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谐文化是一部具体的历史?

和谐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建设和谐文化,要站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文化落后,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设和谐文化,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文化繁荣与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要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高度来认识弘扬传统和谐文化的现实意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基于其固有文化传统的文化传承、改造和创新。中国有着优秀的“和谐”文化传统。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取向。博大精深的传统和谐理念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当代价值,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对建设和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也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的成果。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努力追求的共同理想,和谐理念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东西方文化发展各具特色,都有追求和谐的内容,都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他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取长补短,使之融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文化对个体独立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对民主法治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在构建和谐文化中借鉴。但是,学习一定要以我为主,不能照搬。我们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始终坚持我们的理想、信念和原则。和谐文化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建设和谐文化,既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又要着眼于现实要求。总的来说,我国社会发展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状况千差万别,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统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应脱离实际,不应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它应该包容多样,把握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的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从而引导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应该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要求,也要有广泛性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和谐文化建设才能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可能通过风雨兼程的“文化运动”来实现。建设和谐文化,目标是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重点是动态建设。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巨大发展空间。和谐文化的动态构建,就是把文化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不懈的努力,积少成多,就会汇聚成和谐文化的时代潮流;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文化是基于现代化的和谐文化,它既是对传统和谐文化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发展。建立这样一种新的和谐文化是困难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要强调各种健康的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辅相成。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和促进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文化是动态的,文化是流动的。文化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会争先恐后地顽强表达自己。多元文化的自我提升和凸显,必然带来多元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碰撞、摩擦和博弈。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甚至社会危机。文化冲突需要文化融合。文化冲突融合后,往往会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是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是一个过程,一个积累的过程。文化积累分快慢,多少不同。在积累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有起有落。一般来说,新文化传播迅速,会被人们广泛吸收,也就是大规模积累。所以要提倡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要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生动局面。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