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关于科学管理的思想(1)为什么劳动者还在计件工资上混日子?

现在在读《泰勒的科学管理》,微信读到一个问题给批评者,为什么工人在计件工资下还存在混日子的问题?小时工资会有磨蹭很好理解,但是计件工资下怎么会有磨蹭就很难理解了,所以很多读者都持怀疑态度。的确,这其实是泰勒科学管理的关键问题。泰勒自己也不明白原因。他就是看到了这个现象,想办法解决。

原因是因为施工方法,这里举个例子——制针。制针方法大致有两种:1铁杵磨成针。2机器制针。哪种方法比较好?我不知道答案,因为条件不够。缺的是市场需要多少针。如果是一个国家,就几个。最好用铁杵做针,因为成本最低。但是如果你在大城市需要成千上万的针,你最好用机器,因为它成本低。所以其实是需求的不同导致了施工方法的改变。另一方面,不同的建造方法可以适应不同的需要。理论上,每个需求对应一种施工方法。当然这需要从最细致的角度来看施工方式的选择,比如用什么机器,机器烧油还是电,是否需要人。等等,所有因素都要考虑。当然这样的资料成本会太高,所以一般不会这么详细。以至于虽然需求有时会发生变化,但施工方法并没有改变,只是增加了劳动力投入。然而,这是有限的。在施工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工人的最优产量不变,这是由边界成本递增规律决定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计件工资下还是会有二流子。

所以这个时候,经理就有用了。他可以通过行政权力强迫工人改变施工方法,提高效率。从而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因为好的管理者不仅知道市场需求,还知道如何调整施工方法。其实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实上,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在告诉人们如何找到最佳的施工方法。当然,他只是狭隘地追求产量最大化,因为泰勒生活在一个经济爆炸的时代,对一切的需求都在上升。所以追求最大产量和追求最优产量是一回事。但是从前面的制针的例子可以看出,这其实不是一回事,这是泰勒的历史局限性造成的。虽然我们不能批评泰勒,但我们最好自己去理解。

说白了,管理就是通过了解市场需求来组织最佳的生产方式。泰勒只告诉我们后者,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