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招魂案:引起民间极大恐慌,一年死了几万人,让乾隆感到沮丧。

古代普遍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人的灵魂一旦离开了肉体,后果轻则愚昧,重则瞬间死亡。

同时还有一种奇特的巫术叫做“唤魂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控制灵魂,取走他人的灵魂,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听起来很玄妙很神秘的巫术,实际上在康乾巅峰一年就造成了大清国数万人死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招魂”案,不仅引起了民间的极大恐慌,连乾隆皇帝都被吓到了!

故事起源于乾隆三十三年,即公元1768年。

浙江省德清县即将启动修建石桥的项目。当地最著名的工匠吴东明被选为该项目的总经理,吴东明愉快地接受了这一职位。就在所有的材料和人员都准备妥当后,一位不速之客来拜访吴东明,希望他能答应一个尴尬的请求。

新人名叫沈世良,也是当地的富商。他平时最大的烦恼就是没有自己的孩子。现在他老了,没人养,只好和两个侄子住在一起。沈世良把家产平分给两个侄子后,发现他们反目成仇,不认人,却没有人愿意承担他的养老责任。

心生怨恨的沈世良决心惩罚他的两个侄子,但他想到的方法不是向政府报告,而是使用巫术。当地有传言说,只要石匠在石堆下打出要用力诅咒的人的名字,那么被诅咒的人肯定会在近日内死亡或致残。

沈世良听说吴东明要开始建造一座石桥,所以他来请他帮忙。他把纸条和一块银币给了吴东明,但他得到的是吴东明理直气壮的拒绝。吴东明根本不相信这种巫术,他也不想帮助人们做坏事。

但沈世良从未放弃。当吴东明的施工队开始施工时,他总是制造麻烦。当他终于使吴东明陷入困境时,他带着沈世良去了政府。在听到沈世良和吴东明的争论后,大师匆忙决定这只是邻居之间的纠纷。既然是沈世良先扰乱工程进度,就依法打了沈世良二十板子作为处分。

沈世良老人又被打了,但他一心想着康复,根本没心思去想报仇。至此,他与吴东明的诉讼告一段落。

但让与会者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还有后续。这个案子从政府办公室,从街道蔓延到小巷。经过无数叙述者的润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或许关于此案的其他细节并未广为流传,但其中涉及的巫术无处不在。

真的有迷信的人,认为写名字,剪头发,画符咒就能唤走一个人的灵魂,导致那个人死亡。

轻信谣言的德清县人民顿时感到一阵恐慌,这种恐慌在浙江省的另一起糊涂案中达到了顶点。

沈世良案发后约两个月,一个在去杭州的路上乞讨的德清县乞丐,被杭州当地居民送到了衙门。乞丐犯了什么罪?人们说不上来,但他们认为他的行为很奇怪。

当地官员立即对乞丐施以酷刑。经过一番折磨,乞丐终于说自己有一项技能——唤魂。他画的咒语可以带走人们的灵魂。只要他贴在一个人身上,那个人就会当场死亡。

这个乞丐显然是德清县的造谣大师。他的话在杭州官员的耳朵里肯定不可信,或者说根本不怕。毕竟这位官员整天骑着马,怎么可能让一个陌生人轻易接近他,更何况这个陌生人还是一个肮脏的乞丐。

但是在衙门外看热闹的人,真的被乞丐的胡言乱语吓坏了。人们相信了乞丐的话。一方面,他们受教育程度低,不知道区别。另一方面,他们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陌生人。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撞上这样的“魔”!

于是在场的人接到消息后马上赶去告诉对方,怕晚了家人会死。

在古代,一个氏族生活在一起,尤其是事关“生死”的时候,所以流传很快。看到“招魂”的故事越传越广,当地政府意识到坏了,这下可麻烦大了。

谣言从德清县传到杭州,从杭州传到整个浙江,再传到整个江南地区。有人想问,这么大规模的民间恐慌难道不会引起政府的重视并实施管控措施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即使政府不断贴出澄清通知,也无助于“招魂”一案。

因为在人们心中,政府的公信力很低。今天有一个专业术语来解释这种现象——“塔西佗陷阱”,即当一个政府部门或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了假话,做了坏事。

人们根本不理会政府,他们只相信亲友陈述的事实。谣言一路疯传,最后,无辜的人开始死去。比如两个在杭州旅游的和尚,鲁豫一个农民的孩子,看到孩子乖巧可爱,随口就问:“你叫什么名字?”

