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的发展前景

从1846,10,16,威廉·莫顿在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公开进行乙醚麻醉,从而建立麻醉专业,至今已有150年。麻醉在150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麻醉,顾名思义就是在手术室里对病人进行麻醉,但是麻醉医生的工作已经延伸到了术后立即恢复室,甚至ICU。由于麻醉医师精通各种神经阻滞技术,自然被要求治疗各种疼痛的患者,并逐渐发展为疼痛门诊。麻醉医生不再局限于手术室进行麻醉。他们经常去心导管室、内镜室、放射科甚至内科病房进行心脏病人除颤的麻醉。外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手术相对简单,但人体内没有手术禁区,手术越来越复杂,如开胸、心内直视、心肺移植、脑外科等。为了满足这些手术的需要,发展了相应的麻醉技术,如单肺通气(支气管麻醉)、体外循环、控制性降压(颅内血管瘤)等。

手术患者也有很大差异。随着人口老龄化,需要手术的老年患者增多。另一方面,做先天性疾病手术的孩子越来越年轻。

此外,许多手术患者有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这给麻醉带来了困难。

新型麻醉药越来越多,包括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止痛药、肌松药、局麻药等。除了硫喷妥钠、依托咪酯和十氯酮,静脉麻醉药还包括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吸入麻醉药从氟、安氟醚、异氟醚发展到七氟醚、地氟醚。止痛药有瑞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除了琥珀酸胆碱、吡哌酸、阿端、肌肽和万古霉素外,还有起效迅速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和作用时间短的米库溴铵。一方面增加了麻醉医生的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求麻醉医生掌握一些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疗效的知识以及使用方法。

监测已经发展成为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血压,还有心电图、CVP、漂浮导管、PetCO2(呼气末CO2分压)。我们正在积极研究新的脑电图技术,以判断麻醉深度和监测脑氧饱和度。桡动脉穿刺、置管、颈内静脉穿刺也成为麻醉医生的基本技术。

麻醉的上述变化必然会给麻醉医师的培训和要求带来变化。比如麻醉医师的培训,要求加强心内科的培训,以便熟悉和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及其对麻醉可能产生的影响。另一个发展方向是细分专业,如小儿麻醉、心脏外科麻醉、产科麻醉、脑外科麻醉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麻醉学专业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平衡。麻醉专业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与客观要求相差甚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3万名专业人员,包括主治麻醉医师、麻醉医师、麻醉医师以上的专业人员。据美国1991年统计,麻醉医师2.5万人,注册麻醉医师265438人+注册麻醉医师0万人,麻醉医师5600人。美国有5%的医学院毕业生选择麻醉专业。美国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制定了最基本的监测要求,包括血压(无创或直接测压)、心电图、脉搏血氧仪、PetCO2和体温。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但估计期不远了。我国确立了麻醉住院医师的培训为五年(正规医学院毕业后),并要求培训医院之间合作,保证麻醉住院医师有机会做各科麻醉。并逐步建立国考,保证质量。由于麻醉领域的新药、新技术、新仪器和新的相关知识发展迅速,国家制定了主治医师及以上的继续教育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临床麻醉在我国的发展是必然的,麻醉的科研也将得到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