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或四席的宴会历史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随着博山炉、窑、炭的繁荣,出现了“珍珠玛瑙翡翠琥珀玻璃街”的繁荣景象,商业饮食也是“车马汇聚,万商云集”的空前繁荣。当时,燕翅宴、海参宴、鱿鱼宴等宴席风靡全国。博山44席的形成,首推博山聚乐村,离不开一代名厨的创新。据《博山区志·人》记载,王博山人,名厨。1919年夏,与栾玉卓合作,在博山创办聚乐村酒店。栾玉卓是经理,精通北京公馆菜系的制作技术;王副经理兼红白案总监,对济南菜馆菜肴的烹调方法了如指掌,可谓绝配。由于王、栾玉琢等熟谙京菜的名厨主政,四四席的规制很快完善并推向极致,对博山及周边地区的宴席习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宴席的上菜方法作了精辟的总结:“上菜方法宜先咸后淡,先浓后稀,先无汤,先有汤。”基于这种方法和今天宴会的布局,博山44席是符合历史传统和习惯的。据《延山广记》记载,博山以前有三席,即六菜、六小碗、三大件。在此基础上,“聚乐村”改良为四四席,即四个冷盘、四排块、四个大块、四个正餐。四人座或四人座的格局,自最初创建以来,就一直被当地居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