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买房的那些事

在中国历史上,房子往往像现在这样稀缺,住房问题也是困扰人们的社会热点。说到买房,古代名人也是一肚子苦水。苏辙说“我晚年无房,诸子以为真”;陆有言说“我还是羞于做第一个龚楚,终身无房”;欧阳修到了北京后,叹道:“我来京师,庇护自己也无妨。”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古代各级政府部门也想了很多办法。

古代公务员都是无房户。

说起中国古代的住房制度,最有意思的就是几位官员的住房问题。在人们眼里,封建社会的官员都是吃皇粮的特权阶层,皇帝当然要照顾他们的住房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普通朝廷官员根本不敢奢望拥有自己的房子。秦朝官员的俸禄实行“秩石制”,粮食直接作为工资发放。官职越大,只能说明他能得到更多的食物,没有其他特权。西晋以来,为了优待官员,按照官产正式占有土地。但是皇帝给的土地往往和官员任职的地方不一致,而且按照唐末以前的规矩,官员一旦退休,在职期间停发工资,土地还得还给皇帝。

为了省去很多麻烦,也为了满足办公的需要,很多官员直接入驻了条件相对优越的办公室——或者叫办公室宿舍更合适。如果你在异地当官,你家就要搬新宿舍了。如果你不幸被官场淘汰,那就想办法另谋生路或者回老家。

唐朝末年后,退休官员有幸领到一半的俸禄,但政府仍然不理会退休后的住房问题。南宋还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官员卸任后三年内不得在岗位上生活。如果他们在当地有亲戚或财产,三年后不允许他们居住。违反者被判处一年监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古代公务员一退休就无家可归。有的人家里有地,从来不用担心住房;皇帝高兴的时候,也会给官员土地和房屋;此外,假公济私也时有发生。《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说前朝官员被调走,把朝廷借给他和他家的官邸据为己有,新官上任,不得不重修。

北宋士大夫王禹偁在《小畜集》中写道:“重城中,双阙下,寸土寸金,价与金同。不是烟雾弥漫的家庭,生活在天衣无缝的地方。”北京的房价很高。如果不是皇室和贵族家庭,你很难在这个城市拥有自己的房产。南宋哲学家朱说:“像祖朝一样,所有的官员都没有房子住。虽然裁决也是租房,但首相只拿到了第一名。”宋太祖和宋太宗当政时,首都住房短缺,国家干部买不起房子。很多住在寺庙里的高官都有过“蜗居”或“房奴”的经历。直到宋神宗即位,为高官修建福利房,宰相们才有了安身之所。普通市民就更不用说了,买不起小房子,租不起大房子,只能是蚂蚁:“邻居挤得水泄不通,货架空了一半,箱子堆得满满的,孩子走散了。”(顾涛《清·路易》)四家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各家住一个小房间,都是拖着孩子。孩子们没有地方睡觉。我们做什么呢在空中放一块木板,把房子改成复式,把箱子堆在一起当床,让孩子睡在上面。

唐朝宰相卢怀申:家里用一张破席子遮风挡雨。

唐朝时,国家为北京的朝廷官员提供免费的单身宿舍,如果他们愿意单身,可以住在里面。在有记载说“为太庙大臣,舍友多以拜曹为目的”,意思就是同寝室。

唐玄宗时的副宰相卢怀深的陋室,令人咋舌。有一次他病休,同事宋望京、陆从元去他家探病,却见“用房极俭”,陆怀深“卧单座,门口无帷箔,逢风雨来,以席盖之”(《明太祖杂记》)。唐朝的副丞相躺在破座上养病,门上连个像样的都有。

白居易:在京郊买房

自古以来,房子的地理位置一直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古都,土地和金钱弥足珍贵,房价之高让人“望房兴叹”。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28岁进士,29岁进士,32岁参加工作。他当时是“校书郎”,类似于现在的科级干部。白居易作为唐朝的一名既定公务员,工资不低,每月16000元。白居易在长安东郊长乐租了四间茅屋。他正常的开销大概在7500元左右,剩下的8500元他保存的很好。就这样过了十年,他还是没能在长安买房。没办法,他只好去了陕西渭南市(类似北京附近的通州),买了房子。平时在长安租房上班,节假日休息日回渭南老家。就像现在一些大城市的白领,在郊区买不起房,在城里租房子上班。

