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教案作为人教版历史选修课。
在孝文帝的改革中,他创造了新的制度,改变了习俗。
困难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建议
本节引言简要介绍了以荀亲王为首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反对孝文帝改革,于496年发动两次叛乱,均被孝文帝严厉镇压的史实。目的是通过历史事件营造情景,激发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索,激发学生对孝文帝大义灭亲、坚决改革的精神的敬仰。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情境机会,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实施情境教学。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早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制度,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年制和新租调制;后来的改革是在孝文帝的亲自领导下进行的,主要有两个方面,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图片、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整个学科的承上启下,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孝文帝改革的每一项措施的原因和作用,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这次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一个目标是“一个有效的新系统”
教科书首先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是孝文帝前期改革的重点内容,目的是用新制度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详情如下:
(1)制定官员薪酬制度,整顿官员管理。
北魏官员旧社会没有俸禄,中央官员根据等级获得战争中获得的财产和劳动力。地方官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赋税、帛帛,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于是,吏治黑暗,腐败盛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了明确官方管理,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圣旨曰:“故旧约章为纲之始。户加三匹马,谷迎九斗,以为官司有赏。都是预调两匹,就是也是商业。”(《舒威·高祖纪》)俸禄制度是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养禄银,按级别分配给官员,不允许官员自己筹钱。同时,课薪与重罚贿赂紧密挂钩,规定了“行后盗马者死”的重罚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治腐败,使北魏官僚政治的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项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形势,成为促进北魏繁荣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盛赞孝文帝时代,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即“明之纪当存,赏罚必行,旧轨必改,当时多服法”(《舒威好官传》序)。
(2)实行均田制。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民众流亡,造成“千里无烟”,大量土地荒废,政府控制大量无人居住的荒地,使均田制的实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税收,485年,冯太后和孝文帝采纳大臣王安石的建议,颁布均田令,实行均田制。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不得买卖土地。如果没有,就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实施影响深远:首先,失地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无主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开垦了大片荒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积极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及封建地主的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第三,均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北方各族落后的游牧生活向封建农民的转变,促进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此外,均田制对后世的农地制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齐、北周、隋、唐朝都采用了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和实施,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学建议:均田制的实施是所有新制度中的关键内容和中心内容。建议教师结合教科书历史中的史料,让学生先了解均田制的具体内容,再分析均田制的实质是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是其他新制度的起点。
(3)建立三长制。
486年,为配合均田制的实施,加强地方控制,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户一邻居;五邻一里长;在五里设立党魁,选一个在家乡“刚强诚恳”的人当党魁。三长制是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收税,征召服兵役和徭役,实行均田制。“三长制”的实施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民众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均田制的实施。
(4)实施新的租金调节。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了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地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要向官府缴纳一块小米石、丝绸或布匹。这一制度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许多受豪强庇护的农民纷纷投靠政府,成为国家的户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核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新制度实施的影响,把握各种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
第二项是“巧设迁都洛阳”
首先,教科书指出,490年,冯太后病死,孝文帝当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了继续改革,孝文帝首先决定迁都洛阳。接下来,教材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四个方面分析了迁都洛阳的原因,并介绍了孝文帝巧妙设计迁都洛阳的过程。
