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生命。要求:观点清晰,分析合理,层次分明。

一、什么是“人文素质”?会对一个大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文”这个词是近年来学术界、教育界、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传统等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我想它的反义词应该是“天文学”。《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看天文观察时间的变化;看人文改造世界。“这里的‘文化’一词指的是‘启蒙’。只有那些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和价值的优秀“文化”,才能被纳入“人文”的内涵。

那什么是品质?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素质是人生固有的品质。后来,质量的概念被泛化了。很多人认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是有素质的,其实素质和知识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我看来,知识不等于素质。知识是一个人外在的东西,是一种物质,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识”。知识必须“内化”为一个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他的生活和行为中,才称得上素质。

虽然没能走上教师岗位,但我时常思考教育这个命题。有两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第一句就是孟子说的:“学大学没有别的办法,请放心。”第二句是著名物理学家劳厄说的:“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就是忘记学过的东西。”

人的最高素质是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把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修养、气质,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素质。它会教会一个人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土地,工业经济的核心是资本。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要素是综合素养。农业经济的要求主要以经验为主,工业经济主要以专业技术为主。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必须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三维人才。

一个人无论是什么专业,只有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才能称之为“文化人”。我不喜欢“知识分子”这个词。“知识分子”是我很生气的一个说法。“知识分子”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思。在中国,被称为“分子”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好人,“恐怖分子”、“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或者更简单直接一点的“坏分子”,另一方面又特别尴尬。你听说过“革命者”和“先进分子”吗?至于“好分子”,有一些语法是中文没有的。如何接触“知识”并与“分子”联系起来?从一开始就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常常对知识分子有误解或偏见,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很多真正的知识分子。

首先,一个有文化的人的知识并不是用读书的数量和受教育的程度来衡量的。有很多普通人读万卷书。文人应该是那种好好读书的人。他们所读的知识不是停留在文字和表达上,而是渗透到骨子里。当知识像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的生活和工作就会有一种风格。当我们接近真正的知识分子时,他们会平凡,会普通,但会有说不出的不同。哪怕是在做一件很俗的事情,他们的举手投足都会鹤立鸡群。

另外,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能把握好分寸和尺度,能骄傲的时候绝不卑微,表达的时候绝不沉默,自在自然,绝不做作。

有人说未来时代是原子时代,有人说书是电子时代。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教了几十年书,后来当了校长。他的许多观点受到了抨击。上世纪中叶,他说预测未来的时代是“人的时代”。

曾经有人问我,看完《红楼梦》能有什么用?我真的回答不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读过《红楼梦》的人和没读过《红楼梦》的人是不一样的。要说一个人聪明,很难说他是学数学聪明还是写文章聪明。有的人三天学会新技术新知识,有的人三个月学会,有的人一辈子也学不会。这就是质量的差别。

那么,人文素养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它可以帮助一个人提高学历,陶冶情操。

“学不等于会学”,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受人尊敬的中文系徐德仁教授的一句名言。

一个人的人文背景越广,他的视野就会越开阔,他的整合能力就越强,他的创造力就越强,他就越有可能进入学科的前沿,做出成绩。

经常听到一些说法,比如学理科的比较死板严谨,学文学的比较浪漫前卫。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65438年到0948年,中国建筑的创始人,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半人时代》,讲的是文理分家导致的人才片面问题。他认为,文理分家会导致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只讲人文而不懂技术的“边缘人”。现在看来,梁先生真是有先见之明!

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确实有不同的方面,但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相反,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激励!我曾经听一个学者说过,当所有的学科和领域都达到顶峰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是融合在一起的。不管是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数学家还是医学家...当他们站在各自领域的巅峰时,他们会相视而笑,热情相拥。原来他们的境界这么近。

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的作者不是马思聪,而是李四光写的《难去》。众所周知,李四光早年学的是地质,从事的是建筑。梁思成是学建筑的,但他的学术论文几乎是优美的散文。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人只局限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对其他任何领域的知识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那么他很难在自己的领域有大的作为!

