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第二纵的历史
让我们来看看丁伟的原型,开国少将钟伟。
钟伟,红军时任第十团政委兼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第二十八团团长,第十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第十二纵队司令员。
1948年秋,全军整编,纵队换防。钟伟曾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军长。
这样,一般情况下,纵队等于军队,纵队司令等于司令员。
1955年5月,时任国防部长的彭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了当时军官各个职务的详细军衔,这是授予称号的最直接依据。军官军衔的规定如下:
将军——中将:兵团(集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将——将军:军团(集团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上尉将军:军长、军政委、兵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少将-中将:陆军副司令员,陆军副政委,兵团炮兵、坦克兵、后勤、技术处处长。
这样看来,军长应该被授予中将军衔,但时任49军军长的钟伟却被授予少将军衔,只相当于副军长,少将军衔实在是太低了。
四野纵队司令的封爵
与战场上其他纵队的指挥员和指挥员相比,钟伟的少将军衔也略显不利。
四野12纵队刚成立时,纵队司令如下:
1竖李天佑、2竖刘真、3竖韩先楚、4竖吴克华、5竖万依、6竖洪学智、7竖邓华、8竖黄永生、9竖詹、10竖梁兴初、11竖何金年、12竖。
12纵队司令员中,只有何金年和钟伟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他12纵队司令员均为上尉将军、大将。
即使加上12纵队的政委,也只有段苏权和李中权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他10政委都是上尉将军。
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钟伟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整体的原因。
1955授衔时,全军有50多个纵队,按规定标准有200多个,但中将只有175个,特别是四个方面,占了43个中将。不可能所有纵队司令员和政委都授予中将军衔。不然你怎么看第一第二第三场?还要照顾兄弟们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平衡和牺牲,那么为什么要牺牲钟伟呢?
首先,钟伟的简历中有一些小瑕疵。钟伟担任纵队司令员(司令员)时,是从师长直接提拔上来的,没有担任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的经验。这本身不是问题,但当需要牺牲时,就成了资格问题。
第二,钟伟遭受了巨大的失败。渡江战役后,钟伟不听上级指示,在青树坪一战中遭到白崇禧伏击,损失惨重。这是我军渡江后为数不多的大败之一,而其他将领同时表现得非常稳健。钟伟倒了,让自己吃了大亏,真不是时候。
基于以上因素,钟伟被降职为少将,但钟伟的军职一点也不低。历任广西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
看看丁伟的简历,和钟伟的一模一样。
丁伟在抗战时期是第28团团长,是129师新编的第一团团长,但这个团是八路军自己编的,没有国民政府的建立和指定。解放战争时期,和钟伟一样,担任东北野战军某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和钟伟一样,也是北京军区参谋长。
1948秋整军时,各纵队统一整编为军,丁伟任纵队司令员。
丁伟的原型是钟伟,但这只是一个名字的变化,少将军衔真的很低。
授予头衔的特殊情况
以上干部级别和职称比较的关系只是一般规律,也有特例,比如韩先楚。
按照规矩,副军级一般授予中将,韩先楚却授予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