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1569
这是他在从化的第二年,这一年过得并不轻松。这一年,矿工万尚勤、唐、张等人带领群众攻打从化县城。幸好县城戒备森严,最后被抓获。唐县令击退这伙土匪后,应该是来丰原村巡逻了。在冬日的暖阳和寒风中的轻风下,也许是丰源村波光粼粼的风池让他豁然开朗,也许是丰源村人杰地灵的富民让他充满希望。他重拾信心,决定将鹧鸪山改名为“正名”,激励从化人民,振奋从化精神,改变从化文化运动,改写从化命运。
唐县令是广西全州人(今天的全州是桂林下辖的一个县),出身举人。他给鹧鸪山改名的方式是写悼词,做成石雕,在丰源村公之于众。所以,今天我们查阅明清各种版本的从化县志,都能看到唐侯的《祭双凤山》一文。县记录如下:
祭双凤山
十一月的隆庆已经入冬,唐世春?县长
唯有山美,凤凰为其典范。那些不认识的人,憋出了鹧鸪的名字。山损其名,是山的污染。凤鸟,鹧鸪,哪里瑞不同。唯睿明睿,名为符号。改名双峰不是很快吗?年轻就年轻。羽易文明,小心不要辜负我。尚义。(丰源村有刻石)。
唐县长真是用心良苦。全文只有66个汉字(标题和标点除外),意思很明确。大概是说:“这两座山峰美丽高耸,如两只凤凰展翅飞翔,非常吉祥。它们不应该被贬为鹧鸪、鹧鸪,而应该改名为双峰山。双峰山,你要拿出精神来。从现在开始,祝福从化文化繁荣,文学昌盛,人才多,官员多。不要辜负我对你的厚望!”整篇悼词简洁易懂。再加上被做成石雕,竖立在丰源村,应该很快就会传遍从化。
这一点,研究一下从化鹧鸪山(岭)的古诗词就能看出来。《从化县志》中有三首五言绝句,都以“鹧鸪归来”为题,分别为卢天恩、李灌、李邦贤所作。或许是因为“鹧鸪回光返照”是当时从化八景之一,获得了三大才子的青睐。卢天恩于1547年至1553年在从化任县令。李灌是从化进士,卒于1549年。李邦贞是李灌的孙子,李民标的儿子,李民标死于1644。两位前辈写的《鹧鸪归来》,都是1569鹧鸪山改名前的作品。李邦复创作的《鹧鸪归来》是鹧鸪山更名后的作品。所以李邦复的作品,在“鹧鸪传世,今为双峰山”这首诗里,是独树一帜的。可见,在明末,双峰山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
?《双凤山祭》流传下来了,双凤山的名字也流传下来了,但是凤园村的祭祀石雕却在漫长的岁月中消失了。
直到2021的夏天,6月8日下午,我接到丰源村委会干部郭伟哥哥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他们最近在丰源村老文化室的改造中发现了一块旧石碑。看起来很旧,但上面的字还很清晰,标题是《双捕山录》。随即,他发来了石碑的照片。我欣喜若狂,马上开车过去。
只见石碑是一块黑色的石头,长约100厘米,宽约60厘米,厚约3厘米。它一点也不厚,但有几百磅重。确切的材料不得而知。碑文用五个大字写着“双捕山记”。碑文竖写,十余行,约三四百字,都是从右向左读,符合古人的读写习惯。我们用粉笔刷了很久,想让字迹更清晰,只能破解一半。但可以断定的是,上面写着唐世春、欧阳晃等古人的名字,还有《祭双凤山》全文,立碑年份也在《万历十九年》中写明,即1591年。
从那以后,我和郭为哥哥就一直在忙。直到6月13日下午,端午节前夕,我们在丰源村老文化室再次见面,请来了村里年近八旬的收藏家欧阳仙芳助阵。老人拿来一堆古籍,激动得双手发抖。他花了几分钟在一堆材料中找到一个。当我们打开它时,我们发现纸张已经发黄,甚至损坏,但内容仍然保存完好。原来里面装着8年前村民为这块石碑拍摄的照片,还印着石碑的全文《双捕山的故事》。全文如下(部分文字有待考证)—
魏时,三岁,那是十一月,正月二十五。在,文得知从化县人唐世春欲祭双峰山神,曰:“唯山美而美,凤如其模。那些不认识的人,憋出了鹧鸪的名字。山损其名,是山的污染。我的工作不是为了新奇而潜水。山不高,但瑞是福。凤鸟,鹧鸪,哪里瑞不同。如果你名声在外,你会生气。名誉是每个人的荣誉,而那些人是可耻的。唯睿明睿,名为符号。改名双峰不是很快吗?年轻就年轻。羽易文明,小心不要辜负我。尚义。”
双山的巅峰真的是我庙里的写作大师。从南宋到这里,几百年来人多,也是吉祥。唐侯认可施乐的爵位,以历和徐兵为利,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唐侯的保佑。因为年代久远,纪念碑已经废弃几年了。给个感觉站起来,以不朽为规训。他说:“只有上帝是智慧和正直的。但是,后人一清二楚。山中英雄是凤翔的延续,家声铺天盖地,无极无尽。就是自力更生。”
万历十九年,辛卯年,他是季春的幸运儿。他认识福建南靖县老板欧阳晃,生了一本书。我曾向欧阳询、徐炳进士欧阳进、嵇胜欧阳大钊、欧阳文、欧阳炎、欧阳常莲、欧阳复、欧阳傲、欧阳鲤鱼、欧阳鲲、欧阳鲨、欧阳季承、欧阳克礼致敬...
