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中国各种节日的名称、来源和历史。尽量详细一点

元旦

1月1日

(“元旦”一词源于南朝阿良人萧子云的诗《戒雅》:“元旦四灵,长命从今日起”。元为始,首意;丹是一个会意词,上面的“太阳”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象征着一天的开始。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65438+10月1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中国新年的日期并不一致。比如夏朝是正月初一;商朝是十二月初一;周朝是十一月初一,以此类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定为元旦。)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籍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为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因为元宵节有挂灯和看灯的习俗,所以在民间也被称为元宵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灯谜等习俗。中国古代的历法与月相密切相关。每个月的第十五天,人们会迎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自然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就已经被作为祭神和祈福的日子。后来,古人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夏媛。最迟在南北朝初期,三元是举行盛大仪式的日子。三要素中,上元是最被看重的。后来,中原和夏媛的庆祝活动逐渐被废除,而上元却经久不衰。)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8日

中国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1924中国妇女第一次大规模纪念三八节在广州举行。

从1949到12,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国际妇女节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印证了普通女性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联大通过决议,邀请各国根据本国历史和传统习俗,选择每年的某一天作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来说,国际妇女节被定为3月8日。

植树节

三月十二日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19811 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大多数汉族人和一些少数民族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给亲人的坟墓献上食物,然后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植新土,折几根绿树枝插在坟前,然后磕头拜拜,最后吃喝完毕,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写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根据阳历,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葱茏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称踏青]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于1949年2月将5月1定为法定劳动节,为全国法定节假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欢庆,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化娱乐活动,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的本名是“端午”,意为开始。“五”和“午”谐音,通用。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中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被谗言流放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无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拯救濒危的祖国,于是投河自尽。此后,为了防止鱼虾吃它们的身体,人们把糯米和面粉揉成各种形状的饼,放入江心,成为端午节吃粽子和炸糕的来源。这种风俗已传播到国外。)

六一儿童节

6月1日

中国人民和国家把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1949 65438+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规定“六一”儿童节为中国儿童节,并宣布从1931起废止国民党政府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中国第一个儿童节是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4月4日。民国20年(1931),“上海中华恩慈会”发起提案,希望政府将每年的4月4日定为儿童节。随后,教育部制定了纪念儿童节的办法,并于次年4月4日开始实施。

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叫“七夕”。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今晚在天河的鹊桥相会。后来,有了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维加要针等习俗。所谓乞巧,就是在月光下用彩线在织女星穿针引线。如果能穿过七个大小不一的针孔,那就“巧”了。农谚云:“七月初七清明,磨镰刀割稻子。”该磨快镰刀,准备收割早稻了。)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秋天的中间,被称为“中秋节”。晚上,桂香月圆,被旧俗视为大团圆的象征。这是一个准备各种水果和熟食赏月的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元末,为了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广大人民群众把起义的日期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月饼的馅里,互相偷偷传递,号召大家在8月15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推翻了腐朽的元朝统治。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得更广了。)

重阳节

农历九月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古代九是太阳,九月九是阴月的太阳,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期,汝南人在阴时,听到费长房告诉他,9月9日汝南将有大灾,于是赶紧让家人缝了个小辈,把山茱萸放进去,绑在胳膊上,爬山喝菊花酒,以求避难。这一天,全家人爬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都死了。此后,又有了制作山茱萸之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爬山等民俗。因“高”与“高”同音,故有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右写了一首诗《山节思山东兄弟》:“人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远远的就知道哥哥爬哪去了,山茱萸里少了一个人。”记录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感情真挚,这首诗至今家喻户晓。)

国庆节

十月一日

(1949 10十月1是新中国成立纪念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有几十万军民参加。其实人们心中的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因为6月1949 10 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仪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开国大典,不是开国大典。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的10+0前一周就已经宣布了。当时不叫“开国大典”,叫“开国大典”。时间是1949九月21。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主任毛泽东在CPPCC第一届会议的开幕词中宣布了新中国的诞生。)

冬季至日

农历11月22日。

在古代中国,人们非常重视冬季的至日,认为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有一种说法是冬天的至日像一年一样大,并且有庆祝它的习俗。《韩曙》曰:“阳光照冬至日,君长,故贺。”人们认为冬季至日过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太阳升起,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晋书》记载:“魏、晋之冬至日,万国百姓家贺...它的外观不如郑丹。”解释古代对冬季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仍然把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北方地区有在冬季至日宰羊、吃饺子和馄饨的习俗,而南方地区有在这一天在冬季至日吃汤圆和长面条的习惯。各地区还有在冬季至日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在古代,十二月祭祀“神”被称为腊月,所以农历的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腊月初八,旧习俗是喝腊八粥。相传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佛,所以寺庙每次在这一天为佛祖煮粥,民间纷纷效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除夕

十二月农历除夕

(除夕夜叫年夜饭。另外,本义为“去”,引申为“变”【交替】;“傍晚”一词的本义是“日落”,引申为“夜晚”。所以除夕夜是“此处除旧岁,明日换新岁”的意思。“除”就是把旧布处理掉,做新的。除夕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驱逐”。据《吕氏春秋》和《董纪纪》记载,在新年的前一天,古人用鼓来驱除“瘟疫之鬼”,以便来年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古代对“年夜饭”有很多别称,比如“除夜”、“除夜”、“除年”、“除岁”等等。名字虽多,但总有送旧迎新、消灾除病的意思。)

春节

农历正月的第一天

(是农历的第一年,俗称“过年”。春节的起源在中国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这是中国人最热闹、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节。直到南北朝时期,春节才改为年末,一般指整个春天。此时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人们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农历改为公历后,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才正式将正月初一这一天的新年定为“春节”,所以很多人至今仍称之为春节。)

大家经常把庆祝春节称为“过年”,“年”的本义和今天有本质的不同。据说在古代,有一种世界上最凶猛的野兽叫“年”。它长得比骆驼还大。跑得比风还快,吼得比雷还响。一出来,人吃人,动物受伤,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众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在深山里,每年只允许它出来一次。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怕噪音、怕火。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大家在门口贴红纸,不停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在屋里点一夜的灯。“年”晚上来看一看,家家灯火通明;一听,到处都是开枪的声音,把它吓进了村子。白天,它又偷偷下山,却发现家家户户的门还是红红的,到处都是鼓声,吓得它掉头就往回跑。从此,“年”再也不敢来了。据说他饿死在深山老林里。后来,人们把“年”和“驱年”的预防变成了平安稳健的新年。“年”没了,但过年的习俗还在。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鞭炮,响亮的锣鼓,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