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人类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渐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早以采集、渔猎为生。人类为了不断获取天然食物,只能“靠野草为生”,生活场所既不固定,也不集中。为了方便迁徙,人类居住在随时可以废弃的天然洞穴中,或者在地面的窝棚中,在树上筑巢。这些非常简单的民居分散在一起,形成了最原始的聚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耕作和饲养的生产方式,并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农民、牧羊人、猎人和渔民。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对人居环境提出了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农村人居环境。

这种真实的人居环境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比如中国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随着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生了私有制,促进了另一种大规模的分工——手工业、商业和农牧业的分离。工匠和商人寻找合适的地方共同生活,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于是在大约5500年前,出现了主要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城镇。尼罗河下游的底比斯和孟斐斯,两河流域的伊犁和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和莫洪卓达,黄河流域的博、尹和濠井是世界上最早的城镇。人居环境作为人类的栖息地,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次级人工环境到高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变,并将继续发展。就人居环境系统的层级结构而言,这一过程表现为:散居、村落、城镇、城市、城市带和城市群。

人口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人居环境规模演变的基本特征。这个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各种人居规模基本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不需要大规模的人口聚集。从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都进入了城市化时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而农村规模相对稳定(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减少),导致人口从农村& reg小城镇与区域;中等城市与区域。大城市向心运动模式。此外,正在兴起的第三产业以生产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功能在许多方面支持城市化,并进一步扩大就业机会,赋予城镇新的吸引力。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居环境规模的演变进入第三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市化的进程正在上升,城市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口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1952年中国有19个大城市,1985年增加到52个,增加了1.74倍,大城市人口从3231000增加到6941000,增加了165438+。在发达国家,现阶段有一个新的趋势。由于人口密度高,城市环境质量恶化与土地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化速度大大放缓,甚至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减少、小城镇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等逆城市化现象。

随着人居环境的演变,其地域形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农村地域形态的演变相对简单,从分散的农舍到以中心建筑或主要街道为线索排列的各类土地,基本完成了农村地域形态的演变过程。城市地域形态的演变是复杂的。中国的古镇基本上是以权威为中心的对称棋盘形式,属于欧洲以教堂、宫殿或广场为中心的原始城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不断发展壮大,东西部城市通过不同的路线达到同一个目标,都趋向于像树木年轮一样的单核同心城市。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城市恶性扩张,但城市仍固守原有的中心,区域扩张由摊大饼式向交通沿线扩散转变,城市地域形态逐渐演变为单核多中心的辐射环。到了现代,为了克服城市病,人们想象大城市郊区的“飞地”是分散中心城市压力的新增长核心,于是出现了多核城市和星座城镇。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沿着既定的方向在极轴上扩展是非常有利的,于是出现了定向卫星城、带状城市和链状城镇群。城市化是世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简单来说,当代世界的城市化有以下四个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提高了1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即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过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同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20年,两者之间的比例将为3.5: 1。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特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区出现当代城市化是特大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不仅导致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特大城市集中,而且导致特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超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特大城市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

在经历了郊区城市化、反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战争之后,一些发达国家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开始出现一种全新的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反向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爆炸、城市地价上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低密度独立住宅、汽车大量使用、交通网络设施现代化,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以住房郊区化为导向,引发了市区各职能部门郊区化的连锁反应。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地区出现了人口外移的新趋势。不仅中心城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在外迁。人们向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小城镇迁移,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国外学者把这个过程称为反城市化。逆城市化最早出现在英国,后来出现在美国。

面对经济结构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衰落的市中心地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士回到城市生活。再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在1980-1984期间,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实现了市域内的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