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形象”的思考

《城市意象》的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任教30年。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以下是《城市形象》的点评,欢迎查阅!

读《城市意象》的思考《城市意象》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凯文·林奇的研究以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种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绘图、场景定义、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上的感知实验、形象实验、记忆实验的手段。这本书是关于城市的面貌,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在城市的诸多角色中,城市景观也是一个看得见的、令人难忘的、令人满足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个特殊而又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全书共分五章,即第一章是环境的形象,第二章是三个城市,第三章是城市的形象及其要素,第四章是城市形态,第五章是新尺度。

凯文·林奇引用了苏珊娜·格伦对建筑的简要定义:创造的所有可见环境。作者在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指的是道路、地标、边界、节点、区域之类的东西。作者创造了“意向性”的概念来描述它们应该具有唤起观察者强烈形象的特征。作者给出了图像的特征、成分等等,从上面两个引文中很容易找到:

图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含了观察者相当多的主观因素。正是由于这种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研究城市形象的形成,必须从一个研究区域中找到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更多的不仅仅是指数量,还要尽可能具有代表性。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人,更是人与城市的一种关系。这本书强调群体的形象。

2.图像的抽象、重组和排列也很重要。目前我还不可能创造出合理的方式。所以我基本上是顺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的,收获颇丰。“图像本身不是现实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小型化后的模型,而是一种有目的的简化。通过删除、排除甚至添加元素到现状中,各个部分被整合并组织在一起,形成最终的图像。”这是书中的语言,给我印象最深。它告诉我们多种定位参考系和不同人的不同取向。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文化有关。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城市意象中的物质形态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区域由节点组成,节点以边界为界,道路从中穿过,一些标记散布在各处,元素有规律地相互重叠和穿插。

首先,道路是观察者运动的路线(街道、交通线、运河等。).对许多人来说,道路是他们想象中的主要元素。人们在这些路网中徜徉,游览城市,同时梳理其他环境元素,建立相互关系,形成人们的城市意向。当周围有其他因素时,道路通常会主导人们的意图。在主要道路缺乏定义或容易与其他道路混淆的地方,总体意图会不太明确。道路之所以能成为城市意向中的重要特征,是有一些原因的,包括使用频繁、特殊用途集中、独特的空间特征、积极的特征、与城市中的特殊特征接近、视觉突出,或者在所有道路结构或地形中位置的优越性。

其次,边界是不同于道路的线性元素。它既不被使用,也不被视为一条道路。它通常用于形成一个区域的边界或连续过程中的线性分区。它们是水平参考,不是坐标轴。最强的边界在视觉上是显著的,在外观上是连续的,通常是不可逾越的。边界是一个重要的组织特征,尤其是当它连接无特色的区域时,就像水墙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大多数城市都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例如,伊斯坦布尔的意图是由博斯普鲁斯海峡形成的,它形成了欧洲和亚洲城市之间的边界。水构成了沿海城市或滨江城市非常重要的边界。

该地区是城市中的观察者“精神进入”的中型到大型区域,或者说它具有“连续主题”的可识别的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基于肌理、空间、结构、细节、符号、用途、居民、维护成本、地形等等。有一些独特的因素,但不足以创造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一个地区只有熟悉这个城市的人才会考虑。创造一个更深的意图可能需要更多的线索。该区域可能有一条刚性的、精确的分界线,也可能是一条柔和的、不确定的分界线,在周围逐渐消失。

节点是点的参照物,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城市中的战略要地,是行进过程中人来人往的强焦距。节点可能是第一个交叉点,或者只是作为专有目的或自然特征的“主题集合”。在决策和提高关注度时,路口和出行方式的变化对节点意义函数更为重要。而当主导节点往往同时具有“集”和“交”时,就具有了双重功能和天然意义,比如公共广场。而非本质的、有特色的自然形态,却能让节点记忆深刻。

该标记用作外部点参考。有些,比如塔、尖顶、山丘,离得比较远,作为一个特征,在远处的一个较小的环境的顶端,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与它的背景相比,具有明显形状和明显空间位置的标志更容易被识别,这对观察者来说更重要。凯文·林奇(Kevin lynch)认为,标记的一个关键自然特征是单一,“环境中一些独特而难忘的外观”。通过使它们在许多地方可见或与它们附近的元素形成对比,这些“重要空间”可以建立标记元素。如何使用环境也可以加深标记的重要性,例如它在包括道路节点的十字路口的位置。

