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士的历史渊源
这一地区过去毗邻杞麓湖,曾被称为于霞村或渔民村。钓鱼和划船已经成为蒙古人谋生的重要手段。除了捕鱼和划船,他们还向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习农耕技术,历尽艰辛将长满芦苇的湖滩变成良田。更令人钦佩的是,出生在草原上蒙古蒙古包的云南蒙古族,在向汉族学习后,以擅长建筑而闻名于云南,建造了许多云南的著名建筑,因此孟醒乡被誉为滇南的“建筑之乡”。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云南蒙古族的服饰不同于内蒙古蒙古族和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女装比较有特色,一般穿两三件长短颜色不一的“二叠水”或“三叠水”上衣(未婚女生穿“二叠水”,已婚)
女穿“三叠水”),露出的领口和袖口都镶嵌着精致的蕾丝花纹。头饰也独具风格:两根辫子交叉在头上,成为牛角;戴一顶有帽檐的帽子;后脑勺有两朵红色的流苏,被称为“Xi璧”。已婚女青年不戴凤冠帽,而是将一块1.5米长的青布折成近6厘米宽的包头围在头上,称为“掐服”;头前的辫尖不再上翘,变得略垂直;生完孩子后,辫子要全部放在头顶,用包头布盖好,头发不能外露;后脑勺的“Xi币”不能再戴了。云南蒙古族现行语言由于与当地彝族长期交往和通婚,吸收了大量彝语成分。房屋为木土砌体结构。葬礼是木棺葬。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青年男女七八岁就被父母订了婚,十八九岁后再结婚。宗教信仰复杂,崇拜观音、龙王、财神、土地、地主、鲁班等。其中,鲁班最受推崇。鲁班节期间,人们抬着鲁班的雕像,到各个村庄去游览,跳灯,唱戏,非常热闹。相传农历四月初三,是鲁班向蒙古工匠银班传授木经的日子,后来又是银班收徒的日子。因此,被称为“建筑之乡”的孟醒每天都庆祝鲁班节。此外,观音会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相传农历二月十九,观音母亲过生日。当时举行“地会”,她跳虾灯、龙灯、打霸王鞭,兴高采烈地迎接观音。1979后,孟醒乡派人到内蒙古自治区参观学习,恢复了久违的民族节日——那达慕。蒙古人进入云南,带来了他们的草原文化,也对云南的兄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丽江的纳西族中,有一种大型民间音乐《香岩崩》(又名《白沙细乐》),里面有三段舞曲。这部作品据说是《元人最后的声音》,是忽必烈渡河时送给纳西族首领阿琼·阿良的礼物。光绪《丽江县志稿》和民国《丽江县志》、《丽江县志》中也有类似记载。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首歌是人民创作的”(见纳西族举人李玉展《萧艺先生诗集》卷一)。虽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有趣的是这首歌中的序曲“杜”在北方蒙古语中也有“序曲”的意思。另一段话Alighipai(“悲伤的白云”)在蒙古语中是“告别”的意思,意思差不多。这恐怕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是两种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结果。此外,纳西族民间艺人中保存的一件乐器“搜狗杜”据说也是忽必烈汗作为礼物送给阿尔琼·阿良而流传下来的。
另一方面,蒙古人进入云南后,处于当时民族杂居的社会环境中,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蒙古人。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居住在通海县孟醒乡的云南蒙古族,他们学习了最初流传于彝族中的自娱性舞蹈“跳乐”,并发展成为自己的舞蹈。由于元代元军驻扎的曲陀关附近居住着大量的彝族,随着社会交往的密切,彝族舞蹈文化对蒙古族的影响也随之产生。蒙古人从北方带来的草原舞蹈越来越脱离其固有的土壤。为了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与彝族交往甚至建立婚姻关系的需要,云南蒙古族找到了与彝族分享快乐、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这就是调乐。然而,两个民族的通婚大大加速了跳越向云南蒙古人迁徙的进程。如村的“白话老板”杨清德(意为唱“白话”的能手)和村的“四弦琴老板”赵锁珍(尤克里里的能手)都说过:“当年,因为部队里妇女少,所以大多数蒙古士兵都娶了当地的彝族媳妇,这些妇女把她们的调音乐传给了我们蒙古人。”
云南的蒙古族有特殊的场合可以跳音乐。因为舞乐是一种俗称“玩小姑娘”或“玩小伙子”(意思是和姑娘或小伙子玩)的社交活动,在旧社会被视为“不道德的事”,所以一般要离开村子,到偏僻的山上或草地上。当地蒙古族中流传着一个“苏家洞之歌”的传奇故事:20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二十个年轻人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叫苏家梁子的地方跳舞,被当地的绅士和反动武装发现。他们把这二十个年轻人活埋在他们跳舞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就叫“仙阁洞”。也有人说,一个中国姓的蒙古人,在山上只玩黑仔,就被一枪打死了。还说很久以前两个村子的十几个青年男女通过跳舞音乐建立了感情,要抓起来严惩。他们知道后,相约跑到苏家山一个很深的山洞里躲起来,在里面跳舞唱歌,直到都饿死在山洞里。现在参加舞曲的男人,不分年龄,不分婚姻;女方多为女孩,已婚未育女青年也可参加,已育女不能再参加。此外,虽然舞蹈音乐的整个过程贯穿着男女之间对爱情和尊重的相互表达,所唱的曲调多为情歌,但更注重文明礼貌,避免低俗。
云南蒙古族舞蹈音乐虽然源于彝族,但一旦成为本民族的艺术,就注入了自己的民族个性。从整体风格上看,彝族舞曲轻快、细腻、略含蓄,动作灵活,腰腹摆动幅度大。另一方面,云南蒙古族刚柔并济,相对沉稳,运动群体感强,腰腹相对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蒙古族传统气质在舞蹈节奏中的反映。除了舞蹈音乐,孟醒乡还有云南蒙古族表演的民间舞蹈,如少女龙、虾灯、狮灯、大顺犁、高跷、霸王鞭等。这些舞蹈通常在庙会或喜庆节日(如鲁班节、观音节、那达慕节)中表演,当地人把这些舞蹈称为“地方节日”。舞蹈形式与汉族相似,但汉族地方会议中的女性角色多由男性扮演,而蒙古族则男女装模作样,毫无禁忌,充分体现了其开放豁达的民族性格。
舞曲和地方会议主要流传在通海县孟醒乡。此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何典地区还流传着一种“跳蒙古族”(俗称“跳鞑子”)。这种舞蹈通常在春节期间在各家各户的大厅里或农村的空地上表演,表现驱除邪恶和寻求好运的内容。演员由两男两女(男扮女装)组成,都穿着元代蒙古族服饰。这种舞蹈虽然在白族中流行,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蒙古族密不可分,应该是云南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一个特殊类型。此外,在通海县孟醒乡,还有一种为病人驱邪送葬的活动,叫“散花经”,还有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这些活动多由中老年妇女进行,地点选在病人的庭院、厅堂或灵柩周围。参与者口中念念有词,右手拿着一个武帕,前后左右投掷,双腿自然跳跃,但目前这种活动已经不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