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年鉴编纂的体会
自古以来,用地方志记录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良好载体。同样,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志和年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历史和现状的全面真实记录,反映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良好载体。
因为年鉴是描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工具书,编纂年鉴和地方志确实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从编写大纲到收集资料,从内容编辑到排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极大的耐心,一丝不苟,一丝不苟的完成。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要遵循“全面、真实、细致”的原则;在编辑整理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把原来混乱、零散、粗糙的资料整理成简洁、准确、系统的年鉴资料。编写企业年鉴和记录并不那么容易,而是对编年史者的一大考验,不仅需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因为编辑团队的整体素质是影响稿件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加强编纂队伍建设,增强年鉴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权威性,才能真正形成可信度和可用性高的高质量年鉴资料,充分发挥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作用。
由于年鉴和地方志的编纂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无形的或间接的,所以领导很难重视这项工作。目前,公司年鉴和地方志的撰稿人大多是兼职。有些人不熟悉编制要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他们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或者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更有甚者,他们直接将年度工作总结作为年鉴资料。对于同样是兼职编辑的我们来说,繁杂的行政事务已经让我们疲惫不堪,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年鉴编纂,形成了“一年编一次,一年编一次”的状态。年鉴工作虽经研究讨论改为两年一卷,但由于根本原因没有解决,仍处于“一年两编,一年两编”的状态。
因此,要形成高质量的年鉴资料,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交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如果能对积极参与年鉴和地方志编纂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鼓励,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参与编纂年鉴、地方志对我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提升的过程。通过参与编写公司年鉴和地方志,我不仅了解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还结识了一些地方志和年鉴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彻底打破了我“地方志工作者都是60岁以上的有经验的老人”的观念。同时,经过学习和交流,发现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它的精髓,专业技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修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条编年史的道路上,希望我们能做到,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