至此,石碑《双捕山的故事》全文终于破解。除去横标题和标点符号,全文共有357个汉字。其中县志“祭双凤山”全文有66个汉字。而且还保留了《祭双凤山》的原版,也就是最原始的98个汉字的版本,比县志版多了32个字——“潜搜非吾所慕。山不在高,而瑞在福。”“如果你因此而出名,你会生气。名声在外,必有羞耻之心。”
当我们仔细阅读《祭双凤山》的98字原文时,会发现“寻奇非我也”是唐县令的一种谦虚的说法和解释,大概意思是“寻奇采奇,如鹧鸪山改名,非我阿谀奉承。”联系上下文,这里引申的意思是“改名不是为了噱头,而是因为不喜欢吉利的东西而取了一个俗而平凡的名字。”在他身后,他说:“你出名了,你就生气了。名誉是每个人的荣誉,而那些人是可耻的。唯瑞明瑞,名为符。”这几个字连在一起,表达更加细致连贯。他之所以改名鹧鸪山,是按部就班地解释的——“唯瑞为名,名为符。”即“吉祥之物,只能冠之以吉祥之名,使名实相符。”
看来唐县令真的为鹧鸪山改名的事操碎了心。因为在正史记载中,他对原文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删除了多余的情绪和冗长的解释,将98个字浓缩为66个字,安全地写进了从化县志。所以,无论是明清时期的从化县志,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关于从化的文献中,我们都看到了一个66字版的“祭双凤山”!
但这块刻有原98字“祭双凤山”碑文的石碑,一直保存在凤园村的老文化室里,破旧、阴暗、潮湿。这真的很可惜。欧阳仙芳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虽然七八年前就临摹了碑文,但他并不懂得欣赏和研究,更不懂得分享和传播。当时的村委会干部也缺乏敏感性和责任心,导致了这样一个珍贵的石碑,却一直没能有效进入官方视野。难怪苏轼会在《石钟山集》中感慨:“李渊所见所闻,与相差无几,却又不得而知;士大夫不肯在崖下的船上过夜,所以不知道;渔夫和海军知道但不会说话。这个世界不是传下来的。"
从化有多少人文历史故事,因为“渔民水手知而不言”、“农村村民知而不言”,所以流传不下去?
作为一个丰原村民,一个从化学子,我觉得我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这块珍贵的石雕引入官方视野,还要把这块石碑上的从化故事讲透。这块石碑无论是广为流传的鹧鸪山改名的民间故事,还是当年科举的奇闻轶事、贵族村寨的历史、风土人情,对研究明末从化的人文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据碑文记载,唐世春知县极有可能于农历1569年11月和1570年1月来到丰源村,完成了撰写奏章、为石头命名、主持祭奠仪式等一系列与“鹧鸪山改双峰山”相关的重要事项。但唐侯以“施乐”和“巡礼”为题发表演讲后,丰源村才真正迎来了云纹长隆和科举的高峰。欧阳询(1569恩公)、欧阳晃(1570)、欧阳进(1579中炬、1586中世基)、欧阳自友(1600)和相继涌现。其中欧阳进成为丰原村(丰原村)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文人,也是从化历史上16位文科状元之一。
丰原村的村民们都觉得,那些年唐侯留下的美好祝愿和祝福真的很有效。于是,在1591年春,德高望重的福建南靖县令欧阳晃觉得唐侯立的碑“离碑有几年”,于是带领欧阳进、欧阳询等村中士子重新立碑,纪念县长唐侯及其相关事迹,并将此碑立于村中的渤海大宗祠。
事实上,在唐朝命名施乐并改名鹧鸪山后,整个从化迎来了云纹的繁荣和科举的高峰。1569-1600期间,从化除了欧阳家族,出现了一片光明的时刻,李灌家族、家族、张继贤家族、曾楚家族等众多家族也大放异彩。张继贤之子张守谦和张守让都是1570提拔的。李玟的长子李邦彦,刘戈的长子刘克正,曾卓的儿子曾处士,都是1571进入高中的。邓1579;刘戈次子刘克修1582晋升;李翠中和谭薇都是1594中的(谭薇是1601中的进士)...
对于从化历史上的这个时期,科举兴盛。有人说是鹧鸪山改名双峰山带来的好运,有人说是李灌、李民标带来的示范激励效应,还有人说是明末从化经济建设和教育大发展的结果。在《从化县志》中,官方明确提到了知县唐世春的贡献。
县志记载了知县唐世春的两个细节,即“素淡清静,不爱打扮,素衣素菜,爱民如子”,“许多人参加公祭班,所以村民会得了两个榜,意思是他在任期间,“素淡清静,不喜打扮,粗素素菜,爱民如子。他还亲自考核培养了不少秀才,所以从化县经过乡试、会试的人很多。”据碑文和县志记载,从化县令唐世春确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击退土匪,守住县城,发展教育。难怪他能够进入从化有名的官庙,享受全民公祭!
我又查了一下,仔细算了一下,唐世春只是从化第26任知县,从1568到1571,短短三年。而1569是他稳固地位、开始有效治理、展现才华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从化的才子李民标和所有后来通过举人或进士考试的年轻人在一起。他们一起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还有从化的人文历史。他们刻苦学习,功成名就,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写了从化的文学命运。这一年以来,柳溪大地更加繁华,更加闪亮;从化官员在岭南更是光芒四射,名扬天下。
1569的从化就像1982的拉菲。那一年,从化突然变成了好产区,遇到了好年份,遇到了好“酿酒师”。那一年的从化,值得每一个从化人的精工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