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民族实验小学的校容
从建国到70年代,学校建筑6栋(多为土木结构)。当时政府对资本的投入是有限的。新中国成立30年间,国家拨款65438+20万元,还有其他形式的投入和支持。当时学校校园面积为15亩,占10000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人口逐年增加,对适龄儿童的需求逐年增加。办学条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土木结构的教室年久失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场地匮乏——体育课操场小,学生活动场地有限;没有专门的音乐和艺术教室,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这些困难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走出尴尬,学校领导班子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出了“自力更生建校”的口号,拉开了建校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序幕。为了减少资金投入,学校和师生一起进行搬石头、砖头、搬运河沙等多种形式的义务劳动,简单的校舍维护也是我们自己做。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共获得政府21万元,学校35.6万元,社会4.9万元。总投资61.5万元,消除土木结构危房560平方米,建设砖混教学楼3400平方米,生活用房261.2平方米,平整学生运动场2000平方米。到1993,学校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还在校园里种了树和花,实现了校园的初步绿化。
1994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作为全县最大的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两基”(九年义务教育)验收的大环境下,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加紧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在政府无偿划拨土地15341平方米的基础上,于1994在大坪新建学校。后来因县城搬迁计划调整,学校搬迁至白土坡,即现在的校址。到2005年,在大坪社区建设教师宿舍2600平方米(出售给教师),在白土坡社区建设教学楼3492平方米(含临时教室581平方米),办公楼1524平方米,客厅977平方米,科教综合楼1868平方米(在建)。同时铺设了1000平方米的塑胶跑道,建设了校园围墙、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设施,增加了课桌椅、电教、实验、图书等相关设施设备。同时,学校还以“学习花园、乐园、花园”为目标,加强校园绿化,打造花园式学校。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建成的校舍总面积为10561平方米(含在建的科教楼),上述工程总造价为14万元。其间,学校共筹集资金11.3万元(国家拨款800多万元用于安置,争取国家电网公司200万元用于援建,州县宗教局20万元用于民族项目,学校自筹11.3万元)。按此结算,学校实际负债近270万元。因为校园建设到位及时,2002年秋季开学前,学校完成整体搬迁,结束了一校两址,老城学校完成了历史使命。
在新校区,学校克服困难,教学设施设备利用达到极限:在条件不全的情况下,学校最大规模开办了31个班,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2268人。学校职教人员10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70%以上,合格率100℅;八十八人获得初中称号,五人获得高中称号。教师中,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优秀教师3人,教育科学研究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人,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7人。教师中,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先进教学手段运用到位,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
学校的目标是建设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所以学校领导高瞻远瞩,重点抓硬件建设和继续教育。学校有一个远程资源教室和一个临时的机房和实验室。学校决定加大投入,高目标高标准跟上。在建的科教楼,计划设置两个远程教室、两个实验室,一个微机室、一个阅览室、一个体育活动室一应俱全,力争利用远程资源实现“连课”的目标。现在,一所占地面积1,534654,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61平方米(不含大坪教师宿舍),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现代化移民新学校矗立在巫峡港。
经济转型,二次迁移,会有大量的人口流动,会给发展中的满班学校带来更大的压力,也会形成更大的动力。可以预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巴东民族实验小学将会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质量让人民满意,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