装店,供全家人居住。

壁炉是房子的中心,也是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平时可以坐在火堆旁聊天唱歌睡觉。

吃饭的时候,全家人也围坐在上面,主妇分发饭菜,或者大家边吃边在上面烘烤烧烤。红色的火映出全家人的脸。每次亲戚朋友来访,热情好客的普米族人都会先把客人引到火坑旁的座位上,然后奉上茶和酒,端上热腾腾的牛羊肉、五花肉和一碗用葱、蒜、辣椒、花椒、香椿混合而成的酸辣汤,热情招待客人,直到客人酒满为患,甚至醉倒。

普米族的门外挂着牛羊的骨头。据说这是家财万贯的象征,也有驱邪杀鬼的作用。成人礼——人生的新起点——普米族儿童与成人的年龄界限是13岁。

13岁之前,男生女生都穿长袍。13岁时,经过“穿裤子”和“穿裙子”的仪式,也就是成人礼仪式,人们就可以换上服装,步入成年人的行列。

普米族的入会仪式比春节期间举行的次数多。仪式由母亲或叔叔主持,简单而温馨。

当时,全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壁炉旁,欣喜地看着这一幕:成年的孩子走到壁炉前的柱子上,踩着猪肥肉和食物袋。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寓意长大后衣食无忧,生活幸福。

如果是男孩,

4.普米族习俗普米族舞蹈

保持住。跳舞时,在场地中央点燃篝火。因为和家里的锅房差不多,所以叫大锅庄。锅庄舞的舞蹈动作多反映农耕、狩猎、纺纱、洗麻等生产劳动的形象。传统的锅庄舞有七十二种,但现在只会弹十几种曲子。锅庄舞的舞步浑厚活泼,热情奔放,动作幅度有大有小。在载歌载舞的同时,保留了古代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普米族的舞蹈大多带有群舞性质,男女老少都可以加入到舞蹈中来。同时,普米舞的动作简单易学,经常在公共场所表演,易于普及。几乎每一个普米族人都会在锅村跳,普米族人的聚居区成了歌舞之乡。宗教舞蹈是普米族舞蹈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葬礼仪式中为死者开道的驱魔舞,以及巫师在“送神”等巫术活动中的“唤醒英格兰人”,都属于宗教舞蹈。巫术舞蹈多伴有乐器或剑等器具。通过舞者的舞蹈,他们试图营造一种凝重而有力的氛围。

规定饮食

普米族生产的粮食主要有玉米、青稞、大麦、燕麦、荞麦等,主食是这些粮食的成品。糍粑面是普米族的传统食品,原料是大麦、燕麦、荞麦、玉米。

饮食文化

普米面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烘焙和烹饪。各种食物都可以加工成粉末。成年人常吃硬烤粑粑,老人和小孩常吃烤细面饼,普米族人常吃煮面条。

普米族食用大量肉类,主要是猪、牛、羊和鸡,主要是猪肉。普米族人大多以冬季杀猪为主,一方面方便储存,也是为过年做准备。猪肥肉是普米族人加工整猪的一种特殊方法,即把猪宰杀后,去毛、去头、去内脏、去四肢,加盐腌制,然后把腐烂的部分缝合成猪肥肉。猪的脂肪一般可以保存几年不变质,吃的时候需要转圈切掉。一般每个普米族每年都会做一两块猪肥肉。

普米族人吃带肉的牛肉,通常煮牛肉和骨头来做牛排汤。普米族吃羊比较常见,吃法和牛肉差不多。

普米族广泛种植蔬菜,主要有卷心菜、绿色蔬菜、大白菜、南瓜、萝卜、土豆等。烹饪方法比较简单,采用了煮、炒、腌制等多种方法。

普米族有喝茶的爱好。他们每天起床后、中午和晚饭前喝一次茶。酒也是普米族人喜爱的饮料,分为烧酒和水酒。婚丧嫁娶* * *,用牛角杯盛水酒,称为牛角酒。主人把客人灌醉是一件体面的事。

除了常见的炊具,很多普米族人还在使用祖先留下的炊具,如铜罗国、铜盆、铜锅、泥锅、木碗、木指油盐茶具等。

在普米家,火坑是房子的中心,是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平时可以坐在火堆旁聊天唱歌睡觉。吃饭的时候,全家人也围坐在上面,主妇分发饭菜,或者大家边吃边在上面烘烤烧烤。红色的火映出全家人的脸。每次亲戚朋友来访,热情好客的普米族人都会先把客人引到火坑旁的座位上,然后奉上茶和酒,端上热腾腾的牛羊肉、五花肉和一碗用葱、蒜、辣椒、花椒、香椿混合而成的酸辣汤,热情招待客人,直到客人酒满为患,甚至醉倒。

