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简介

在宾阳中央洞穴的南侧,悬崖上雕刻着一座纪念碑,即著名的《褚遂良碑》,即《易阙佛龛碑》,记载唐太宗第四子魏王台为其亡母石(贞观15,即公元641年)造像。此碑文已被严重腐蚀,很难辨别其文字。

形似物体的洞穴最初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但因朝廷内乱而停止。所以半途而废。此洞是北魏至唐初的过渡洞。这个洞穴高9米,宽8米,深9米。主像是阿弥陀佛,盛行于唐代。身高8米多,脸略长,嘴唇较厚,脖子上有横纹,胸部隆起。两个弟子站在木质雕像的两侧,左边的迪耶雕像雕刻得非常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肃而老练。左右弟子外立的菩萨,披着厚厚的披肩,戴着花环,造型古朴典雅,有北魏风格。洞的四壁上,有150多个龛位,其中隋大业、唐贞观年间的龛位较多。宾阳南洞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承袭了北魏的雄浑壮阔和唐代的热闹。

宾阳北洞,始建于初唐。洞内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坐着发呆,双手平等指向天地。名为“赐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是佛祖释迦牟尼出世后站在莲花上,指着天,指着天说的“世上只有我一个人。”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王。它的造型威武有力。

(去万佛洞)

当我们离开宾阳第三洞,爬上楼梯,就能看到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为方形,平顶,顶部雕有一口莲藻井。莲藻井周围,印着楷书大字:“建成于唐永乐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大监姚申彪、内道场云禅法师,佛龛一万五千间。”入口走廊北侧有“萨满教智运,奉天皇太后群臣造像一万五千尊为龛”的碑文。这两个铭文相辅相成,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一天结束时许愿和雕像。永龙是高宗皇帝李治的称号。太监是宫中的女性官员。萨满智云、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云数。因该洞是奉智云之命而建,故又称“智云洞”。皇帝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勺上刻有15000尊佛像,故又称“万佛洞”。

洞主,名阿弥陀佛,圆光身光。他坐在一个须弥座上,带着一条莲花腰带,一只手将胸部贴近身体,另一只手爱抚着膝盖。这个手势表示阿弥陀佛在和弟子说话,所以叫“会说话的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有四个赤膊、肌肉发达、当季活力四射的力士撑房。佛背光上方的悬崖上雕有54朵莲花,每枝上各坐一位菩萨,栩栩如生,变化多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此外,南北墙上还刻有艺妓乐师。音乐家和舞妓。乐手们手持琴、竹、鼓、茎流、笛子、腰鼓等乐器,这就是唐代宫廷的“坐布”乐队。舞者们演奏、弹奏或拨弄着琴弦,仿佛要奏出美妙的旋律。工匠们能把唐朝宫廷里的舞蹈和音乐场景画得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原洞外有两座石狮,即唐代龙门细浮雕,上世纪30年代被盗。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和堪萨斯城的纳威尔逊美术馆。

(在莲花洞)

为什么最后叫“莲花洞”?我给你解释一下: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又一个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上雕刻着一个大莲藻井图案,四周漫天飞舞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从泥淖中浮现而不被玷污。所以佛教石窟顶部的沉箱多以莲花装饰,但如此大的莲花雕刻得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并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时期,即公元526-528年左右,属于北魏晚期。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佛高6米(为立佛)。两边是两个弟子,伽耶和阿难,站在佛和菩萨之间。它左边的迦叶,穿着厚重的袈裟,表现出苦行僧艰难跋涉、风尘仆仆的形象。他右手拿着张西,这在龙门石窟中是独一无二的。莲花洞南北壁上方,有小千大佛的浮雕,类似于“Hokkekyo”所指的十面佛,每面高仅2厘米左右。它们是龙门石窟中最小的雕刻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这么小的佛像,而且雕刻得如此细致,真是龙门一绝。洞北侧上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一阙”二字,原为唐代达拉尼经典所刻,后为明代河南巡抚所刻“一阙”二字,说明龙门原名。(到奉先寺)

