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工艺的历史
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中国的染织技术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礼记》等文献记载,当时有专门的官员主管丝绸和染织,楚国也有主持制作靛蓝的“兰银”工。说明当时的丝绸织染工艺是相当大的。蜡染在古代被称为蜡缬,是用蜡在亚麻、丝绸、棉花、羊毛等织物上绘制图案,然后放入染缸中浸染。有蜡就染不了色,去蜡就会出现漂亮的花纹。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悠久。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吴玉田出土的北朝蓝蜡毛织物(公元396-581)、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墓出土的西凉蓝蜡棉布(公元400-421)、唐代蓝蜡丝绸(公元618-907)在第一窟壁画下还发现了大量唐代遗弃的蜡制遗存在残存的蜡染器物中,来自北朝和西方的蜡缬织物,都是深蓝色带白花,花纹鲜艳清晰,古朴典雅;唐代蜡丝、蜡纱的底色有棕、黄、赭等色,多为白色花纹。
蜡染技术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代代相传。它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蜡染工艺,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黄平、崇安江地区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主要用蜡染装饰。他们的头巾、马甲、衣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的,其他的如伞面、枕巾、米筐、包、背带也都是蜡染的。安顺和普定的苗族妇女在袖子、裙子和衣服的边缘装饰蜡染图案。他们背着孩子的蜡染带,点染得很精致。除了蓝色和白色,它们中的一些还染上了红色、黄色和绿色,这使它们变得鲜艳多彩。
贵州少数民族的蜡染各具特色。比如苗族的蜡染,有的还是沿袭古代铜鼓的图案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欢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大理称之为疙瘩布和疙瘩花。其加工工艺是将织物折叠捆绑,或缝合捆绑,然后浸入色浆中进行染色。染色采用板蓝根等天然植物制成,对人体皮肤无伤害。扎染中各种扎法结合各种染法的运用,使染出的图案千姿百态,具有惊人的艺术魅力。扎染在中国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的绞缬印花绸。扎染在唐代达到顶峰,贵族穿麻花衣服成为时尚。北宋时期,扎染工艺因其工艺复杂,耗费劳动力,一度被朝廷明令禁止,导致扎染工艺衰落甚至消失。然而,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技艺。除了中国,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也有扎染工艺品。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被广泛用于衣服、领带和壁挂。传统扎染工艺通过在同一面料上采用多次扎染的工艺,可以从单色发展到多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