大学是开阔眼界的最好时机。只有视野开阔,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理工科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技术,训练细致求实的思维品质,而人文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训练认识问题的宽度、高度和深度,可以帮助一个人养成“审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豪迈胸怀。

其次,人文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非智力素质与一个人受到的人文教育和熏陶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人文素质就是提高一个人的非智力素质。

大家可能已经意识到或者将要意识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进入社会后并不出众,有的甚至“从大家身边消失了”。很多调查也显示,职业成功和在校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就成功和成功而言,在大致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非智力因素通常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当然,我不是说你不好好学习,不去考研。

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对一群政界、军界、娱乐界和学术界的成功人士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只有15%是因为他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另外85%取决于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哈佛大学著名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写了一本关于情商的专著,价格不菲,风靡全球。当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时,作者特地为中国读者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他把情商概括为五点:①提高自我意识;(2)控制情绪低潮;③保持乐观的心态;④不断自我激励;⑤增强同理心和同情心。他进一步把这五点归纳为两点: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

人生真的像考场,但人生毕竟和考场不一样。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除了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习惯和性格。赫拉克利特说:“性格决定命运”,心理学上有一句经典的排比句——“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文知识的构建和培养。

此外,它可以教一个人如何面对人事和世界。(略)

第二,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既然人文素质这么重要,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呢?

1,要有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生态环境”一词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树子教授提出的。大学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会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受益,但这也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庞大工程。

学校课堂教给一个人的是知识和技术,学校文化会从整体上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前者教会我们离开校园后如何生存,后者教会我们如何生活,如何过好生活。相对来说,后者更重要,也更困难。

我现在最佩服的是在校的学生,最怀念的是过去的岁月。如果让我从头再来,我一定会过不一样的生活。不知道这里的学生现在在想什么?我记得我的很多同学和学弟学妹都为没有考上外省的重点大学而难过。他们很多人一整天都在发呆,态度很差。到毕业那年,他们迫不及待地离开校园,投身社会。现在,我要给你一个实实在在的忠告:你一定要抓住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去充实你的教育,丰富你的阅历,完善你的人格,实践你的意志,不要被一时的情绪和情感所迷惑。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些人发现他们在你离开后离开了他们一生的挚爱。有些地方,你走了,他们才发现,在他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一个快乐的地方。所以,如果你能把梦想从缥缈的天空回归到坚实的大地,如果你能把思念从遥远的土地回归到故乡,如果你能在人生的领域里持之以恒,那么你会发现,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这个社会的杰出人才,我们学校也成为了三晋乃至中国的名校!

当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离办学条件还很远,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漂移。他们吃的大米里全是沙子,飞机来轰炸。在这种环境下,国立西南联大已经运行了8年,已经毕业了约5000名学生。在这5000名学生中,为中国乃至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不乏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说起我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我想多说两句。进入社会后,很多同学愤愤不平,觉得就业条件、工作待遇或者个人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很多人将其归结于社会、时代、政府。今天,很多学生以为考上大学就登上了人生的诺亚方舟,就可以平安到达彼岸,以为有了大学文凭就可以安身立命,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安居乐业一辈子。其实是行不通的。其实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学到的知识,更在于学习的精神、习惯和能力。人生不是100米短跑,而是长跑项目,需要坚持跑下去。百米不要怕掉队,只要在冲刺中不掉队,你就是成功的!就像一个人走上赌桌,人们不在乎他来的时候带了多少钱,也不在乎他什么时候赢了或者输了,只在乎他离开赌场的时候拿了多少筹码。

2.开阔视野,充分接受文史哲的人文知识。

人文领域很广阔,包括历史、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等,但今天我只说文学、历史、哲学。

▲文学——了解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了解和走近文学对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什么作用?

