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学硕士怎么样?谁能简单介绍一下?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在四川大学最古老的系——历史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辖历史系、考古系、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博物馆四个系,城市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东西方社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长江文明研究中心、西藏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是教育部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文科基础学科培养科研基地”和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比较全面,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三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古代史、考古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献学、世界历史等2个学科8个博士点,设有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教育部藏学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的历史学科有着悠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末的尊经书院和四川高等学府。1902四川高校开设外国史公共课。1910年,四川大学的前身之一——库古学派,开设了经学、史学、张慈等学科,其中历史学科发展成为历史系已有百余年。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研究员)3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46人。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平实、稳健、谨慎、创新的学术传统,人才济济,成果丰硕,在国内学术界备受瞩目。改革开放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1682名本科生。近五年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总经费11766800元,发表学术论文1555篇,出版专著227部,其中教材18部。获奖励100余项,省部级重要科研奖30余项,教学奖5项。其中,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跨世纪杰出人才”2人。
目前,学院拥有近65438+万册中外文图书和多种出版物,现代化办公教学设施齐全,为专业学习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前身是四川大学旅游系。这个专业在国内同行中起步较早。80年代中期,在历史系的基础上设立旅游文化与管理专业,招收专科生。自1992起,在历史学本科专业正式开设旅游管理与文化方向。1996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增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1997,旅游部成立。2000年7月12日,四川大学旅游系升格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学院现设有四个系和一个研究所:酒店管理系、旅游企业管理系、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系、旅游文化系、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所。目前平均每年招收60多名本科生和40多名研究生。学院具有跨学科渗透、学科理论扎实、科研能力强的综合学术优势,在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方面具有相当的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主持和参与了十多个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目前,学院已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80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院现有教师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占总数的38.8%;博士3人,占比16.7%,在职博士5人,未来两三年博士占比将达到44.4%;中青年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4%。全校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比例约为48.28%,博士比例约为26.8%。相比之下,我们学校的“双高”比例并不低。由于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可以预计,未来几年我院“双高”学生数量还将继续攀升(这还没有算上引进的人才)。此外,部分教师曾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学习或深造。总之,我院师资队伍的特点是:职称和学历比例高,专业门类齐全,年龄结构合理。教师专业有旅游经济、工商管理、旅游规划、专业外语、博物馆学、建筑学、宗教学、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等。这样的团队可以说教学科研实力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三年来,为国家培养了37名研究生和144名本科生。
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四川省最早设立的旅游学科硕士学位,专业设置全面,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在西部高校旅游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院有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文化四个研究生研究方向。
旅游学院起步晚,但起点高,人才多。近年来取得了许多学术成果,引起了同行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院近年来已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85篇,提交有关部门批准的研究计划30余项。同时获奖20余项,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区域旅游经济的成功结合”获四川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拥有较为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图书65438+万余册,各类出版物1种,其中计算机房、阅览室、资料室1种,多媒体教室1个,学生实验用现代化设备齐全,为专业学习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研究机构和中心
中国藏学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是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详见本书“科学研究”部分的相关内容。
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是教育部批准的实体研究所。主要从事宋代的整理、出版和文化研究。有全国罕见的丰富数据库。该研究所在宋代文化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巨大的学术成果。
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80。经教育部批准,是一所集部院一体的研究所,包括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研究、考古学研究、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西南民族史研究、专门史研究、文献学研究八个方面。在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专门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西南民族史等研究领域有多项全国一流的研究成果。
城市研究所。成立于1990。中国城市史、区域城市比较研究与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史研究和区域城市比较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杰作已经出版,以填补空白。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有蜀文化、巴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交流研究等方向。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处于一流水平。
人类学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由一批青年教师编写,得到了学校和国内外众多同行专家的支持。
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有三国文化研究,三国志校勘研究等方向。其研究成果引起了日本、韩国和北欧国家的关注,研究水平居全国前列。
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承担省市科研项目2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地市级、县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营销计划16项。学院教师编著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与区域旅游发展的成功结合”获2000年四川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旅游经济管理培训中心。成立于1998。积极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已为省、地(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