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的一种传统住宅形式。它在辽代初具规模,经过金、元、明、清逐步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具特色的住宅形式。所谓四合一,“四”是指东、西、南、北,“合”是指所有的房屋都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的形状。经过数百年的建设,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都形成了独特的北京风格。

北京正规的四合院,一般按照东西向的胡同,都是朝南的。基本形状是北室(正室)、南室(倒室)和东西室,四面隔开,再用高墙围起来,形成四合一,开一扇门。大门位于房子的东南角。一般房间总数为北室3间,前室5间,东室3间,西室3间,南室4间,包括门洞和吊花门***17。如果每个房间11-12平米,总面积约200平米。院子中间有个院子,很宽敞。庭院里种着花草树木,鱼缸里养着金鱼。它是庭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散步、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做家务的地方。

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定,但大小不一,大致可分为三种:大四合院、中四合院、小四合院: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面三室,一明两暗或两明一暗,东西厢房两室,南厢房三室。砌砖到顶,屋脊瓦房。能住一家三代,祖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南房作为书房或客厅。院子里铺着砖砌的地道,把所有的门连接起来,每个门前都有台阶。有两个门,用黑漆和油装饰,门上有一对铜钹,门上有对联。

中间的四合院比小四合院更宽敞。一般北屋5间,前屋3间,东西屋2间,房前有走廊,可避风雨。此外,院墙分为前院(外院)和后院(内院),院墙由月门相连。前院深而简,一两间房子做门房,后院做民居。建筑精美,地面用砖青石铺成。

大四合院习惯上叫“大宅门”,房子可以设置在五南五北、七南七北,甚至有九间或11大正房,一般都是复式四合院,即多个四合院深度相连。有许多庭院,包括前院、后院、东院、西院、主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屋院、马号、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等等。院子里有手写的游廊连接各个地方,占地面积巨大。如果可供建筑的楼层较窄,或者经济承受能力难以承受,可以将四合院改为三层四合院,而不是南楼。

中、小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宅,大四合一则是豪宅、官邸。

北京的四合院是砖木结构。檩条、柱、梁(椽)、窗台、椽、门窗、隔扇等。都是木头做的,木架子四周的墙都是砖做的。梁、门、窗、檐椽都要涂上彩画。虽然它们没有皇宫花园那么辉煌,但也是多姿多彩的。墙习惯用地面砖和碎砖砌墙。俗话说,“北京有三宝...烂砖不能砌墙”。屋瓦多为青瓦,环环相扣,滴水装檐前,或不铺瓦,屋顶全部抹青灰,称为“灰棚”。

四角形的大门一般占一个房间的面积,零部件也相当复杂。只是名称有门楼、门道、大门(门扇)、门框、腰封、塞子、走板、门枕、槛、门槛、门簪、大沿、抹灰、穿带、门芯板、门钹。大门一般为黑油色,可加红油黑字对联。进了大门,有吊花门、月门等。吊花门是四合院中最华丽的装饰门。之所以叫“吊花”,是因为门的外檐是拱形的,用来分隔内外院。门外是客厅、门房、车库等“外屋”,门内是主住的卧室“内屋”。如果没有吊门,可以用月门分隔内外屋。吊门彩绘精美,檐椽刷成蓝绿色,紫檀木油红色,圆椽刷成蓝白色黑色,方椽刷成蓝底金字或菱形。前檐中央饰以织锦、花花、博古等。两侧悬挂的莲花柱头根据雕刻的图案涂上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四合院的雕刻图案以吉祥图案为主,如蝙蝠和长寿人物组成的“福寿双全”,一个插有月季的花瓶寓意的“四季平安”,以及“子孙三代”、“玉堂富贵”、“福禄犀首”等,表现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窗户和槛墙嵌入上槛(无下槛)和左右立柱之间的大框架。上窗框可以被支撑,而下窗框通常是固定的。冬天常用韩文纸或玻璃纸贴窗户,内明外暗,既能防止寒气入侵,又能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夏天用窗纱或冷布贴窗户。这是北京南部各县用木头织成的窗纱。它看起来像布而不是布,可以提供通风,缓解室内热量。冷布外面加一张纸,白天卷起来,晚上放下,所以又叫“卷窗”。有的人用上支下支的窗户。

北京冬春季沙尘暴多,居民楼经常使用门帘。一般来说,人们冬天要挂一个带夹板的棉帘,春秋要挂一个带夹板的夹层帘,夏天要挂一个带夹板的竹帘。贫困家庭可以用草帘或破毡帘。门帘可以挂,上中下安装夹板的目的是增加重量,不被风掀。后来门帘换成了风门,但夏天还是用竹帘,凉爽、明亮、实用。

四合院的天花板都是用高粱杆做的,上面盖着纸。北京吊顶裱糊是一门技术。四合院里,天花板、墙壁、窗帘、窗户都贴着白纸,称为“四白到底”。普通人几年登一次,富人“一年四次”。

北京的冬天很冷。四合院里的居民都睡在炕上。炕前地下埋着煤炉,炉内生火。当炕空了,火进入炕洞,炕床就会发热,人睡在热炕上就会感到温暖。烧炕用的煤大部分产于北京西山。原煤和煤粉是有区别的。煤粉和黄土用煤球摇一摇,用来烧炕或做饭。

室内取暖用的是灶具,按质地可分为泥、铁、铜。泥灶是用北京产的郭魁木做的,透气性极强,重量轻,移动方便,富裕家庭总有几个灶。一般人们都是用炕前的火来煮饭、炒菜,而不是另烧一个炉子。所谓“锅连着灶”,所以很难把生活和日常分开。炉子可以封火,所以经常放着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熄灭了,就用干柴和木炭烧。家庭主妇们每天早上都会把炉子拿到屋外生火(防止煤气中毒),这将成为北京的一景。

四合院生活用水的排放多以渗坑的形式,俗称“渗井”、“渗沟”。四合院一般没有厕所,厕所多设在胡同里,称为“官舍”。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庭院里种着花草树木,真的是优雅宜人。老北京最喜欢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桃花等等,树多为枣树、槐树。除了种花草,还可以盆栽,浇水。最常见的盆栽花木有石榴树、夹竹桃、金桂、印规、杜鹃、栀子花等。种石榴是“多子”的标志。至于院前花园里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则是庭院的日常之美。清代有句话形容四合院里的生活:“天花板、鱼缸、石榴树、老人、小姐、胖妞”,可以说是四合院里生活的典型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