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区的民俗

春节:在民俗中,春节是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在农村地区,农历新年通常始于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满月日。元宵节也叫“灯节”。正月十五前后,我们县很多村子都要举行花会,有旱船,有横幅,有高跷,有秧歌,有武术。

元宵节吃元宵,因为它的形状和声音都很圆,所以有“团圆”的意思,象征着吃元宵会导致家庭团聚和和睦。元宵是在水里煮或者在油里炸。吃起来香甜糯糯,软滑可口。

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相传龙抬头,称为“龙抬头节”。传说龙王会在这一天去天宫得到命令,准备为百姓祈雨。人们制作“龙皮”(煎饼)、“龙蛋”(粘饼)、“龙须”(面条)来祭拜它,以求一年风调雨顺。至今,每到二月二,人们总是习惯吃煎饼、粘饼、面条。

清明节:也叫“寒食节”。主要习俗有:禁火寒食,祭祖。相传在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继承了一种悼念颉颃之死的仪式。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结束”是“开始”的意思;“午”按主枝排列,五月为“午月”。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人们习惯在门上贴艾草,包粽子,小孩穿五色线。端午节的早晨,在门上插艾叶,据说是唐朝的人在黄巢起义时为了避祸而传承下来的。其实端午节放艾条是一种习俗。因为艾蒿有避瘟解毒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继承的好习惯。根据传说,饺子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做的。这个县的粽子是用黄糯米、粘高粱米、糯米、大枣、豇豆等原料,用芦苇包成菱形。煮好后蘸糖吃。好吃又甜。端午节前后,孩子们在手腕和脚踝上绑上五色线,表示可以祛病除灾,延年益寿。据说所有的邪灵和瘟神都惧怕五色线,所以人们把它当作护身符。这种习俗是迷信的,建国后逐渐废除。

乞丐日:农历七月初七,人们称之为“乞丐日”。传说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会一次,天下所有的喜鹊飞到银河两岸,为牛郎和织女搭起鹊桥相会。织女是天宫里有名的聪明女孩。女人们都在那天晚上她离开天宫去见牛郎时向她乞求智慧,所以人们把七月的第七天叫做“乞求聪明”。那天晚上,姑娘和媳妇们在黄瓜架下放了一盆水,据说牛郎织女可以在水里相会。中午,他们把花针扔进盆子里。如果花针的影子像棍子,他们的手会很笨拙。如果针的影子像剪刀,手就是熟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习俗不复存在。

麻姑节:农历七月十五是麻姑节,俗称鬼节。相传,麻姑没有兄弟姐妹,为了服侍父母,一直没有结婚。她父母去世时,她已经是个老人了。感到无助和孤独,她投江自尽,于7月15日晚死去。村民读到麻姑是烈士,是孝顺的女儿,就在瓢上插上蜡烛,点燃后放入河中,称为“河灯”,照亮麻姑。同时,他们还为麻姑供奉供品,焚烧纸钱,以示人们对麻姑的怀念,这也是对子女的一种教育。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习俗就消失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中秋节时,亲戚朋友会互赠月饼。此时五谷杂粮已经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人们应该在中午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赏月,吃一些西瓜、月饼等圆形食物。边吃边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桂,仙女兔等等。出差在外或者离家很远的人也要赶回家团聚。新婚女儿和未婚媳妇一般在8月16日接他们去吃“剩饭”。

冬季服装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此时已入冬,天气渐冷。人要换上棉衣,所以认为已故的亲人也要换上御寒的衣服。旧时人们有在坟前焚烧五色纸(剪成衣服)的习俗,称为“送寒衣”,以表达对亲人的哀悼。这种习俗很迷信,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为道的日子。寺院里的和尚在这一天煮粥祭祀佛祖,后来成为民间习俗流传下来。从古至今,每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煮一顿“腊八粥”。一般原料如粳米、小米、高粱、黄米、豇豆(豇豆)、大枣、栗子、花生等。,煮后香甜可口。旧社会,新婚女儿在娘家“躲冬天”。这一天,她得回婆家准备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