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独孤以及他之后的杨迪的史料~

隋文帝(541 ~ 604),谥号文帝,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4年,被次子杨光所杀。

隋文帝,华阴人,是西魏诸侯、北周顶梁柱、大将军杨忠之子,自称是汉太尉杨振的第十四孙。北周时,官至曾拜“骠骑”爵位,封为“大兴郡公”。后来,他攻击他的父亲爵朱郭,他的长女嫁给了北周皇帝吴,谁是当时的随州刺史。他的妻子独孤皇后是北周的栋梁之才、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公元581年,隋文帝抛弃北周的静帝,独立,改国号为“黄凯”,建立隋朝。

隋文帝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严重分裂后成功统一了中国,中国在大多数世纪里保持了他建立的政治统一。

鉴于东汉和隋朝四百多年的分裂,民生贫困,国库空虚。所以隋文帝统一天下九年后,以富国为首要目标,不惜重金解决民困,同时保证国家税收,安定民生。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杨坚开皇五年,即研究皇帝相貌,接受尚书左仆高炯的建议,实行失籍法,进行全国户籍调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 扫除魏晋南北朝以来积累的隐瞒户籍之弊,促进开皇之兴。

隋朝初,因为南北朝的战乱,民生枯竭。因此,隋文帝接受了司马苏威的建议,停止了盐酒专卖和市场入场税,之后又多次减税,以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隋朝福饶之所以没有再向民间征收,与全国实行均田制有关。这样既能增加税收,又能稳定经济发展,南朝士绅逐渐衰弱消失。均田制的顺利实施有利于隋初的经济发展。

再加上隋朝以关中为本位,关中缺粮,需要依靠关东漕运来支撑。于是,隋文帝在洛州等地设立长平仓等官仓,储存从关东运来的粮食,并修建宽阔的通道,方便关中漕运。此外,还在民间设立了慈善仓库,民众捐赠粮食以防年景不好。

在地方行政方面,文帝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域划分缺乏标准,地方行政混乱,支出巨大,于是文帝在帝皇三年废弃所有郡县,实行州县两级制,使全国地方行政逐步走上正轨。正如学者钱穆所说: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是皇帝统治成功的一个基本因素。据统计,隋朝初期,中央政府的支出减少了三分之二,地方政府的支出减少了四分之三,全国行政支出仅为南北朝的三分之一。因此,隋代国库充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此外,冠龙集团的支持有助于隋文帝的政治稳定。汉人的名臣,如郑义、刘芸、高炯等,都有助于民族政策的推行。杨坚还命苏维等人编纂《黄恺法》,修改刑法,制定国家刑法,让百姓守法,减轻刑罚。死刑只处以绞刑和斩首,可见隋朝对百姓的宽大。

在明确吏治方面,隋文帝自得国以来,大力治理国家,同时人才刻薄,容不得贪污枉法。隋文帝命刘胜巡察河北五十二州,从不称“脏”的长史吏中救出二百余人,郡县肃然起敬。清除吏治,既是为了充实国库,也是为了解除民困,这也是隋朝初期繁荣的主要原因。

杨坚开创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汉武帝在位的第七年(587年),下令各州“三岁”,考“秀才”。他在位期间,史称“开皇之治”。

独孤祖上是漠北的鲜卑人,北魏时随着拓跋占领中原而南迁,最后定居中原。他的父亲独孤信曾帮助北周的建立了一个霸权,后来在北周政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一名傅,并被封为河内公爵。杜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很有眼光。他的长女嫁给了宇文煜(北周的明帝),长女成了皇后。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高祖的父亲唐高祖,并被命名为“贞元皇后”。第七个女儿,即独孤加洛,在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成为“独孤皇后”。

独孤嘉洛14岁嫁给隋文帝,生了五子三女。其中长女杨丽华被北周太子做了妾,太子登基后被立为皇后。从此,隋文帝独揽朝政,统治天下。后来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六○二年八月,独孤嘉洛病崩于永安宫。

杨迪·杨光(569年至618年4月18日在位,604年至617年在位)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他非常有才华,精明,而且通常积极进取。他对国家政治也有很大的抱负,并为实现这些抱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主政后,巡视边塞,开发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后因为人民无法忍受他的一再好战,他以残暴闻名。有些人把商纣王和秦始皇与他相提并论,称他为暴君。

