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在清代民间有什么发展?

清朝时,帝国医院设置医务科为九科,不设按摩科。除了骨科的手法治疗和一些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积极结合手法治疗外,手法治疗已基本在民间传播和发展。《医宗金鉴》是吴倩于1742年编辑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是乾隆年间由朝廷组织编纂的。该书作为太医院的教材,系统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科治疗方法,其中以“骨科八法”为代表的骨科治疗方法至今仍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

《医宗金镜》认为手法是“正骨之首”,确立了手法在骨科中的地位:“手法之夫,就是用双手把受伤的筋骨放好,使之恢复旧貌。但伤势严重,手法得当。它的恢复可能会延迟,不管它是否留下残疾,这与技术的正确应用有关,或失去其适当性,或未能尽力而为。覆盖一个全身的骨骼是不一致的,但是十二经脉和筋脉的顺序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知道它们的体貌和所在的部位。我们一旦在病中,机触外,生于内,手随意转,法从手出。或拖开又合上,或推复位,或拉直,或完成其间隙,则骨断、断、斜断,腱松、竖、卷、扭、转、离、合,虽在肉中,手知。当方法被应用时,病人并不知道它的痛苦,这就是所谓的操纵。与生命有关的伤有很多,比如七窍通脑,横膈膜近心,四端受伤痛。即使他生命力强,败血病也容易散,能及时康复,战术不可乱用;如果生命力弱,一旦受伤,就很难支撑下去。如果战术再错,就很难挽回了。所以特别慎重。盖正骨的一定要聪明巧,知道自己的病,善用老公的战术,然后多效治疗自己。以手为血肉之体,可作为奇妙的工具,可自行卷起,可开合,可达到血气停滞,皮肤肿痛,筋骨挛缩,情志痛苦。比起那些拿着仪器搞拘留的,差远了。如果是技术的话,坦诚是第一位的。”

《医宗金镜》详细论述了触、接、提、推、取、按、揉等八种正骨方法,是第一部正骨的科学总结。其中,触摸是一种诊断技术,又称触诊、触诊或触诊。接、端、提主要是骨折复位技术;推、拿、按、揉主要是软组织手法。该书对“筋”(即软组织)疾病的观察和分类,对骨病的描述,以及“骨折脱位”的理论,对骨伤推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宗金镜》记载了许多治疗骨伤的按摩手法,如:

关于胸椎脱位(后关节紊乱),书中主张先松解软组织,再按压脊柱复位,配合内服外敷药物:“先受寒者,后受跌打之伤,必停滞凝结。脊椎肌腱长了,缝合就不对了,就会变弯。先揉筋使其变软;然后压骨,慢慢合缝,后背就直了。口服正骨紫金丹,然后敷丁童粉,用红烙铁烫一下,感觉热了就把药敷上,再把调好的膏糊上。”

关于腰部的软组织损伤,书89介绍了一种通过牵拉上半身来舒筋活络的方法:“腰椎骨,即脊柱的十四椎骨、十五椎骨和十六椎骨之间的骨头。如果摔伤了,会俯卧,但不能仰卧或侧卧。疼痛难忍,腰肌僵硬。适当的手法:将两侧的脊柱肌肉向内贴在跗骨上,治疗者会站在高处,将患者的手高高举起,这样脊柱肌肉会完全放松,然后患者会仰面挺胸,这样跗骨就会被取出。内服补金丸,外用万灵膏,灸熨止痛散”。

关于跌打头部损伤,书中用拉伸颈椎、棒击足的方法治疗:“凡头部损伤而无断骨断筋,积有肿痛者,皆可治。先用手抬起颈部筋骨,再用布包住头部扎紧,再用振动棒轻轻拍打脚部,使五脏之气上下相通,瘀血发散,这样心就不会急,也不会吐,反而心神舒畅。如果已经包了头,拍脚就感觉不到疼了,也就不省人事了。你的痰必发出像锯子的声音,你的身体必僵硬,你的口必满溢唾液,但你的血必耗尽,你必不能痊愈。”

关于颞下颌关节脱位,书中主张“一次起跳的是错的,两次起跳的是摔倒的。”凡是治疗单脱的,用手摘下来,双手托住下巴,稍向外拉,再向内托,然后两个钩子都戴在环上。然后从地柜上把布绕在头顶固定。"

除医宗金鉴外,清代其他医学专著如《揉骨秘法》、《伤科精通》、《按摩经》、《动力按摩秘方》、《石室秘籍》、《伤科补要》、《一指禅》等。,有很多治疗骨伤的内容。

小儿推拿兴起于明末,最早流行于中国南方民间。到了清代,小儿推拿进一步在民间流传,发展到全国。正如陈桂新在《李政按摩》的序言中所说,“一种北方人常用的按摩方法。

在京城遇到直隶的满族人,喝了酒后经常会有点不舒服。如果我用这种方法,云气可以消肿,通络,也是治病的良方。南方人专治小儿,称为‘推拿’。学习是表演者,没必要把所有人都治好。每次看到各个城市挂着“某按摩休克部”的版本。所以可知,医生不求甚解,女人却以此为食。"

