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舞的历史演变
阿毛古史传说记载,远古时期,苗族先民因敌闪电岛从乐色米夫来攻,激战历不能克敌,遂移向南风吹来的方向。在从北到南的途中,苗族的祖先骑着牛过黄河。晚上,先过河的人怕后来者失散,就吹芦苇,点篝火,把人聚在一起。为了驱走寒冷,人们伴着芦笙的旋律跳起了芦笙舞。芦笙和笛子一样,是苗族男青年的亲密伙伴。在苗族舞场上,常见的是男青年把笛子背在背上,或者把笛子别在腰带上,再吹芦笙。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不断变化的芦笙曲调是苗族家庭的“书写”。斜山里,芦笙响起,总有载歌载舞。
关于芦笙舞蹈活动的历史,过去有很多参考;从出土的西汉青铜芦笙乐舞俑来看,芦笙舞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更多见于文献和地方志。阿明倪缇的《南诏野史》中记载,每逢孟轲岁跃月,男子吹芦笙,女子齐声鸣锣,肩并肩,舞了一整天,不知疲倦。说明芦笙舞早已成为苗族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流行了一段时间。
芦笙屋金鸡屋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
苗族金鸡舞历史悠久。传说甘坳支系苗族先民生活在东部大平原,后迁居到一个叫詹坳堆社的滩地,因洪水而溯流而上至丹寨县。在迁徙的历史进程中,是美丽的锦鸡帮助祖先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也是她带来了稻子的种子,为祖先创作了快乐的飞歌。苗族先民在丹寨县定居后,耕种田地,狩猎充饥。因为锦鸡帮他们得到了谷子种子,帮助他们熬过了饥荒,所以成了他们的幸运星。居住在上述地方的苗族同胞,每年都在盛大的节日里举行盛大的吹笙跳月活动,敲锣打鼓,跳锦鸡,放飞斗牛,纪念他们的祖先和给他们带来自由、和平和欢乐的美丽锦鸡。
就这样,年复一年,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同胞,尤其是女性同胞,除了工作之外,在闲暇之余,还会用各种彩线精心绣制各种花鸟纹图案,缝制鸟服,编织缎带,绣鞋,准备银饰。在喜庆的场合,尤其是在芦笙晚会上,我看到妇女们个个高耸入云,头上戴着金鸡银饰,上身穿着开襟短款绣花连衣裙,下身外面绣着超短百褶裙(有的是彩色绣花短百褶裙,有的是绣花百褶长裙)。裙子的前后各系一条长方形的花腰,后腰上系着各种手工编织的花丝带,脖子上系着银项圈,手脚上戴着银手镯。跳芦笙舞时,随着芦笙旋律时快时慢的节拍,女子头上的金鸡跃跃欲飞,银角冠一点一点地晃动,腿上的花飘闪着,百褶裙脚下的白羽毛飞舞着,看上去像是金鸡展翅,翩翩起舞,就像古代记载的鹧鸪舞。因此,民间称之为锦鸡舞。
芦笙武鼓龙鼓虎-长山龙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定县
鼓龙鼓虎袍龙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源于自古以来花苗对龙的崇拜。龙可以呼风唤雨,吞噬日月,让世界变好,为苗族人民排忧解难。他们是他们崇拜的神。据说,苗华的祖先能够找到古萨这块宝地,繁衍几十代子孙,兴旺发达,全靠龙神的帮助和保佑。
苗华原籍江西朱轼巷,后流亡贵州。她经由开阳县的河边,搬到贵定县的萝卜村。在一次农事活动中,老祖先听到了秧鸡的叫声,估计有水源,便一一寻找。他们找到了一个天然的龙形井洞,认为是龙神帮忙引路,搬到村里开荒,从而建起了古撒村。为了感谢龙神的恩赐,老公祖立下了一个村规:每年阳历二月初一,封村(不准陌生人和外地人进村)杀牛祭祀龙神。他们模仿成龙,像龙一样跳舞,为龙富友祈祷。人们的虔诚感动了神灵,神灵教他们制作芦笙,教他们舞龙和芦笙结合的长袖芦笙舞。从此,这种舞蹈在苗华同胞中流传开来。这是关于鼓龙虎——长袖龙的起源的众多传说之一。
据明代熊《大宋中兴史》记载,在宋代,黑满龙跟随岳飞抗金有功,被封为龙虎将军。后来因为岳飞父子冯伯廷被杀,痛哭流涕,绝食数日而死。人们用代代相传的鼓龙鼓虎袍龙来纪念这位苗族英雄。
芦笙舞滚山竹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纳雍县
苗族芦笙舞滚山竹原名地龙滚经,苗语为子罗多。流传于贵州省纳雍县养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堪称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集芦笙演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于一体,头戴雉羽帽,身穿绣花白大褂,脚穿麻凉鞋,时而以头为足,时而与人攀肩,在盛满水的碗间边玩芦苇边表演舞蹈技艺,被文化部领导誉为贵州高原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