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是什么样子的?太仆寺旗在哪里?

太仆寺旗位置: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保康县相邻。与正白旗、正蓝旗接壤,东与多伦县接壤。是锡林郭勒盟的南大门。行政区划:全旗辖1苏木,4镇7乡,总面积3414.74平方公里。

历史:太傅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官方名称。是清朝九品之一,担任司马正。北齐时期,有一座寺庙叫太浦寺卿,由后人传至清朝。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清廷从察哈尔蓝、白、白、黄四旗抽调教士,在喀拉尼敦京(敖包附近,今包公拉格苏木五旗)设立太普寺左牧,隶属于太普寺衙门,专门供应御马、膳食、祭祀。

1956年9月,国务院撤销常宝县,设立太仆寺旗,政府驻地。1958年9月,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合并,称为锡林郭勒盟。原察哈尔盟委员会由常宝迁至锡林浩特,太仆寺旗隶属锡林郭勒盟。人口和民族:全旗总人口20.8万,民族14,其中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2。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贡包拉格苏木。

主要经济情况:农业是太仆寺旗的主要经济。2004年,该旗总产值11.1.9亿元,财政收入330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牧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8.7: 33.3: 27.5。特色主导产业:草原乳业、草原肉业、草原酒业、草原旅游业、矿产勘查开发业。

政府所在地常宝镇以工商业为主。也是锡林郭勒盟南部最大的城镇,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气候:亚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17,年平均降水量407毫米。无霜期为105天。月平均气温统计表:月平均气温1-15.72-10.53-3.545 . 35 12.46 17.37 19.8 17.29 12.7 65438。

公路交通:太仆寺旗的交通以公路为主,贯穿太仆寺旗的207国道为二级公路,连接锡林郭勒盟和河北。长镇距张家口149公里,距北京350公里,距锡林浩特260公里。太仆寺旗历史悠久,是避暑的理想去处。现在北京有一条街叫太仆街。清朝初期,这里曾是皇家马场,为皇宫提供马匹和肉食。包拉格草原是一片广阔的天然牧场,是中国最近的天然牧场。多姿多彩的草原风光和淳朴的民族风情,以及源远流长的蒙汉文化景观,加上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的理想去处。

贡包拉嘎草原,蓝色蒙古高原贡包拉嘎草原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太仆寺旗,锡林郭勒盟最南端。是离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与河北省接壤,距张家口149公里,距北京350公里。太仆寺旗位于阴山北麓,海拔1300-180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65438±0.6,平均降水量407mm。无霜期110天,日照充足。水生植物丰富,牛羊遍地,鸟语花香,民风淳朴,气候宜人。是世界上原始植被最完整、饲草植物最丰富、草原景观最美的大草原。包拉格,蒙古语意为深泉。这是野生动植物生长的天堂:狼、沙弧、兔子。

岳太旗草原惠宗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东南部的多伦县,是内蒙古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由康熙寺、附属阴山寺、10官仓、13活佛仓、130余名典当组成,总面积46万平方米,统称为惠宗寺或多伦诺尔寺。因正殿铺有蓝色琉璃瓦,故又称蓝庙。

国家级保护标志多伦惠宗寺始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扩建,兴盛于乾隆嘉庆年间。多伦,历史上称为多伦诺尔(蒙古语,汉语意为七湖,又称七星湖),曾是蒙古族的游牧之地。四面环湖,地貌多样,风景优美,滦河(闪电河)循环。它位于蒙古高原的南端,在蒙古南部和北部的适中位置。清朝说:多伦诺尔是独悬在独石口外的交通枢纽,具有保卫北京安全的重要政治军事地位。自辽金元以来,它一直是连接首都和蒙古高原门户的战略要塞。

惠宗寺仓库示意图17世纪后期,漠北哈尔卡蒙古三部内部矛盾突出,局势动荡;卫拉特磨溪(今新疆)蒙古准格尔部势力强大。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格尔部首领格尔丹入侵廓尔喀,迫使吐谢吐汗、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南下避难,并要求清政府出兵驱逐格尔丹。清朝康熙帝先在蒙古南部的蒙古边境布下喀尔喀和喀尔喀军队,然后调集重兵,兵分三路,攻克已经推进到内蒙古的格尔丹军队。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帝率军,大败大漠南侵乌兰布通地区的格尔丹军,大获全胜。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在漠南召吐谢吐汗、扎萨克吐汗、车臣汗、三十六旗扎萨克、四十八旗扎萨克,在多伦诺尔会师。