韩愈:一个官员买房子用了30多年。

在“唐宋八大家”中排名第一的韩愈,名气比白居易大,官位也更高。他在长安为官三十余年,居京,相当于首都市长,还兼任吏部侍郎,相当于中组部副部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省部级高官,晚年买了一套小户型,却很满足:“刚来首都的时候,就不拿书了。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拥有了这所房子。这房子是中国的,因为我有自己的剩余。”

杜甫:一场秋雨吹落草堂屋顶。

“诗人圣人”买不起房子。安史之乱后,穷困潦倒的杜甫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搭建了一个简陋的小屋,终于有了栖身之所。没想到,一场大风不期而至,然后,连雨也悄然而至。强风卷走了他家屋顶的几层茅草,屋顶一直在漏水。杜甫夜不能寐,感慨万千。他写下了著名的《秋风破草堂》:“安得有千万豪宅,是天下所有穷人的大避难所!”后来,我不得不住在一艘破船上,过着“但是没有亲戚或朋友的消息,我又老又病,独自和我的船在一起”的生活。

苏轼:借房子给孩子办喜事。

苏东坡做了多年的“京官”,却没有机会在北京拥有自己的“房产”,只是在其他小地方买了几套。儿子在开封结婚,没有新房。苏东坡很着急。最后他借了朋友的房子,算是婚礼。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东坡先生是一个廉洁自律的“清官”。

苏哲:晚年买房耗尽积蓄。

苏辙在梅山老家老宅住了18年,贾元年进京。他和苏轼同考进士时,父亲苏洵也做了十几年官,但未能在北京买房,让两兄弟留在府衙。后来,苏辙和苏轼的妻儿也来到了北京。加上钟点工保姆,一家几十口人都住不下办公室,苏洵就租房住了。直到苏洵在治平三年去世,除了梅山老宅,没有留给子孙任何财产和土地。

父亲去世后,苏辙守孝三年,后去北京做官。他365,438+0岁。他直到70岁才买房,而且不是在首都开封,而是在开封以南的城市许昌。傅园第三年,苏辙回到河南许昌定居后,拿出攒了大半辈子的工资,卖了一批书。花了几年时间,陆续买下卞氏府、东邻园、南园竹,改建扩建,买了一个100多间的大院子,安顿全家。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他一生的积蓄也耗尽了。“天使里的小米会枯竭,棺材里的黄金也会枯竭。”于是他责怪自己“我老了,不会衡量自己。”这个年纪,还在做房奴。

欧阳修:胡同中的租房者

欧阳修考中进士,在中央机关工作多年。他从未买过房子。他写信给一个朋友说:“嗯,当我来到首都时,我是安全的。闲宅古宅,陋杂。”意思是在北京工作这么长时间,他从来没有混过自己的窝,在小胡同里租房子住。看得出他在小巷子里住了很多年,是典型的租房者。

此外,南宋诗人方悦在邵武的一间破旧的公租房里住了三年。辅佐三朝,任丞相10年的韩琦,曾感叹大宋朝的文官武将都是在北京当官,租住公房民宅。

古代有巧妙的调控房地产的方法。

唐朝:买卖房屋时“先问邻居”

唐朝出台了持续了1000多年的限购政策。“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有一个农舍产业...而且已经被邻居买卖了。”(《唐·姚辉》卷85)也就是说,无论在全国哪个城市,要想卖掉所有的土地和房产,都要先问问自己的亲戚邻居。

五代十国的规定:“有房出售,是允许的,是亲戚邻居能够承受的。如果邻居不要,价格又不够,可以到别处商量,成交。”卖房子的时候,问问邻居和族人要不要买。如果他们不愿意,或者价格太低,你可以卖给别人。

宋朝的规定:“要典当、变卖、依赖财物,要先问屋主,屋主不要,再问邻居,别人要交易。如果房子的价格取之不尽,就高价交易。”(宋卷13)比五代十国更详细,征求意见的顺序也很明确:先问民,后问邻。

如果不问亲戚邻居,他们可以在一年内(南宋改为三年)向政府投诉,要求赎回并按原价转售,以亲戚为第一出售对象,邻居为第二出售对象。除非遇到自然灾害,邻居逃到外地,你急着用这笔钱,但又问不出来。你必须卖掉房子。同时有见证人签字签字,有买卖合同,有完税证明,有公章,政府不会追究。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0-03。目前的购房政策请参考实际情况。)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