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博物馆藏品展
截止1989年底,馆藏40115件,其中自然标本665438件,一级文物55件。藏品具有地方特色,如海安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骨角等,还有汉代的煎盐工具锅铁,南通市1973出土的晚唐(公元827-907年)青瓷壶(越州窑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壶制作)。“陈徐若记”瓷乳是南通名医陈世功先生(编号徐若)明朝万历年间(1573 ~ 1620)。在书法、绘画和刺绣等艺术作品中,有来自扬州的李(南通人)的八幅画和现代绣工沈寿的刺绣。革命文物包括抗日战争时期反清斗争的文件、手稿、武器和烈士遗物。博物馆展览面积450平方米,分为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自然标本三个基本陈列。历史部分包括黄金、玉器、陶瓷、拓片、土木工程、车辆、画像、占卜、军事武器、刑具、狱具等展品;艺术部分包括书画、雕塑、漆雕、刺绣、缫丝、编织、文具等。其中,有12长屏风,绣有鲁香园“周瑾唐吉”字样和沈寿绣的“耶稣”像,为精美艺术品;教育分科举、私塾、学堂三种。科举时代有卷子,有夹带,有窗口课,学校教学有教具,有模型。
展出的历史文物,从原始社会到清末,包括博物馆的早期藏品,如战国时期的两汉铜鼓,宋代龙泉窑的青瓷炉,元代磁州窑的白底黑花瓷枕,以及明代墓葬中出土的棉布。现代文物中,有张謇创办盛达纱厂、开垦盐场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手迹、文献、实物和历史图片;历史文物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白(南通人,李大钊的老师)的故事,他是辛亥革命的烈士,曾任北方革命军参谋长。展品图片青花双耳葫芦形扁瓶:本馆有一件乾隆年间青花双耳葫芦形扁瓶,高17.7厘米,口径2.7厘米,底径6.2×4.1厘米。此瓶为葫芦形,口下鼓出,颈短,腰肩圆,上小下大,两边各附一绶耳,圈足略呈长方形椭圆形,足内有六字三行青花篆书。瓶口绘有一圈变形的如意图案和镶嵌图案,肚皮两侧的主题图案为双龙执“寿”。两条扁扁的龙紧紧围住一团寿和一只倒挂的蝙蝠。龙首置于瓶小腹,龙尾置于肩,气势磅礴,寓意“既长寿又幸福”。瓶体上的辅助纹饰为草卷纹,耳上绘有两个图案,圈足外壁饰有回文。这是乾隆初年的一件青花宫廷陈设。釉面光滑有光泽,青花发色淡雅美观,略带光晕。风格在雍正时期仍有色彩不稳、有光晕的特点。张健用的是一枚鸡血石印章:1983 5月13日,南通博物馆在文物商店买了一枚鸡血石印章。印章完好,印面为正方形,边长1.1厘米,高3.1厘米。印章小巧精致,上面布满了血斑,血斑的图案极其漂亮。印出的文字内容是“臣信”二字,朱文和柏文的表情交替使用,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别有一番韵味。边界段落是“京畿系统”,京畿是刻工的名字。从印章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枚印章的持有者是清末状元、中国现代化先驱张謇先生。狼山之韵壶:此壶由我国著名民间发明家、促进中国和平统一文化艺术大使纪寒生创造性设计。壶身正面的“崀山风景图”是著名国画大师陈大章创作的。壶背书法由世界教科文组织首席艺术家张玉奎书写,壶身字画均由中国雕刻艺术协会主席张大林镌刻。《琅琊山上的托云壶》是继1992年创作《中华龙壶》、《知壶》之后,纪汉生的又一力作,现已收藏于全国首家博物馆——南通博物馆。此壶为圆台形,象征着历史文化名城南通的美丽和江海的儿女。壶的高度为14 cm,意味着南通是中国首批14沿海城市之一。容量为1069 ml,对应南通自然景观狼山海拔106.9米。壶扣为古玉宝塔雕塑,象征“山海抱金莲,干坤落天柱”的崀山云塔;壶嘴和提手作为壶身的延伸,象征着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老城周围的“翡翠项链”濠河。自然部分包括活的动植物、标本、化石和矿物。有外国的动物标本,如南洋群岛的施乐鸟、印度的鳄鱼、俄国的斑鼠、美洲的袋鼠和蜂鸟、朝鲜的比比和新加坡的蚕。植物中有蕨类化石、各种果树和药用植物;矿物有1910清末官商合办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后各省捐赠的矿物标本。
在自然标本展品中,有须鲸亚化石和现代鲸骨,也有启东陨石、当地珍禽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