该联盟由康熙皇帝亲自主持,标志着漠北哈尔卡特三部正式归属清朝,奠定了清朝北疆的版图。蒙古即使不能成为北方的一股势力,也要拉拢蒙古的封建主;蒙古成为大清帝国在北领地不设防的屏藩,英勇的蒙古骑兵成为清朝统治全国各族的重要军事力量。多伦会众时期,在蒙古王公的要求下,康熙决定在会众原址上,仿照北京故宫中和殿的风格,修建一座宏伟壮丽的雍和宫。清政府的内务部和工业部负责寺庙工程的开支,修建寺庙的工匠基本都是从北京和直隶地区调集的。

表面上看,康熙帝修建此寺是为了纪念多伦诺尔盟,实际上是清朝统治者充分利用喇嘛教的影响和怀柔蒙古的统治策略的具体体现。惠宗庙的建造持续了23年。1713,寺庙建成后,康熙皇帝将其命名为惠宗寺。次年,竖立了汉白玉碑,碑上用满文、蒙文、汉文、藏文记载了寺庙的由来。

从建庙到立碑,康熙在23年间三次亲临多伦诺尔,亲自管理寺庙的建筑形式、陈设和布局,以及喇嘛和寺长的选拔。惠宗寺壁画菩萨图1697、惠宗寺土木工程基本完成,康熙帝派张家呼图克土道多伦诺尔进京传教。701年,清廷规定国内外蒙古旗要派一名喇嘛到惠宗寺住持处。后来,在惠宗寺设立了喇嘛印刷厂,张家活佛一世被任命为扎萨克喇嘛,主管多伦的内蒙古喇嘛事务。1705年,康熙做了一辈子活佛。

从总体布局来看,惠宗寺主要由一座寺庙、十座活佛库房、五座官库和几十座寺庙组成,南北各有五个院落。1943年多伦诺尔喇嘛打印的资料显示,该寺全盛时期总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以中式建筑为主,融合了蒙、满、藏的艺术内涵,外观庄严宏伟。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从钟楼、鼓楼到所有的辅殿,都严格地建在中轴线两侧,相互对称。以已建成的寺庙为中心,左右两侧有活佛库房、官库、蒙古旗当铺。殿宇,由南向北,地势逐渐升高。

无论修建的寺庙,还是活佛仓、官仓、典当行,都是独立的院落,每个建筑单元又分又合,增添了惠宗寺的宗教气息和神秘色彩。惠宗寺所在地雍正五年(1727),为进一步发挥惠宗寺稳定蒙古的作用,雍正帝下令从国库中拿出10.2万元,在惠宗寺西南多处修建了一座精致宏伟的阴山寺。1731年,阴山寺建成,其规模比惠宗寺更为壮观。除了大雄宝殿、副殿、释迦牟尼佛庙和印刷厂外,它还建造了雍正帝宫。主殿覆盖着黄色琉璃瓦,也被称为黄色寺庙,由雍正帝赠送的匾额和碑文。

胤祀寺和惠宗寺是两个寺庙,旧的和新的,站在对方和有一个伟大的看法真正的边界。清廷请来佛学造诣很高的张家二世两个在世的佛寺共同管理,使惠宗寺成为当时西藏仅次于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寺院。来自西藏、青海、蒙古的八位胡图克图和有影响的高级活佛在惠宗寺周围设立了寺庙。

乾隆年间,多伦寺有3000多名常驻喇嘛和僧人。建一座寺庙,供清廷张活佛讲经念经。越来越多的蒙古各地贵族和牧民前来朝拜,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大陆商人蜂拥而至,形成著名的商业城市,人口654.38+0.8万。后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清朝的衰落,惠宗寺也日渐衰落,历经磨难。

1945年,苏蒙军对华开战,出兵东北。惠宗寺的大部分建筑都被战争摧毁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使惠宗寺遭受了更加毁灭性的破坏。后来,为了保护惠宗庙等历史文化遗产,在多伦县委和全县人民的努力下,惠宗庙得到了长期的永久保护和维护。2001年6月25日,惠宗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惠宗寺的保护和维修计划,并投入资金对惠宗寺进行保护和维修。2005年底,惠宗寺张家仓、山门、大雄宝殿修复,开始接待游客。

惠宗寺和阴山寺的修建,以及惠宗寺的鎏金铜佛像,使蒙古的商业从此发展起来,为蒙古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惠宗寺的兴衰与清代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它是自康雍以来清喇嘛教统治蒙古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衰是清代蒙古喇嘛教兴衰的最凝练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