爬了几十级台阶,就到了奉先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坐落在这个寺庙里,是马上供奉给祖先的。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湛、气势最宏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36米。鲁舍那佛(戴佛)左侧的《大鲁舍那造像札记》中记载,大唐高宗皇帝的建筑也是通光的,佛身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迦耶、阿难、金刚各高50尺。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奉先寺建于魏勇六年,即公元655年以后。它完成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12月30日,用时约21年。

请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威武二庇护。佛教认为,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原身;报身是佛通过长期修行获得的“佛果”之身;身体应该是佛陀为“渡众生”而出现的身体。卢舍那就是所谓的佛,翻译过来就是“纯粹的羞耻”。主雕像是坐在中间的赵茜。雕像总高17.14米,其中头高4米,耳高1.9米,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雕塑。他的脸丰腴优雅,眉毛月牙,眼神深情,笑容微露,慈祥溢出。她睿智的眼神,微微向下看,恰好与朝拜者的目光相遇,能引起人的情感震颤。由此可见设计师的匠心和艺术魅力。站在两边的两个弟子,老人加耶叶的形象严谨审慎,少年安安的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各靠一菩萨头戴宝冠,头戴花环,肩披佩帛,脱去长裙,有出水之势。这家雕像商店描绘了一种庄严、美丽和动人的风格。奉先寺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像是皇帝召官的场景。

一般来说,在佛教的教义中,佛和菩萨都是男性,但龙门奉先寺的主佛是女性。这是因为唐代武则天的政治需要,第一次塑造了作为中年女性的独特形象——露舍那佛。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于一身,几乎与鲁舍那佛的形象完全一致。可见,鲁什娜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

从艺术上看,奉先寺的塑像布局是和谐的。大佛雕像的五大特征按比例刻画,是工艺精湛的辉煌成就,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它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总结,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典范之一。

(在谷阳洞)

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洞内90%以上的雕刻为北魏所作,是龙门石窟中最早、最丰富的洞窟。整个洞的平面呈马蹄形,顶部像一个穹顶。因为这个山洞是北魏皇室贵族许愿最集中的山洞。由此也可以看出北魏皇室拜佛的风气。洞内两壁有序地雕刻成三排神龛。这些小龛十分精细华丽,装饰精巧灵巧,图案丰富多彩,堪称龙门石窟北魏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造型艺术的杰作。

古阳洞雕像,就其风格和特点而言,代表了北魏后期迁都洛阳后的一些变化。从北魏初期的粗犷、浑厚、坚实到精致、美观,开始摆脱前期的风格。面部表情的刻画也由严厉转为温和,给人亲切的感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阳洞的洞壁和洞顶都布满了佛龛的造像,而这些造像大多都有造像铭文,记载了当时雕塑家的姓名、年、月以及他们早期造像的原因。这些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塑最珍贵的资料。石刻艺术中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有十九件在古阳洞。《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的风格,规整大方,苍劲有力,书写风格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成熟而独特的字体。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书法家所称道。

由于时间关系,龙门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讲解到此结束。现在我给你留点时间拍照。过一会儿我们就开车过龙门大桥,过伊河,去河对岸看龙门西山全景。谢谢大家!

3.洛阳号称“九朝古都”,但实际上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首都,延续了1500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最古老、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

龙门,距市区13km,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相对,伊水奔流,远看似天然门户。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有了形象化的称谓“一阙”。隋朝皇帝杨迪的首都洛阳因宫城之门与伊阙相对而得名“龙门”,古代皇帝都自称是真正的龙帝。“龙门”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开凿在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长约1km。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约400年间,一直在大规模发掘。现存石窟2345个,碑文2800多处,佛塔70多座,造像近1100000尊。其石窟、造像、碑刻居全国之首,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佛教艺术三宝。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中国国务院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165438+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晋南北朝皇室的参与,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格的重要特征。许多洞穴或雕像的兴衰与当时政治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龙门山色”自古以来就是洛阳八景之首。自北魏以来,这里松柏繁茂,寺庙众多。十殿是唐代最著名的。山脚下,泉水汩汩,水波荡漾。到了唐朝,船在其中穿梭往来。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形成一片美丽葱郁。钟灵龙门山的美丽色彩。一阙之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在这里游荡,吟诗作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近郊山水胜,龙门第一;“龙门十寺胜游,香山第一”这句名言,在今天尤其新鲜。

