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历史

“不信青春,唤不回青春,不能让历史的历史化为尘埃”,这是现代国学大师于右任的诗《有题人的照片》中的两句话。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震耳欲聋的呐喊代代回荡在历史爱好者的胸中。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就是很厉害。但是有一个爱看历史书的朋友告诉我,在历史爱好者的圈子里,“历史不能化为灰烬”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很有力量的话,也是一句很有压力的话。说“给力”,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对历史真相的信仰,一种探索历史深层意义的决心。可以说“压力很大”,但是因为这么大的信念,喊出触底反弹的决心,真的很不容易。尤其对于我们这种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人来说,皇帝的历史浩如烟海,历史往往是一个“小女孩”,充满了偏见、争论甚至歪曲篡改,沉沦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历史“小女孩”的真实面目。所以“历史不能化为灰烬”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2011的春天,一个“80后”接手了这个“瓷器作品”:青年作家张颖出版了他的五部历史著作《不要让历史归于尘土》。这套跨越中国从春秋到明清两千年封建历史的“白话写史”书籍,以超过1.3万字的篇幅,全新的历史观念,通俗清新的笔法,独特的历史视角,成为新春绘本市场的热点。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销量榜一路攀升。在当当网的权威销售数据排名中,五套书都进入了中国历史销售榜前15,甚至一度横扫“畅销书榜”前5。一个年轻的历史作家喊出“历史不能化为灰烬”的豪言壮语有多大底气?这本庞大的项目书有哪些独特的亮点?近日,记者采访了张颖。

转型:从断代史到通史

记者:《永不让历史归于尘土》是于右任先生的一首诗。hit floor的这句话代表了一种对历史真相不懈追求的信念。现在再百度一下这句话,除了于右任的原诗,就是关于你作品的网页。两者在网页上交替出现,难免让读者以这首诗为准绳来评价你的同名作品。面对这种情况你是否感到压力很大?

张颖:于右任先生是我一直钦佩的国学大师。从小学看他的故事开始,我就一直把他当榜样。他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中国光大大学的杰出学者。还原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历史深处的光芒,诠释支撑我们民族到今天的精神信仰,既是于右任先生当年的心愿,也是我多年来努力的方向。正是因为这个方向,才有了今天这样的一套书。期待读者按照于右任先生的标准给它打分。即使最后成绩不尽如人意,他们依然可以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

记者:从风格上看,这显然是一套时间跨度很大、很有氛围的书。感觉就是一本“中国通史”。接下来的问题是,在《用白话写历史》的作者中,尤以“详解历史”著称,之前的作品大多以分析断代历史细节为主。这次驾驭如此宏大的题材,你是否感到挑战甚至不适合?

张颖:挑战肯定是有的。毕竟这是一次转型。但我觉得这样的转变并不矛盾。因为对于历史写作来说,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内容的真实性是前提,决定作品质量的是写作者的历史观。如果以绘画作类比,一部具有先进历史观念的作品,就像中国画中经典的山水写意画: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美丽的风景,还渗透着独特的精神信仰。无论是画一片细沙,还是表现一片波澜壮阔的河海,精神都是一样的。写历史也是如此。一个宏伟的王朝,也需要对历史事件的所有细节进行深刻的解读。不同的是,在断代史中,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事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但在这套书中,很多内容都需要选择,并尽量保持简洁。如果说断代史考验的是素描的功力,这本书更考验的是“写意”的功力。

历史深处的光: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记者:说到写意的知识,你的历史观是否如你所说,是为了“在中国历史深处展现光芒”?

张颖:是的,这实际上是我长期以来对中国历史的态度。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在谈论历史的时候,要么谈论“不择手段”,要么对“为战而战”很感兴趣,但如果一个国家的历史只是被勾心斗角和操纵,那么这个民族五千年、五百年都不会存在。说起我们的国家,我们都很自然地说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它有多灿烂呢?为什么能这么久?要知道,高明的不是那些阴险毒辣的小伎俩;能让我们这么久的,不是铁克多的一轮厮杀。在一段辉煌的王朝历史背后,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勇气、精神、原则和信仰,深深地隐藏在激烈的斗争和艰辛之中。这是中国历史的“深光”。是支撑我们民族从无到有到今天的基石。直到今天,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还会继续警醒、鞭策、鼓励、启迪我们。从国家发展的关口到每个人命运的十字路口,历史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想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我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可以说,正是这个“意义”是我在历史的反复解读和还原中写出来的。

记者:翻看您书中的一些章节,我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您非常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盛世,对当时老百姓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都有详细的描述。也包括很多我们不熟悉的“盛世”。这种风格也是为了挖掘历史上的“深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