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镇海楼的历史

明朝,从战争中立国的朱元璋深知城墙工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为了重建被元朝统治者推翻的旧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派女婿王恭,也就是岳父,到福州监督明朝对福州的建设。王恭将福州城墙北段由屏山底改为屏山,使屏山一半在城内,一半在城外。他是军事战略家。他在福州城北设置了一个人工的天险,没有危险可守,俯视城北。他是一名建筑师。他在屏山顶上建了北门塔,作为福州未建的七塔样本。所以屏山上的塔一开始就被称为样板楼,屏山也就有了当年的时髦名字。他是个诗人,他建造的样板楼一时间成了福州文人的聚集地。登寺楼充满了怀旧之情。“诸城北无楼台,万景烟火回吹。”。站在王越山的新楼上,俯瞰万城无市的灯火,缅怀闽越王带领闽越人步入中华文化殿堂,成为当年文学创作的主题。一声“回首旧歌舞处,春草年年飞”的叹息。明朝的建筑主要是由木头制成的。除了两座塔楼,大部分城市建筑都靠近地面。高楼建在城北中心的山顶上,远眺一眼望不到头的河流入海口,远处的山低得像泥球,有控制海上交通的感觉,渐渐有了镇海楼的美誉。“王越抱海潮,山石嵯峨有镇海楼”,这是较早的一首关于镇海楼的诗。其实王恭也可能是测量员。他居然为福州的城市建设造了一座风水楼。汉化后的闽越人蛇文化,一方面延续了福建文化中对蛇的崇拜,另一方面又以中原汉人的眼光看待蛇,想将其长角化为龙,使之腾飞。修建白塔和乌塔的民间传说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而在名为“龙舌兰泉”的苔泉之上的“龙头”山上修建镇海塔,就像是给福州的龙戴上桂冠。

矗立在城市天际线上的镇海塔,自建成后成为船舶进出闽江口的重要标志。每当五虎门涨潮,大船进出河口总要以镇海塔为“准瞭望”,即航标。即使在夜幕降临或者大雾笼罩的时候,航海家们也总是参照镇海塔的方向来寻找进港的方向。

镇海楼作为福州塔的样本建筑,飞檐翘角,分为上下两层。它是按照明朝的标准建造的。虽然被破坏过很多次,但基本维度变化不大。据清光绪年间先后在书院、白鹿洞书院、致用书院讲学的谢所著《重修镇海楼碑》记载,传统尺寸为高六尺,深七尺,宽十三尺,四周城墙厚五尺三寸。若按现行长度标准换算,其高度约为21m,深度24 m,宽度45.6 m,连接镇海楼的墙体厚1.73m。当然,这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从明朝洪武四年(1371)到1970年最后一次拆迁,在大约600年的时间里,也有9次大的建筑被破坏。查一下原因,三次被雷击,两次着火,一次被大风吹倒,两次不明原因倒塌,可能是年久失修。最后一次人为拆迁在1970。镇海塔的9个大型建设项目大多由政府发起,与民间集资。该建筑在清咸丰十年(1860)遭雷击数月后重建,大概是因为资金短缺,宽度缩减了三尺,仅用了30多年就倒塌了,被认为是镇海楼历史上的昙花一现。政府和人民都认为这是指定大小的变化造成的。光绪十八年(1892)恢复旧制,暗示建筑尺寸与旧制误差不足一尺。陈用毛笔题字。1933年,光绪重修的镇海楼也毁于大火。那一年,十九路军从上海撤退,发动了“福建事变”。在与蒋介石军队的军事对抗中,镇海楼旧址上建有军事瞭望塔。在抗日战争期间,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提议重建镇海楼,但未能如愿。抗战胜利后,福建议员提议将瞭望塔改造成“林森纪念馆”。这个愿望的建设始于1946由萨振兵主持的奠基仪式,历时三年完成。1948年在镇海塔旧址上修建的汤姆林森纪念馆,在1970年的动乱中被人为拆除。公开的理由是,它已经成为军事攻击的象征,只存在了20多年。

乾隆年间,三次遭雷击,两次葬身火海的镇海楼被“算计”了,说王越山的尖形属于火星之相,建筑不宜再用棱角分明的屋顶,要改成卷棚式的圈层防火,但镇海楼也未能幸免于火。镇海楼前的山坡上,也有一些石缸,被六根小石柱围着。其中的七组被称为“七星水族馆”。从“风水”的角度看,象征着北斗七星根据天象的排列组合,也是为了防火。当时的木城福州大火肆虐,连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君的镇海楼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火海,更别说人家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