开元年(581),立为晋王。汉武帝八年(588)冬,南朝陈败于隋朝,年仅20岁的为统帅。真正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是何若碧和韩擒虎。灭陈后,入建康。他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他杀死了陈的奸臣,封存了国库,而且不贪钱财。最后,他把陈和他的皇后等人带回隋境。班师后,杨封为太尉。

此后,杨光屡立战功。开帝十年(590),奉命赴江南任扬州刺史,以高智慧平定江南叛乱。汉武帝在位二十年(600年),率军北上,打破突厥人的进攻。这些贡献是其他王子得不到的。杨光称帝后,发动了对高句丽、吐谷浑和突厥的战争,这是基于他早期的军事生涯。

在成为王储之前,杨光总是在他的父亲和母亲独孤嘉洛面前假装单纯,以取悦父母。开二十年(600年),文帝废太子,十一月改为皇太子。仁寿二年(602),都胡皇后去世。两年后,仁寿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病重,死于大宝殿,杨光继位。

他即位后,开大运河,对民生经济有很大的贡献,但乘龙舟出行,消耗了民间的物资和人力。但在教育制度上,杨光发展了科举制度,增设了科举部,使国家事务的管理逐渐从贵族政治转向科举。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中国的教育政策做出了巨大贡献。军事上,他在登基前参加了与突厥、契丹的战争,都有所收获。大业五年,亲自平定吐谷浑,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疆域五万里。然而,杨光也是一个快速和残酷的人。在他的八年大业中,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失败后,杨光伟重拾颜面,不顾国内空虚,连续三年一次次亲征,民不聊生。登基后,为了实现他的个人愿景,举国上下致力于修建新的宫殿,金碧辉煌,金碧辉煌,导致国库亏空,人财两空。晚年,为了消除强烈的失落感和政治压力,他逃避现实,三游扬州,终日饮酒。最后,亲信宇文化及率领的叛军攻入江都宫,杨光这个才华横溢却野心勃勃的人被绞死,绝色佳人和如日中天的隋朝也不得不走向灭亡。

杨光在位的十三年间,起初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生便利,推行各种建筑,包括南北大运河等艰巨工程,成效显著。此外,杨光明智地使用他的军队,为隋朝开辟了最广阔的领土。万邦来朝,也给了隋人和北京人认识外国人的机会。

然而,在执行政策的同时,杨光还从江南和武陵北部收集稀有材料和石头来奖励自己。为了尽善尽美,他们把当地的特产、珍禽异兽带到北京,花费了大量的劳动力。此外,在几次试图招募高句丽国王进入朝鲜后,杨光派出军队远征高句丽。

八年(612)动员华北113万余人,结果被辽东城(辽宁辽阳)打败。次年又发兵围攻辽东城,大势已去。高句丽也是举国痛惜,但杨玄感趁机起兵,杨光只好重归混乱。大业十年(614),第三次出兵攻打高句丽,期间高句丽仍处于忠诚的反对派,杨光最终失败,威信尽失。人民也受了太多的损失,所以他造反了。

平心而论,杨光登基之初,招募民工一百多万,开凿大运河,从大兴到江都(今扬州)全长四千多里。运河两岸的大道已经开通。为了美化环境,鼓励人们亲近它,种植榆树和柳树,这是一个很好的当代策略。但沿海建有四十余座CCB宫殿,使杨光得以畅行江南,令附近居民和百姓苦不堪言。洛阳杜东宫的建造也是非常昂贵的。

杨光的各种项目规模都很大。如果当年有节制,隋朝国力强大,一时不成问题,但长远来看,就会导致民不聊生。再次,因为欢欣鼓舞,高句丽三征失败,朝廷威望大跌,最终引发国内烽火。晚年,决心倾家荡产的杨光常常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对小侯和他的官员们说:“头颈好,谁要不好意思!”最后,江都被叛军宇文化及所杀。杨光死前,叛军包围了他。杨光要求喝毒酒自杀,但遭到拒绝,所以他被勒死了。

605年(大业元年)八月,乘船游江都(扬州),次年四月回到洛阳。

607年,北巡榆林;

608四年至婺源,出长城,游长城。

609西行至张掖;

610年再访江都;

从611到614,他三次亲征高句丽,均告失败。

615年,北游长城,被突厥可汗围困在雁门。

617年三巡江都,618年(大业十四年)被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