可惜这句话被农夫无意中听到了。农夫看到问自己孩子名字的人是陌生人,是一身和尚打扮,自然会把他们和“唤魂”联系在一起。农夫忍不住让两个和尚防身,于是叫来身边的朋友,一把抓住了那个拿武器的家伙。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个和尚在街上被杀了。这还不是全部。

周围居民认为解决邪灵不彻底。只有把两个和尚的尸体烧成灰烬,才能了结,才能防止他们的灵魂继续“害人”。

像这样漠视人命的案例还有很多。当官员们看到局势失控时,他们只是把它放在一边,没有做出任何努力。他们相互勾结,选择隐瞒。

于是谣言没有了官方的控制,开始更加肆无忌惮的蔓延到整个中国。而且“唤魂”的方法也更新了。到了天子脚下,常用的“招魂”方法就是在别人头上剪一把头发。

满族人,尤其是皇室,最听不到“理发”二字,因为理发容易让人联想到剪辫子,而剪辫子又会引申为“反清”。

清朝入关前,中原人民一直是汉人统治。汉族没有剃头留尾的习俗。清军入关后,为了让民心屈服,开展了“剃头”运动,口号是“不留一毛,不留一毛”。所有想活下来的汉族人都不得不剃掉大部分头发,只在后脑勺附近留一根小辫子。

现在到处流传剪头发(辫子)的谣言,让乾隆皇帝不生气。他既生气又惊讶。他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盛世,会出现如此荒诞不实的谣言,更没想到几代人精心经营的江山,会被一个所谓的“招魂”搅乱。

乾隆迅速派遣军机大臣审理此案。皇帝本意是想尽快找出谣言的源头,解决害人的势力,对事件进行系统的澄清,但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可以看到,《招魂》整个案件的源头是一个所谓的“民事纠纷案”,没头没尾,因为涉及到巫术元素,一直广为流传。被有心人利用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政府没有及时查处,而是选择了欺上瞒下,最终让芝麻绿豆的小事发展成这样的局面。

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官管”不明确,不严格;二是信息没有得到有效、正确的传达和理解。

乾隆皇帝的政策也是如此。地方官员还没真正理解皇帝的指示,就开始办理“招魂”的案子。他们确实在努力处理政府法令,但是方向完全错了。大部分官员都是这样办案的——凡是涉及到“招魂”案件的,立即处死!监管不力的官员,立即处死!

军部尚书一看涉案人员,发现地方官也是形影不离,循着踪迹抓了一系列有罪的大臣,瞎杀。恐怕用不了多久,朝廷的政务系统就会彻底瘫痪。军事部长们不得不写一封统一的信,要求暂停调查,给人民和政府一个喘息的机会。

看到近万人的死亡名单后,乾隆皇帝不禁沉默了。他不得不同意部长们的联合请愿。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认,在他执政的几十年里,从未见过如此令他心惊胆战的局面。

“唤魂”的情况不同于一般的战争。它来去无踪,就像传说中的幽灵。听说过,没见过。我叫嚣“招魂”杀人大概有一年了,但是我发现很少有人真的死于这个原因,甚至没有人死于“招魂”。

要么死于恐慌,要么死于以“招魂”为借口的谋杀,要么受到牵连。这才是“招魂”案真正的恐怖之处。

更可怕的是,谣言一夜之间兴起,一夜之间消失,最终涉及12个省市,因为这个害死一万多人的招魂案被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即使在今天,类似的事件也数不胜数。古往今来,我们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这才是“唤魂”案背后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