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赤壁茶业的思考:“赵李桥”品牌的撕裂与争议

“赵李桥茶厂”传承砖茶历史

湖北羊楼洞茶叶市场经历了上百年,其砖茶生产和贸易经历了大起大落。无论多少风风雨雨和时代变迁,其砖茶技术、产业、品牌都奇迹般地在湖北赤壁市赵李桥留下了历史遗产。清初,杨楼洞大生魁“三玉川”和曲家“长玉川”茶庄压制的青砖茶,最初印的是“川”字,在蒙古族牧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杨楼洞的200多家茶楼,大多以“传”字作为压制茶砖的模具,也被视为“制孔”的标志,沿用至今。

1949年7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接管了羊楼洞残存的湖北民生茶业公司鄂南茶厂、福兴茶厂、宜兴茶厂、聚兴顺茶厂、天元茂茶厂,成立“扬中茶业公司羊楼洞砖茶厂”。1953年,工厂从杨楼洞迁至赵李桥,并将咸宁白盾和汉口的茶馆合并,更名为“中国茶叶公司赵李桥茶厂”。65438-0993,以赵李桥茶厂为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了米砖茶、青砖茶国家标准。同年,“川”字砖茶被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

据《茶业通史》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砖茶还是米茶,都集中在湖北赤壁赵李桥茶厂进行批量生产,以满足边境销售的需要。”应该说,在2008年之前,赵李桥茶厂是鄂南乃至湖北唯一的砖茶企业。在内蒙古、新疆乃至全国各地,赵李桥成了砖茶的代名词。于是,赤壁市相继成立的东庄、思庄、星尚等几家茶企,心照不宣地取了“赵李桥”的地址,在青砖茶市场分了一杯羹。

“赵李桥”品牌的三大支柱

2012年,“湖北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在湖北省赤壁市成立,与拥有百年历史的“湖北赵李桥茶厂有限公司”仅一字之差。工商部门批准这家公司成立,是因为它有“赵李桥(30类)”商标,而湖北赵李桥茶厂有限公司一直使用“川”、“牌坊”、“机车”等商标。新成立的湖北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在其网站上的历史沿革与赵李桥茶厂惊人的相似。据传在外省的一次大型茶博会上,有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出席了一场晚宴,让主办方误以为同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在场,一度成为笑话。

两家几乎同名的茶企在茶叶贸易市场上非正常共存,引起了消费者的混淆,最后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官司,最终打到国家商标局。一个清官很难解决赤壁市的这个“家务事”,还能维持原状。对于湖北赤壁市的茶产业发展,双方都是输家。六年的“赵李桥茶业”越做越大,促成了中粮集团与湖北联投集团的战略合作。相反,苗的“赵李桥茶厂”步步后退,不敢用“赵李桥”作为公司LOGO和加盟店入口。

2065438+2008年9月,赤壁茶业再次波澜不惊。一家以“赵李桥(35类)”为商标的公司发起成立“赵李桥黑茶连锁品牌”管理机构。对商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商标有35种,包括广告、工业管理、产业经营等类别,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商业功能,并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进行推广,即所谓的“通用商标”。最近比如天猫,他们开始修改入驻公司资格的规则。入驻公司的商家必须注册35种商标,否则不得入驻公司。对于实体店来说,“门头”标识也属于35类商标。在此之前,很多企业因为没有注册35类商标而出了大事。

“赵李桥茶厂”、“赵李桥茶业”、“赵李桥黑茶连锁品牌管理机构”三者名称相同,商标类别不同,湖北赤壁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赵李桥”品牌三足鼎立的局面。

品牌* * *享受,融合是双赢。

“赵李桥茶厂”是湖北省供销社旗下的中华老字号,内涵深厚,也是赤壁砖茶生产的龙头企业。另一个“赵李桥茶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也越来越壮大。无论地方政府如何协调平衡关系,因为两家生产性企业同名,内耗和恶性竞争永远不可避免。而“赵李桥黑茶连锁品牌管理机构”,虽然暂时在玩概念,但也能一掷千金,准确把握住“赵李桥”品牌对外扩张的最前沿。

近年来,赤壁市提出了“续写百年茶香,打磨百年品牌,打造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位于湖北省南大门的赵李桥镇,也立足于砖茶独特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产业支撑强、特色优势明显、人居环境优美的砖茶之乡。要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急需先打破“赵李桥”品牌三足鼎立的格局。

整合“赵李桥茶厂”、“赵李桥茶业”、“赵李桥砖茶连锁品牌管理机构”优势资源,实现兼并重组,是一个重要选项。在我看来,这不仅能进一步优化“赵李桥”品牌,减少内耗,共同发展,还能增加茶企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赤壁砖茶生产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当然,目前这些“赵李桥”兄弟都在吹着自己的小号,唱着自己的曲子。如何让他们为了长远利益而搁置分歧,应该是赤壁当地政府和茶业积极策划和推动的大事。

(供稿:褚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