我从来不认为“文章是国家的大业,是不朽的大事。”学生时代,我以为是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和发现灵魂和世界的艺术。所以,亲近文学不应该是中文系的专业,而应该是所有传承真理、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的人的追求。然而,今天我想用另一种表达——“文学可以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如果有一个湖,湖岸有一排杨树,这一排杨树当然是一个物理世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实世界,但实际上还有另一个世界,我们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必然会在湖中投下自己的倒影,而这倒影是虚幻的、无常的。但是,你能说只有岸上的白杨树还是只有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吗?但在生活中,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中,那就是岸上白杨树的层次,用手可以摸到,用眼睛可以看到,而往往忽略了水中千变万化的层次,那是我们内心直接观察到的。

有一部小说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莫泊桑的《项链》,它让我们看到了最底层小人物和弱势阶层的悲惨生活,从而引起我们深深的同情。然而,我们的老师并没有这样教育我们。老师说是资产阶级的虚荣和享乐主义。这样看来,女主角简直活该倒霉。但是我们再想想,谁没有虚荣心呢?虚荣为什么要被我们鄙视?一个穷女人为了一条项链要辛苦很多年。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苦况,更无法理解社会弱势群体被命运戏弄的心酸。反而连最起码的同情都失去了。多可悲啊!小说不是为了反映世界的残酷和人心的卑鄙,而是为了告诉我们命运是多么难以捉摸,人是多么脆弱,人是多么善良正直。

在座的大部分人将来都是中小学语文老师,责任重大!你不仅要传授一些应付考试的书面知识或技巧,还要构建他人的灵魂或人格,从而影响他人的未来或命运。你教给他的不是一个单词的发音,一个单词的写法,一个抽象的语法结构,一个作文技巧,而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

▲哲学——指引人生道路的明星

什么是哲学?为什么要学哲学?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境遇往往就像一个迷宫,充满了迷茫和彷徨。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出路在哪里。如果能看懂满天的星座,当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迷宫中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不会被眼前的障碍所迷惑,最终走出人生的迷宫。事实上,哲学是指引我们人生迷宫的星星。有了它,即使我们不知所措,也不会迷失太久。

在这里,我想插入一个阅读的话题。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叫做“你读什么,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书会对一个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选书一定要慎重。而我们很多人,即使是文科生,也不愿意看一些理论性或者抽象的书,只是喜欢看一些故事或者抒情的小说或者散文。看杂志也很受欢迎,很受欢迎。我绝对没有批评这些书的意思,但你不妨在看完《读者》、《青年文摘》、《译林》之后,再去看看《读书》和《天涯》。

一个人应该努力把自己的品味从娱乐的层面上解放出来。当然,没有人能完全去除娱乐的因素,但这个比例应该不会太大。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静下心来研究问题,获得智慧和机智。有时候一个人甚至应该故意找一些无聊的书来读,锻炼自己的韧性和耐心。读这样的书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当有一天他被读了,他会收获很多。大学的时候,我给很多同学推荐过张承志的《金色牧场》和《心灵史》,但是只有一个人看完了,其余的最多看了30页。更多的人希望看到余的“文化之旅”或李敖直言不讳的演讲。

我说的枯燥的书是指那些很难理解的书,比如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书。就算是文学,也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书!此外,我们有必要认真阅读一些学术著作。一个真正的学者的书是非常严谨的,他有一种科学、透彻、朴素的精神。他不仅会教我们知识,还会教我们为别人做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每次读到这样的学术著作,总会被深深打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印刷浪费越来越多,面对排字的浪潮,每个读者都会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时候,选择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找一本好书来读简直是在沙中淘金。回顾我们一年读的书,有些是我们真正喜欢和推崇的书,有些是经得起时间和心灵的批判的书。

我个人认为书店90%的书可以扔掉,另外10%才是真正的好书。所以很容易在杂七杂八的印刷品中度过一生。这样,读书就勤快了。可惜这种勤奋不仅是无意义的杀戮,更是侵蚀。长期和一些劣质读物打交道,会养成不良的阅读爱好,习惯接受平庸的东西。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是平庸的开始。

一般来说,一个人越有资格,对读书就越挑剔。在有限的时间里,他读的永远是最好的。生活中,有这种绝技的人很少。所以读书的人很多,但真正能从读书中受益的人不多。谁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最好的东西,谁能不断地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经验,谁能对人生和社会有独特而科学的判断,谁就将成为人生的赢家。

