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水墨山水画。
清边隐居图
《富春山》
詹子谦《游春图》
以下是详细介绍:1000多年前,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有一大片皇家茶场和花园,当时著名的画家董源负责管理这些花园。他是钟灵(今江西南昌)人,在北原副使舒达手下做官。人称“董北苑”,生于晚唐。据说南唐首领李靖迁居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赏识。随着他政治地位的提升,他的绘画艺术在朝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机会。他的山水画艺术得到了李靖的青睐。宝大五年(947),一月下雪,李靖召集大臣上楼设宴赋诗。董源与当时的肖像画家高崇古、仕女画家周文举、世界画家朱澄、花鸟画家许崇思共同绘制了一幅纪实巨作《赏雪图》,其中雪竹寒林主要由董源绘制。此后,董源在南唐后期的活动在相关史书中没有记载,他大概死于南唐后期,享年70岁左右。
我不知道是江南丘陵上郁郁葱葱的茶树和迷蒙的云雾滋养了这位山水画家,还是他发现了这种江南独有的淳朴之美。但可以肯定的是,专门用水墨书写江南真山的董源,创造了现在所说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北宋米芾称之为“江南画”)。可见,在董源擅长的众多绘画题材中,山水画是他成就最高的绘画题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董源居住的地区是六朝山水画萌芽的故乡。东晋顾恺之时代,山水只是依附于人物画的景物,与人物缺乏正确的比例关系和距离层次。从南朝到宋代,宗炳的山水画开始有了独特的审美内容和享受,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隋唐时期山水画沿六朝的发展,使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日趋成熟,在色彩上完善了起源于六朝的大、小绿松石、金绿山水的设色艺术。从盛唐到唐末,画家们不满足于现有的山水画语言,试图开辟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水墨画。杰出的工匠吴道子用笔墨书写了稀疏的山水。诗人王维以“水墨画”展现“画中有诗”的辋川山水,开始出现碎墨山水。随后,出现了毕洪、张赟、郑虔、王墨等泼墨山水画家,逐渐形成了水墨山水的艺术语言,确立了注重发展个性的潮流。这些大师的优秀水墨画无一存世。今天我们可以在唐代的壁画上看到民间工匠的水墨画风格,可见这在唐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时尚。
当水墨山水画还处于探索阶段时,天佑四年(907年)唐力政权灭亡,中国再次分裂。这在客观上给五代唐朝的水墨山水画未竟事业带来了戏剧性的变化。封建统治政权的武装政权强化了水墨山水画的地域特色,在地质构造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继承唐代五代水墨山水画,南北分道扬镳,形成山水画史上两大画派。在北方,有从晚唐进入侯亮的山水画家郝静。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郝静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是一个以地域划分的画派,也是绘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
董远能作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鼻祖,不仅有前辈们的艺术积淀和地理条件,还有南唐的政治文化环境对其绘画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与北梁、唐、晋、汉、吴相比,南唐的社会政治环境要稳定得多,江南南朝奠定的文化基础在南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宝大年初(943-947),李靖在宫中设立翰林画院,直接绘画,以完成朝廷旨意。董源经常被指示与画院的画家合作。当时画院的著名画家有王、魏宪、周文举、顾、赵淦等。他们都擅长或曾经擅长山水画。如王的《残书图》轴(一为《采耳》,南京大学历史系藏)、周文举的《重屏棋图》轴(宋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人物画都有山水。魏宪的《高士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赵朴的《大河初雪》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两帧人物活动的山水画。虽然他们的山水画风格不同,但总体风格基本相同。都是以工笔和水墨为主。山石陡峭,多有北方特色,尚未显出江南独有的风貌。画院之外只有董源是独立于陈格而自成体系的。不幸的是,他的绘画风格未能在院内的山水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他在院外的道教和佛教画家中赢得了崇拜者,如石和刘道士。
北宋中后期的沈括、米芾、苏轼最早推崇董源。董源坦诚自然的笔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源之所以受到这一时期文人的青睐,是因为文人画的创始人推崇自然、开放、质朴的审美情趣,董源山水画的艺术内涵就在于此。
董源一生勤于绘画。仅北宋的《宣和花谱》就记载了他的名作78篇,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从图名可以知道,董源喜欢画夏山和白雪皑皑的寒林,他的人物活动,如渔船、隐士、放牛、捕鱼、划桨,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五代画家都是画象前人,董源也不例外。现存董源山水画约十幅,主要基于可靠的题跋论证、辑印、画史记述等。虽然不能全部确认为董源的真迹,也有部分可能是后人的仿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都是具有董源画风的优秀山水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