文学

普米族人民创造了许多富有想象力、优美华丽的民间文学作品,通过普米族人民的榜样代代相传。

现代普米族文学之前的普米族诗歌主要是民歌。普米族歌谣包括描述天地形成和金国起源的古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仪式歌,反映普米族社会生活的生活歌,如婚俗歌、丧葬歌、苦歌、劳动歌、情歌等。

普米族诗歌中不乏经典之作,如早在东汉时期就广为流传的《白狼之歌》,以及普米族起源的神话《智代·木南》,堪称普米族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普米族诗歌中的一些宗教或历史方面的内容用定巴语或藏语记录,人们可以对照歌词背诵,如《古力歌》记录了普米族的传统习俗和法规,描述了普米族的古代历史和生活,以及一些古老的传说和法规。

普米族中也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大多源于生活本身。经过提炼和发展,它们最终成为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反映了普米族人的向往和追求,有的讲述了普米族的历史传说,有的是宗教神话,有的反映了普米族的现实生活,如以马帮生活为主题的《赶马歌》。

5.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普米族的宗教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习俗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祭祀圣山是宗教文化最典型的表现。普米族的神山祭祀有两种,一种是私祭,一种是公祭。

私祭是每个家族、宗族组织的一种祭祀活动。仪式时间不固定,比较随意和频繁。公祭庄严隆重,仪式在神山森林举行。

去兰坪,有幸体验了普米族百年未能进行的神山节。在神山老君山下的情人坝举行祭祀活动。

开车过“三江源”,向北走两公里左右,就到了罗谷箐村。眼前是一幅风景图:虽是隆冬,但巨大的草坪上绿草如茵,在北方的河流、周围的群山和茂密的参天大树的映衬下,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著名的情人坝。情人坝是以草地中间的两棵大树命名的。

在情人树的南面,普米兄弟搭起了祭祀台。平台四周的木柱上,五色六条的旗帜迎风飘扬。

身着节日盛装的普米族男子腰间别着长刀。女子身穿白色长裙,外套五颜六色,头上戴着手帕,像一朵盛开的山花。来自云南宁蒗、永胜、未夕、丽江以及京昆的普米族兄弟代表聚集在这里参加祭祀活动。

阳光照耀着惠今的高山和草地。庄严隆重的神山祭祀活动开始了。

“可汗桂”(神职人员,祭司)持乐器,吟诵悼词。与此同时,乐队吹响了号角,敲起了鼓、锣、钟。

古老而优美的音乐在山谷中回荡。可汗桂的颂词大意是:“在日出为白的东方,在发出白光的南方,在发出红光的西方,在发出金光的中心,我们神山脚下的普米族兄弟和各族朋友,在辛集年,在腊月初六,在吉祥年,吉祥月,吉祥日,把所有的阴,秽,怒,都置于老君山的保护之下。

青山绿水是普米族从古至今的伴侣,是生命的全部,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财富。他们从山里得到建造房屋的竹子和木材、药材、美味的野菜和甘甜的山泉水。

因此,千百年来,普米族人都把老君山视为圣山,逢年过节都要向它供奉祭品,以表达对它的崇敬和崇拜。千百年来,依山傍水的普米族人总结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先有树,后有水,后有人类发展。

只有爱护山,我们才能拯救树木、水和人类的持续发展。这种生态文化的动力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唱完之后,凶神恶煞的普米族人举起一把尖刀,把两头牛、两只羊和两只大公鸡绑在木杆上,把它们的头献在祭坛上。其余的牧师跟随可汗回家并诵经,同时绕着祭坛旋转并在祈祷中诵经。

唱诵结束后,将剩下的牛羊鸡切成小块,放在祭坛准备的大锅里煮熟,作为圣山赐予的食物,一起分享。吃圣山给的东西可以保证当年健康平安吉祥。

6.民族礼仪中普米族的日常习俗和礼仪文化有哪些?客人来家里,主人要当着客人的面宰杀猪、羊、鸡、鸭,以示诚意;客人离开时,主人会给客人一块猪腿,这叫“临别”。

盖新房的时候,街坊亲戚朋友都去帮忙,主人只留下吃的喝的,不付钱。婚丧嫁娶* * *,要用牛角杯盛酒敬客,醉了才体面。

居住在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普米族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路过他们家门口,都会被热情地请到家里。有时候几户人家同时在村口等,但只有一个路人来,都要把客人拉到自己家。经常会发生几个人争夺一个客人的情况。

谁能第一个把路人拉回家当客人,主人会无比自豪。如果元旦没有路人,普米族人会邀请寨子里贤惠、勤劳、有礼貌的人到自己家里做客。

被邀请的人会带礼物去客人家,不会推脱,这是出于对主人的尊重,也是自己的荣耀。到了主人家,客人们祝主人:“祝您全家丰衣足食,幸福安康,和睦幸福!””主持人恭敬地回答,“多亏了你,祝你一切顺利!" "然后,主人和客人举杯畅饮,品尝丰富的食物,无所不谈,其乐融融。

客人走的时候,主人还会拿糯米粑粑、猪头肉或者黄酒塞到客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