北魏首都是和平之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很深。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急需汉族地主的合作。因此,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许多阻碍;其次,经济上,平城北方寒冷,6月经常发生暴风雪和沙尘暴。当时有人写了一首诗《悲平城》,说:“悲平城,驱马入云,阴山常雪,无风停。”流行的歌谣也是这样唱的:“如果把鸟儿冻死在山顶(今山西省大同市东),为什么不飞着玩呢!”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使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没有水陆交通。随着人口的增加,食物供应往往很困难。再次,军事上,相比北方的柔然,经常被骚扰,不安全;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平城以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了保证迁都的顺利进行,孝文帝精心安排,以“南征”的名义迁都。495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建议老师:1。结合洛阳平面图和学之窗给出的史料,对比旧都平城和新都洛阳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和北魏统一中原的政治需要,探究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加强对历史地理的综合理解;第二,无需描述孝文帝巧妙设计迁都的过程,重点在于孝文帝的迁都设计既显示了一代帝王的才华,也体现了一代贤明君王的轮廓。第三,结合孝文帝迁都洛阳,说明改革的成功既要顺应历史潮流,又要讲究斗争策略,指出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为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项是“移风易俗”
教材指出,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人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人的规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人积极接受汉文化。具体措施包括换衣服,说中文,改中国姓,结婚,改籍贯。
随着首都的迁都,大量鲜卑人涌入内地,北魏政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织左手裤,男穿西裤,女领小袖,大部分人不会说汉语,不符合中原的习俗;而且新搬来的人初来洛阳,住的是无房无椽,食不果腹,不善农业,恋旧。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绿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力推进汉化。主要措施是:
简单的衣服。495年12月2日,上谕禁止士族穿胡服,并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一律穿汉服。孝文帝本人带头穿汉服,接见大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用教材《北魏武士张衡》和《北魏文官俑》中的两幅图,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人的服饰样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使学生从对鲜卑人服饰变化的感性认识入手,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改革措施的理性认识,这些改革措施对鲜卑人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型发展意义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说中文。孝文帝宣布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臣子“破北语,循正音”。六月,圣旨正式下达:“不许用北关语言与朝廷对话。若犯法,免官居。”下令官员上朝要说汉语,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以改变,但仍说鲜卑方言,暂时不受处罚;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否则会被降职。
改中国姓。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将鲜卑复姓改为单音节汉姓。在圣旨中,他说:“从戴军迁到洛阳的英雄的旧族的名字或复制品应该改变。”所以,当时他率先把拓跋氏改为元氏县,因为北方人称土拓,后称后记,而朱未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黄帝,以土为王,所以就取了拓跋氏的姓。而大地是黄色的,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名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族姓氏。改姓后,鲜卑族的姓和汉族的姓一模一样。他还参考了汉人门阀制度确定鲜卑人等级的做法,根据等级选拔人才、任用官员。
结婚吧。为了进一步融合咸汉民族,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族通婚。他率先用、清河崔宗伯、荥阳郑、太原、陕西的女儿充实后宫。六弟公主中,除了二弟的妻子是鲜卑出身,其余都是中原有名的汉族士族。通过这种婚姻,两个民族的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巩固他们的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汉代的“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的深远影响的认识。进而明白“政治婚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重要策略。
换个籍贯。孝文帝颁布上谕,规定迁居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在河南,不在平城。于是,从戴军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小块土地,盖几间房子,逐渐成为中原的个体农民。自孝文帝建都洛阳以来,洛阳北郊邙山地区埋葬了四位北魏皇帝,即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明帝定陵和孝庄景陵。
孝文帝提倡中华文化,实行汉化,禁胡夫、胡虞,改度量衡,兴教育,改姓氏,禁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它是西北各民族相继进入中原后的一次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教学设计和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行之有效的新制度”的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新制度的原因、作用和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然后引导学生逐一分析实施新制度的原因和作用以及各种措施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俸禄制度的时候,可以问一下北魏在俸禄制度实施之前的官职地位是怎样的。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危害。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鉴实行俸禄制前官员的收入来源和分配原则;官员贪污盗窃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国家机构的迅速腐败和鲜卑贵族依靠攫取的财富追求奢靡,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勇猛善战的氛围;官贪伤残,欺压百姓,加剧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官制改革必要性的认识。在研究均田制时,可以从经济恢复和发展、政治巩固、封建主义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均田制的影响。在帮助学生理解其实施原因和作用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以均田制为中心,分析上述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得出俸禄制度改善了北魏的官吏管理,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的结论。