这些元素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所有这些元素联合起来提供整体意图。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定义,由道路贯穿,覆盖有标记?元素有规律地重叠,互相渗透。意图组通常在一系列级别上相互重叠和关联,以反映区域的规模。这样,观察者可以通过意图从街道层面到那些附近的区域,到城市以及更远的地方,就像身临其境一样。通过对意向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随着连接的不断增加,结构变得僵化,各个部分在各个方向都紧密相连,一切变化都发生在内部”的观点。这就指出了城市发展的过程和几种形式。

一个城市,再普通的场景,也能带来欢乐。城市和建筑一样,都是空间结构,只是尺度更大,感知的时间更长。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门时间的艺术,但和其他时间艺术完全不同,比如掌握的音乐规律。显然,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城市设计的规律可能会被逆转、中断甚至完全抛弃。这本书是关于城市的面貌,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在城市的诸多角色中,城市景观也是一个看得见的、令人难忘的、令人满足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个特殊而又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凯文·林奇,美国人,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任教30年。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本学期《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阅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这本书中的感悟和感受汇报如下。凯文·林奇和他的《城市意象》侧重于城市环境认知的实证研究。他将城市空间的“意象”视为由路径、边缘、地域、节点、符号五个要素构成,试图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

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了三个美国城市作为比较研究,即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该书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的概念。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形象的要素,包括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标志。

林奇认为城市中的动态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态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常常是断断续续的。奇怪的是,它经常和其他有趣的东西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由此可见,林奇强调的是人作为城市中行为主体的作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他们对城市中静态因素——建筑、高速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这个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这座城市的形象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不同的人对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有不同的理解。只有属于同一个群体,有着相似生活经历、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的个体,才能形成同一个城市的形象,这个城市有* * *的一面。人们要想融入一个群体,就必须有一个与该群体相似且包容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

林奇认为,图像形成的过程是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我们在观察城市的时候,需要找到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形成城市的形象;同时,被观察的对象形成了我们容易把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和互动中,我们真正了解了这座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意象可以分为识别、结构和意义三个方面。有效的图像主要是目标的可识别性,也就是所谓的“识别”。其次,图像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其他目标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图形关系,形成一个“结构”。最后,这个目标对观察者来说应该有某种意义,不管是实际意义还是情感意义,也就是“意义”。三者总是一起出现。该书通过对“入口和出口”的解释,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和识别构成了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有序的城市结构更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也不是越混乱的城市越不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人们对同一标志的形象有不同的看法,城市特色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林奇建议,明智的做法是专注于图像的清晰,让“意义”自由发展。在第三章城市形象中,林奇主要分析了与城市形象形成相关的五个物质因素。

详细讨论了各因素的定义及其对城市形象形成的影响,并以三个美国城市为例。林奇的结论是,形象的形成取决于构成城市形象的五个基本要素(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地标)。这种意向活动的构成机制具有强烈的现象学意义。“认知地图”就是这种基于五个基本要素的意向行为所构建的意向对象和认知结果。现象学关于认识(甚至认识的对象)是由人“建构”的批判观点,在林奇的城市认识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意象是人们根据城市形态的基本线索投射出来的一种“形象”,具有很强的指向性;而不同认知者的被动或主动认知方式,都有当场“作文”的意思。在谈到城市形象的转变时,林奇列举了人们绘制地图的五种不同方式。

他认为,市民可以通过这五个景观因素来识别城市的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师的主观创造,而应探索每个城市的自然历史条件和特点,并加以组织,使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分析这五个因素时,他将它们与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视性、渗透性和主导性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什么是“城市形象”?

看完《城市形象》,似乎很难总结出一个准确、恰当、全面的城市形象定义。城市本身包含了丰富的元素,意象的概念更抽象更深远,所以我只能对书中提到的概念一一解读。

首先,什么是“形象”?加斯顿·巴舍拉(法国)的《空间诗学》定义:“意象的发生场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简而言之,我们作为观察者,依靠各种线索,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颜色、形状、动态或光线变化引起的动觉,以及对重力场或电场、磁场的感受。

图像本身不是现实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小型化后的模型,而是一种有目的的简化。通过在现状中删除、排除甚至添加元素,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组织在一起,形成最终的图像,有目的地重新排列。变性可能不合逻辑,但可能更充分,更好的形成需要的形象。

再者,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公众形象”,是指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的印象,即在单一物质实体、文化背景和基本生理特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达成一致。

正是因为环境图像是观察者与环境双向互动的结果。于是图像的概念就成了观察者的主观概念。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气质或对城市的熟悉程度并不统一,每个观察者形成自己对城市的印象,差异很大。城市规划设计的探索就是创造一个环境,让很多人使用,于是就有了“公众形象”这个概念。

