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有哪些新发现?

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1

井头山遗址是近50年前河姆渡遗址被发现后,余姚发现的又一标志性新石器时代遗址。井头山遗址是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首次发现的贝丘,也是我国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沿海贝丘(距今8300-7800年)。

考古发掘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是海洋文化起源于中国的重点地区。出土遗存和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从而在河姆渡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余姚和宁波1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渊源,是宁波历史轴线的极大延伸。

2.河南巩义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

双槐树遗址是5300年左右精心选择的大都市聚落遗址。聚落结构和布局基本清晰,发现大型祭祀坑、窖池、陶窑、宅址等文物,出土遗物丰富。其中,大型中央民居建筑的前两堵墙、两个交错门道、加厚墙体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应该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骨灰盒的雏形。

该遗址发现的三环海沟曲率一致,时代重叠,互不断裂,工程量巨大。这种形式的规划可能包含一定的人文思想。此外,在墓葬区发现的夯土祭祀台遗存,是仰韶文化遗址的首次发现,为祭祀制度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大量处于吐丝状态的农作物和牙雕蚕的发现,再加上清泰、王沟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织品,充分证明中原地区在53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和桑业文明。

3.湖北武汉果园嘴商周遗址。

果园嘴遗址以商代至春秋时期的文化遗存为主。本次发掘出土了大量与铸铜有关的遗物和遗物,是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商代青铜器铸造遗址。遗址中发现的各种铜渣、陶模、坩埚壁碎片、炉基等表明,至少有提炼粗铜、冶炼合金、铸造陶模三种冶金生产活动。

结合遗址中广泛发现的砂层等遗物,初步确定了与熔铸有关的手工艺操作链。此外,实验室分析初步揭示了长江中游的铸铜技术与环北时期中原都城的密切关系。

4.宁夏彭阳县姚河源西周遗址

何瑶塬是宁夏南部和水镜上游最早的大型西周都城遗址。其复杂的聚落形态、有墓葬的高级墓葬、技艺高超的铸铜作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皿等珍贵文物,以及以甲骨文为代表的特殊文化产品,都表明其与中原诸侯国的属性相一致。

说明西周和东部地区一样,以分封诸侯的方式管理西部疆域,范平王室模式,遗址中发现更多的刘氏家族文物,以及前周、殷商、司洼的文化因素。

它反映了商周时期宁夏南部复杂的人口变迁和文化变迁,成为研究龙山地区与相关地区考古学文化广泛交流与接触的重要线索。该遗址的考古发掘为了解西周的政治结构和周朝与西北边疆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5.新疆尉犁县基亚克库都克。

基亚克库都克烽火台遗址建于唐代,唐代称为沙堆烽火台,也是一个游乐场,隶属于焉耆镇东军事防线“楼兰路”上的一个基层军事管理组织。在其清理的灰堆中出土了多种遗物,包括大量珍贵的纸质文献和木简。

这些木简和纸质文献是近年来新疆出土的数量最多的汉文文献。文献内容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不少是我国首次考古发现。

其中军事文献数量最多,详细记载了孔雀河沿岸与烽火台相关的各级军事设施名称。文件显示,各级军事机构运转正常,军事信息和政府命令以“张贴命令”和“策划会议、交接卡”的方式传递,在该地区实行有效的驻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