均田制是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与相应的租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延续。总之,这些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巧设迁都洛阳”目的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讨论。问题一:“北魏崛起于塞北,定都平城。这一时期,北魏国力不断增强,逐渐一个弱小的政权入主中原,统一了黄河流域。那孝文帝为何迁都洛阳?”结合教材和窗口材料,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方面分析迁都的原因。在迁都的过程中,要强调孝文帝以“南下”为名迁都的策略,可以设计第二个问题:“假设孝文帝不巧妙谋划,面对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抵抗,强行迁都会有什么结果?”让学生讨论,以此来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人对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
关于“移风易俗”的教学老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明白,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鼓励鲜卑人向汉族学习,更完整地接受汉族的法规和生活方式,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改革。然后用北魏武士张衡和北魏文官俑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比两种服饰,指出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说北魏公务员的服饰体现了民族融合?”"现实生活中服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孝文帝移风易俗的功过,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总结了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孝文帝勇于改革、不怕困难的精神,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印象。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可以利用课前介绍来介绍新课:
你从介绍中得到什么信息?第一,孝文帝的改革极大地触动了鲜卑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激烈抵制。第二,孝文帝对荀亲王为首的保守势力不偏袒,坚决镇压。那么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引起了保守势力如此激烈的抵制呢?我们如何评价孝文帝?研究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教训,我们会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案例2在研究孝文帝迁都的巧妙方案时,用电脑或幻灯展示了“北魏迁都图”。时间,493 ~ 495。从平城到洛阳的过程。策,假“南征”之名迁都。
历史上有很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而迁都的案例,但孝文帝迁都尤为突出。孝文帝不仅顺应了北魏加强黄河流域统治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要求,还设计了巧妙的方案,避免在平城与鲜卑贵族发生直接冲突,成功实现了以“南征”为名迁都的计划。更值得一提的是,孝文帝避开了保守势力强大的旧都平城,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同时,他加强了与汉族地主阶级的联系,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进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些都体现了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和才华。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
案例三介绍婚姻时,以下材料可以用电脑和幻灯片演示。
材料:他(孝文帝)带头用范阳的、清河的崔宗伯、荥阳的郑、太原的、陕西的等汉族士绅的女儿填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分房,命其在咸阳的长兄聘请陕西颍川太守李福、 他的二哥王干在河南聘了一名医生在中学,他的二哥王虞在杨光聘了一名骠骑加入荥阳的正平城。 在这六位公主中,除了鲜卑八大贵族之一,戴军郡的女儿穆明之外,其余都是中原有名的汉族文人。
利用婚姻来解决政治矛盾和民族冲突,是古今中外统治阶级的一贯做法和重要策略。西汉的“和亲”和“显君出塞”政策,给汉匈带来了长治久安,极大地加强了汉匈关系,加强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历史上解决民族矛盾的佳话。孝文帝的“婚姻”政策是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鲜卑统治者不仅赢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信任,也将两个民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此外,它是接受中国文化、巩固和深化改革以及促进民族融合的巨大动力。孝文帝为鲜卑人的封建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回答问题
学习和思考的窗口
魏孝文帝提出迁都洛阳的理由是什么?你觉得这些理由能成立吗?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从旧都“风格不一样的地方,可以用的地方,可以不用文化治理”,而中原“河洛王力”中提取相关信息。
思维引导:分析平城与洛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差异。
答案提示,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间隔阂严重,文化冲突激烈。平城偏堡,民风浓厚,崇尚武力,难以根治;洛阳等地曾经是很多汉朝的都城,迁都洛阳可以获得政治合法性。
(参考课本相关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研究性学习综述
(一)课程评价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的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主要改革措施有哪些?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全过程和内容。
以思维引领:注意改革前后两个阶段核心内容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答: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造新制度,主要措施有薪饷制、均田制、三年制和租值调制。第二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严格来说,迁都洛阳事件本身并不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但是,大多数人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什么?
解决问题的关键:迁都洛阳对孝文帝改革大业的影响。
思维引导:考虑迁都洛阳的原因及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地位。
答: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地,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深层次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是后期改革的前提。这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