千禧寺

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大窟——千喜寺。千禧庙建于唐高宗初年。洞里的雕像是一个佛,两个弟子,两个菩萨和两个天王。阿弥陀佛主像坐在中间,身体各部位匀称,面部丰满,挺胸,表情安静慈祥。两侧观音,大势与菩萨身体比例适中,丰满敦厚,温雅神态恬静,充满人情,透露出初唐雕塑艺术的大发展。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净土宗崇拜的偶像。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在佛教学风“南北决裂,禅义齐盛”的形势下,南北佛家不断交流,相互影响,完成了对以往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中国佛教的走向更加明显,使佛教雕塑艺术充满了新鲜和活力。因此,雕塑艺术出现了不同于北魏时期的变化。千玺寺的雕塑,揭开了盛唐时期丰富典雅的雕塑风格的序幕。

宾阳中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了一次意义重大而彻底的汉化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最高统治者进行的政治改革,必然会对当时的皇家贵族雕刻的佛教石窟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要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雕塑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的文化反映。

朋友们,眼前的三个洞穴统称为宾阳三窟。宾阳三窟,因统一规划,有计划发掘,并排布局而得名。这三个洞穴于公元500年开凿,523年停止,历时24年未完工。历史记录记载有80多万工人。中间是宾阳中洞,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了给父母孝文帝和赵文太后祈福而挖的。洞内三面墙上建有三尊佛像。从南到这里依次是过去的燃佛,现在的释迦牟尼,未来的弥勒佛。

宾阳中洞的洞顶呈圆顶状,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上雕刻着大朵的荷花,周围是荷花花瓣、水波纹等装饰图案,就像一张明丽的地毯。这种形式自然让人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释迦牟尼求* *,雕刻手法不同于北魏鲜卑延部固有的粗犷敦厚风格。而是吸收了中原汉文化的元素和当时南朝流行的“瘦而帅”的风尚,在迁都洛阳后形成了佛教雕塑“秀骨清象”的艺术形式。主佛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眼神稀疏,嘴角上翘,表情温和,神态优雅。云冈石窟的双颈挂袈裟和右肩袈裟已经去掉了服饰,改成了中原赞美带的形式。礼服的下半部分被雕刻成羊肠图案,拖在基座的前面,一层一层地折叠起来。这种雕刻风格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北魏佛教艺术的中国化、民族化的特色。

这种雕刻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要接近得多,是孝文帝在龙门石窟中重组的体现。

中间洞门前壁两侧有一幅大浮雕,北面是孝文帝及其侍从的画像,南面是赵文及其嫔妃的画像。这两件作品,精美绝伦,在20世纪30年代被盗被凿,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1978年,当人们拆除建于清代宾阳中洞的砖券门时,鲜为人知的北魏天王像出现在人们面前。朋友们看,当时在走廊的两面墙上发现的,是四头四臂的因陀罗王和梵天王的三头四臂雕塑。

宾阳中洞完成于六世纪中叶,显示了当时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高超水平。

李泰与宾阳南洞——一阙佛寺碑

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伟大的纪念碑叫做“伊阙佛龛碑”,是唐太宗中国书法部部长助理岑文本和中央统帅、大书法家褚遂良共同书写的。此碑是目前国内见到的最大的褚遂良楷书,是唐代楷书艺术的瑰宝。碑文主要记述了唐太宗的第四子泰王在其母、文德皇后侍死后的功绩?/ca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