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包拯(999-1062)是北宋著名的官员。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秀才。他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深受仁宗皇帝的爱戴。此外,由于他的洞察力和众多的案例,他被老百姓称为“包青天”。

俗话说千里马还是有好伯乐的。包拯中的伯乐是谁?笔者认为是宋仁宗赵真(1010 -1063)。为什么说宋仁宗是包拯的伯乐?因为纵观包拯的一生,是仁人君子宋立科仁宗用他的气质成就了“包青天”。

我们来解剖一下包拯的一生。

包拯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没有传说中的坎坷人生经历,也不是哥哥嫂子养大的。反而被父母宠着,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29岁,秀才出身,被任命为江西永修县“状元”。但包拯有严重的思乡之情,请求皇帝派他随父母工作,于是调他到州(马鞍山市、县)督税,相当于在离家不远的郡里管税。对此,包拯及其父母仍然感到不满,干脆辞去职务,成为啃老族,这也向我们展示了包拯任性的一面。

这个“宅男”干了十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在别人的劝说下当上了安徽天长县的“县委书记”。包拯失业在家十几年,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当时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宋代强调孝,包拯为了孝而弃之。这才是孝子!三年后,42岁的包拯升任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的“一把手”。

端州特产端砚石,是宋代文人眼中的瑰宝,是朝廷的贡品。这里的官员对“贡砚”的数量多加了几十倍,私下贿赂权贵,但包拯打破多年潜规则,只按规定数量生产广东砚。任何人不得私自加价,违者严惩不贷。并且自己以身作则,绝不一块广东砚台。这对于堂堂正正,不谙世事的包拯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包拯,一个不知道为官之道和潜规则的不一般的官员,与同僚格格不入。但他因为“端砚事件”受到皇帝赏识,被调到中央,被任命为御史监,负责监督官员。这让包拯更加自信,我也要这么做才能被重视,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包拯对国家的内政外交提出了许多批评。对朝廷不合法不合理的事情要行使监督权,进行弹劾。据统计,在他的弹劾下,不下30名重要大臣被降职、免职、绳之以法。有时候为了一个人一个案子,经常反复打,充满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而且他弹劾的都是当朝权贵。

监军御史包拯。

他七次弹劾王魁这个残暴的官员,终于把这个宠臣拉下了台。他弹劾最接近仁宗的宦官颜世良“内盗”;他四次弹劾皇亲国戚郭承佑,使得仁宗几乎无法下台;他弹劾宰相宋洋,宋洋道德高尚,没有过错,但包拯弹劾他这个重臣,毫无政绩。

包拯这股子实力让大臣们看了又怕,连仁宗皇帝都有点怕三分。作为监工,包拯有时不得不与皇帝面对面交谈。当争论达到高潮时,义愤填膺的包拯将一口气泼在仁宗脸上,令皇帝极为尴尬和恼火。据史书记载,“文成(张贵妃)遣小黄门访之,知其爱面子,直截了当,迎之以谢,帝举袖以抹其面……”

按照常理,一个人往脸上吐口水后,地位较低的人会反抗。然而,宋仁宗并没有生气,而是去了后宫,来到张贵妃面前“撸起袖子,擦擦脸”。仁宗皇帝的大度,想必是为了国家。但在包拯看来,他认为连皇帝都怕自己,而且越来越认真执着,以至于后来的仁宗皇帝甚至一见到包拯就躲起来。

包拯确实有点过了。俗话说君威难测,你的同伴如虎。如果是别的皇帝,包拯早就死了几百次了。宋仁宗真的很好。他成就了包拯,也就有了著名的“包青天”。包拯死后,人们感到悲伤。亲自到包的家吊唁,并宣布他将停止一天,以示哀悼。欧阳修曾说包拯一生“孝少而闻于村”。晚上有个直段,作品在庭上。这个评价是准确的。但是在包拯成功的背后,我们还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人——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