▲历史——认识事物的全过程

文史哲方面,最后还是说了历史,因为对这个学科情有独钟。历史对价值判断的影响就像人们常说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我想换一种方式来解释。

我的一个朋友在偏远的边境工作。有一次他送我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把干草,非常难看。他在附信中说,这种植物很奇妙。别看它是一把干草,但如果你把它泡在水里三个星期,它就会复活,十天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做到了。我装了一盆清水,每天下班前后去看一看。第一周,几乎没有变化;第二周,我看到它渐渐散开,变成了一点绿色。到了第三周,那堆干枯的杂草已经完全变成了松散的绿色,散发出潮湿的气息。后来,大概半个月后,它真的开出了一朵白色的花,“看起来很美。”我把它放在我外面的窗台上,听着优美的音乐,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那里静静地欣赏。我的房东和邻居问我怎么回事,我给他们指出来,他们却惊讶的看着我,我总觉得他们一定觉得我哪里不对劲。

是啊!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堆杂草。草可以有多美?花盆里的一堆杂草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花瓶里的一朵康乃馨漂亮!我想说的是,他们看到的是现象本身,在那一刻是孤立的,而我看到的是现象以及背后的点点滴滴的过往和过程。所以这个东西在我的价值判断里是惊天动地的美。是一种穿越时空后的拉伸和开放。我能读到它,喜欢它,只有一个原因:我知道它从哪里开始,怎么来的。知道了这个出发点,了解了这个过程,就和我的房东、老太太、邻居的价值判断形成了天壤之别。

没必要讲那些宏大的道理和理论。这个故事就够了。对于任何事物、现象、问题、人物、事件,如果不知道它的过去,又怎么能明白它的现在代表着什么呢?不了解它的现在,怎么判断它的未来?

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历史的思维方式,你就不会只随便赞同或者批评某件事了。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想知道这个事件在一个更大的横纵坐标系中的位置。很抱歉在不知道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情况下,不敢对这件事妄加评判。

明白了这一点,恐怕我们国家的教育和社会中,新闻媒体提供的所谓知识和真相,至少有60%是假的或半真半假的。

现在经常听到人们义愤填膺的抱怨,说世道每况愈下,人心不古,什么是过去,什么是现在,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外国。如果你真的去研究中外历史,你会发现很多你不懂的东西都会懂,很多惊喜一点都不奇怪。你也会发现,这个社会改变的只是表皮,没有改变根本。

大约四年前,我同时接受了两种非常伟大的历史观。一个是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另一个是英国的科林伍德——“所有的历史都是心灵的历史”。在这两个观点的指导下,我对生活中很多人和事的判断和把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的我,总会把很多发生在别人和自己身上的事情想的全面透彻,然后去判断和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是用来背诵的,不是用来吓唬人的,也不是用来随便写在纸上的。应该融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甚至性格特征。知识只有在改变和引导人的时候,才算有意义,否则,它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不可能知道前人走过的所有路,但我们对过去有所了解,至少这是一种追求。这里很多学生都是中文系的学生。我想给大家一句艾略特在谈到个人天赋和传统时说过的话——“每个人的创作都必须放在文学的谱系中评判才有意义。血统是历史。”总的来说,达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也说过同样的话..

综上所述,文学让你看到白杨树在水中的倒影;哲学能让你在迷失的时候找到天上的星星;历史会让你知道,一堆干草和美丽的花朵都有各自的起点,世界上没有一种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在与人的交往中,文学可以教会你如何感动他人;哲学会教你如何解释人是如何被感动和感动的;而历史会教你记住世界上这些美好的感情和感受。甚至在我们的爱情生活中,文学的功夫可以让你写出感人的情书,讲出动人的爱情故事;哲学可以教会你在恋爱或者失恋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的道路。历史会让你记住自己走过的路,明白你和你的爱情是如何得与失的,然后珍惜每一个过去、今天和未来。

最后祝大家学业进步,爱情成功,人生开放成功!

在母校面前,我们已经是匆匆的过客;眼前的母校,必然日新月异,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