在初步了解了城市形象的概念后,分析了城市形象的内容和构成因素。城市形象的内涵:城市个性、城市结构和城市内涵。城市个性:城市与其周围环境的可区分性,以及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具有独立的存在和独特的意义。城市结构:城市形象必须包括物体和观察者之间以及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关系。城市意蕴:城市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情感的意蕴,这也是一种关系,但与空间或形式的关系完全不同。

城市形象的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不同的元素可能相互强化,相互呼应,从而增强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相互毁灭。大多数观察者将图像中的元素归类为中间组织,即复合形式。其中,道路是主导因素,边界是线性因素,区域是二维平面,节点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物是点参照。

城市形象的特征:实用性、安全性和传递性。实用性:要求城市形象能真实反映城市,具有实用性特点。安全性:要求城市形象具有基本的实际使用安全性。传递性:要求城市形象能在一定层面上潜移默化地感染城市个体。同时,通过三个城市的实例,可以发现它们在城市形象上各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但也反映了同一个主题。

人可以适应环境,从周围的物质中提取环境的结构和个性。虽然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会随着实际形态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比例,但它们的类型和使意象强弱的特征在这三个城市中似乎非常相似。但与此同时,在这三种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足感仍然存在显著差异。

①空间和景观宽度的重要性。

(2)开阔的景观产生情感愉悦。

③未加工的或无定形的空间,不一定让人快乐,但很显眼。

④一个城市的景观特色、植被或水面,往往被人关注和津津乐道。

⑤社会经济阶层对城市地区形象的影响。

⑥物质景观反映了时间的象征方式。

环境的巨变,反映历史的物质元素的缺失,让人感到欣喜又懊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城市形象的结论:一个“好地方”就是通过一些非常适合人们及其文化的方法,使人们能够认识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空世界。我们对环境所需要的不仅是它的良好结构,还有它的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包括个人及其复杂的社会、他们的理想和传统、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的复杂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鲜明的个性,将是发展强势符号的第一步。

通过一个突出的和组织良好的地方,城市提供了一个聚集这些意义的场所。这种场所感本身会增强发生在那里的每一次人类活动,刺激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我们必须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来创造图像,以满足生动易懂的形状需求。“不好的地方”是混乱的,节点是不确定的,边界是模糊的,孤立的,不断中断的,模棱两可的,缺乏特色和个性的,频繁的重建抹去了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虽然人们对美好城市形象的追求不同,但似乎人们对城市形象不满意的特点是相似的。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在过去的设计中所忽略的,或者说是设计师的假设所导致的。

在第一章中,作者在详细讨论“环境意象”的概念时,给本书增加了一个附录《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主要讨论人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用什么参照物和参照系来实现自己的方位感,以及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附录,它告诉我们多种定位参考系统和不同人的不同方位感。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文化有关。

第二章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但还是有一些可以学习的。例如,在描述一个糟糕的城市设计时,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的模糊、孤立、连续的中断、模糊、分叉、缺乏特色和个性等。”另一句很讽刺的话是:“频繁的重建抹去了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和元素,虽然(有时是因为)

第三章“城市形象及其要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构成城市形象的。我在介绍元素的时候非常小心。让我感动的是,在“迹象”中很容易被认出来,被当作重要的东西,这就涉及到作者所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所以,纽约世贸双子塔的毁灭,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更是象征的消失,在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上留下了巨大的鸿沟。一方面可以从“城市形象”的角度解释911之后纽约和美国人更深层次的失落,也可以为“重建世贸组织”增添理由——一个新符号的出现,不仅会相对抚平创伤,还会让建筑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蕴含很多意义和韧劲?强大?或者什么的。

在这一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每一个元素,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这种细致的分析是基于经验的,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帮助,需要在城市设计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同样,“城市形象”也是落在人们心中的一个整体素描。“图像本身不是现实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小型化后的模型,而是一种有目的的简化。通过删除、排除甚至添加元素到现状中,各个部分被整合并组织在一起,形成最终的图像。”

第四章认真讨论了如何将之前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城市设计中,所以很专业,也很有现实指导意义,但更精彩的是他在第一节给我们的城市形态分析,因为里面都是人。从一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地方:“城市形态首先要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的功能,那就是交通、主地划分和重点聚焦,在这里,普通人的愿望、幸福和社区感受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可以向它传达自己的理解和联系,所以它可以成为一个真实的地方。”上面这句话引导我说“地方”。同样,单纯从建筑本身定义一个地方,远不如介绍人之后定义一个地方有价值。一个真实的场所应该有它的基本功能,它能凝聚普通人的愿望和欢乐,它有交流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它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能使人向它传达自己对意义的理解,从而承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