小儿推拿除了在民间流传,也受到了一些医生(主要是儿科医生)的重视。例如,康熙时期的名医丁霞不仅用药物来引诱活人,还用按摩来治疗小儿疾病。《幼儿铁镜》这本书以按摩为主。

这一时期,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从早期的惊风扩大到了儿科的大部分疾病。

这一时期,小儿推拿著作数量明显增多,但主要是继承,而非成文,在理论、手法、临床等方面没有大的创新。

清代高质量的小儿推拿著作有《推拿广益》、《小儿推拿秘书》、《小儿铁镜》、《护红推拿法》、《小儿推拿全书》、《李政推拿精要》等。

《推拿广义》(三卷本)由清代熊编著,陈世凯校订。写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又称“小儿推拿广意”。第一册第一部分为总论,论述推拿在小儿惊风治疗中的作用,其主旨来源于《袖珍小儿补方论》;其次阐述了儿科的诊断和治疗,介绍了手足45个特殊按摩穴位的适应症,并以图集展示;手法以推、握为主,提出了“手部按摩二序”和“面部按摩二序”,即手部和头部、面部按摩操作的常规程序;还有21帧“推坎宫”、“推竹”、“打马过天河”等操控图,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最后是《脏腑歌》,来源于《小儿推拿经典》中的《推拿歌》和《小儿推拿秘笈》中的《五脏治疾歌》,探讨小儿脏腑疾病的推拿方法。中册主要论述17胎毒、惊风、热等多种疾病的按摩治疗。第二卷包含187个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内服和外用处方。本书是清代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小儿推拿专著。明代小儿推拿主要用于治疗惊风,其他疾病往往不为人知。本书除了专设惊厥门外,还有发热、伤寒、呕吐、腹泻、腹痛、痢疾、疟疾、消化不良、贪食症、疾病、咳嗽、肿胀、眼疾、杂病等门,扩大了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书中绘制的推拿手法操作图和明末的《万浴淑贤》是对小儿推拿的一大贡献。

《幼儿园按摩书记》5卷本,罗如龙撰,罗敏新编,成书于康熙三十年(1691)。第四册有《推拿病证分类》。

《幽客铁镜》是丁霞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所作。这本书是儿科专著,但作者特别关注小儿推拿。第一册包含小儿推拿方法,每种情况下也有小儿推拿内容。书中记载的小儿推拿手法都是作者家传或临床试验过的,地图穴位也经过两代人的试验。临床无效的,如“老人拉”、“猿猴摘果”等,全部删除。作者认为“按摩是药的味道”,假装“按摩代替了药”。比如“推至三级,而非麻黄、肉桂;退五脏六腑,代之以滑石、羚羊。”按摩一定要在下午,不能在上午;慢休克属于虚,宜药不宜推的观点也成了一家之言。

《护红推拿法》由夏编著,成书于光绪十年(1885)。书前先讲解了12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如取、推、捏、揉、摇、扭、拉、揉、运、刮、分、和等,简明扼要;本文叙述了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并附“推拿医学”。文中首先叙述了开天门、分推太阴太阳、捏天至髓、揉耳摇头四法,主张所有小儿都要先用这四法开合窍,再辨证选法。其次,简要介绍揉太阳等穴的手法和适应症,主张推各穴捏肩好收功。作者代代相传医术,亲自在金陵育婴室设立小儿推拿专科。所以书中记载的方法都是适合临床的实用模仿。

《小儿推拿全书》由徐编撰,完成于光绪三年(1877)。最开始是三句旋律风格,后来人们称之为“推拿三字经”。之后有《三字推拿经》和四字脉诊方,还有推拿图解和操作方法,比三字经多。徐认为,古籍中所载的推拿适合小儿,但人的经络与气血、老幼并无本质区别。只要根据年龄调整按摩频率,儿童的按摩方法也适合成人。在手法上,提倡四岁以下婴幼儿按摩300次,儿童按摩3000次,16以上成人按摩30000次。还主张只多推一个穴位,如霍乱吐泻单独推门,腮腺炎单独服六腑。本书按摩治疗的范围也有所扩大。除了常见的儿童疾病外,作者还根据当时的疫情,用推拿治疗霍乱、瘟疫、流行性腮腺炎、溃疡、肺结核、肾虚牙痛等疾病。许还将穴位按摩的作用与方剂功效进行类比总结,如推三关参附汤、动八卦调中益气汤等。

张振伦主编的《李政推拿》四卷本,成书于光绪十四年(1888),又名《小儿推拿术》。本书全面总结了明代以来流行的小儿推拿八大基本手法,包括按、揉、捏、揉、推、运、揉、抖。并介绍了20种外治法的具体应用,以及24种小儿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推拿治疗、方药治疗,将胸腹诊断法引入小儿推拿。这本书是晚清时期研究小儿推拿手法的重要著作。

虽然明代中、后叶按摩科被取消,成人妇科疾病的按摩治疗直到清代才得以正式开展,但仍有一些妇科、眼科的手工治疗内容散见于当时的许多医学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