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的历史地位
出阜成门往西走,就到了模范口。模特口以前叫磨石口,因为制作出的磨石非常优秀而得名。1922年,磨石口村成为老北平郊区第一个有电的村,于是第二年该村改名为磨石口。模口一带还是养骆驼最多的地方。老舍笔下的祥子,因为被兵士抓去磨市口,然后偷了三头骆驼逃跑,所以得到了祥子骆驼的绰号。
出了模范口,古道西去,从三家店过永定河到琉璃渠。
三家店在辽代以前成为一个村庄,它因三家旅馆而得名。这是公路出西山后的原平原地区,所以成了煤炭运输集散地。因此,明清时期,三家店是北京城西古道上最热闹、最繁华的村落之一。市场里有五条线,八个厂,大大小小的店铺有200多家,光是煤厂就有二三十家。
这曾经是一个会馆。出国经商的山西商人去北京时经常经过这个繁华之地,于是集资修建了这座明代山西会馆。
从西北方向蜿蜒而来的永定河,在三家店村西口流淌了千年。当年是京西古道上最大的古渡口。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因为运煤的需要,河上就修建了一座木桥。直到1921,北洋政府拨款30万大洋,修建了北京最早的由法国人设计的横跨永定河的石灰桥。
过了永定河,就到了西山脚下的彩玻璃之乡。明清时期,琉璃渠村被称为刘力局。明初,大量琉璃瓦用于扩建都城、修建宫殿,其中一半由琉璃局生产。清朝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撤销,并入刘力局,使釉面砖窑的火兴盛至今。
古道经过琉璃渠后,一路向西。它翻山越岭,串起一个又一个古村落,一直到京西古道上的重要关口王平口。这条从磨刀口到王坪口的古道叫西山路北路。站在王平口关城之巅,俯瞰群峰深处,隐藏在荆棘丛林中的永恒驿道密如蛛网。
早些年,每到秋天,北京内外的有钱人就开始买牛马,去西山窑头买煤。
一般来说,从“煤门”阜成门,你出了城直走西,那你就踏上了进入西山的路。从磨刀口向西北经三家店、琉璃渠至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路的北路。另一条路从磨刀口向西,经茧过永定河,过冯口庵到王坪口,这是西山路的中路。相传五代时,有一个叫刘仁公的军阀,在这里以山为王,成了当地的皇帝。他自置雨荷郡,削山开道修筑这条路,所以后人也把西山路的中路称为雨荷古道。
在这条古道的中间,有一个地方叫圆门。从圈门开始,向西到丰口寺是一条13里长的山谷,所以当地人叫它门头沟,今天北京门头沟区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圆形门是以这个有券孔的街道建筑命名的。这个街楼就是门头沟的大门,这里形成的村子就叫门头沟。
泉门可以说是京西煤炭工业的发源地。老北京以前有句话:家有一口粥,不去门头沟,就是去圈门周围的窑子。
在环岛的北侧,有一座古窑寺。相传腊月十八是窑神的生日,所以过去腊月十七,各煤矿的窑主们都在这里分财,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清朝管理京西煤业的机构就设在这座庙里。1949后,曾是北京京西矿区政府驻地。
古道经过检票口,再沿着叫门头沟的山谷走,就到了北京西部第一关——丰口寺。登峰口关城,远眺群峰,只见青山沟壑藏金。在关城西南不到200米的山头,有100多个大小深浅不一的蹄窝。这条13米长的小路,是京西古道上最密集的蹄窝。在古代,由于排水、提升等条件的限制,靖西的煤窑大多位于丰口寺以西的山区,使得靖西的这条古道在夏秋两季几乎全天候运行。丰口寺作为必经之地,挤满了车马,动物的蹄子不停地踢来踢去,七八百年后形成了这样的奇观。
历史上还有一条从今天石景山区庞村进入西山的路,就是西山路南路。这条南路中途与中道汇合,直奔王平口。就这样,北、中、南三条古道在王平口合二为一,然后继续向西延伸。
京西古道曾经是一条六米多宽的关山大道,全部用石头铺成。因为山路陡峭,每隔一米就会种上一排立石,防止石头松动滑落,这也是古道长久坚固的秘诀。
古道经过北、中、南路,进入西山腹地。王平口社集古道于一身,可谓咽喉要道,故有“穿山将军路”之称。
王平口以东,有一个小小的安家滩村。不仅产煤,还是京郊有名的砂锅产地。今天,在这个废弃的村庄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房子的屋顶是用砂锅烧剩下的煤渣铺成的。元末明初,北京有“砂锅煮,量柴火”的说法。据说,因为这个谣言,朱元璋认为元朝太穷了,所以他把以前的首都封给了第四王子朱迪。其实朱元璋不知道,砂锅是用沙子和泥土做成的锅,煮起来很香;“量柴”的柴指的是煤。
出了王平口,在山路上曲折四十余里,便到了斋堂。早在唐代贞观年间,这里依山而建,寺内僧人煮粥行善,故名斋堂。
从斋堂开始,古道从西转向西北,穿过川底下村。川江之下是京郊最能保留清代村落风貌的一个村落。如今,这里几乎家家开客栈,挂酒旗,就像古老的古道驿站,让人仿佛置身昨日。
古道从川底较低的北侧上山,经过天津关,出巴山关,进入河北怀来盆地,然后远去。向西北,可以经宣化、张家口去内蒙古。向西,可以穿过蔚县进入山西。于是,古老的京西路连接了东边的帝都和西边的长城,成为了过去北京向西的重要道路。
如今,现代化的道路带走了京西古道上曾经来来往往的汽车。因为它位于门头沟煤矿采空区,为了安全起见,山区的一些村庄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全部搬迁。昔日古道繁华所凝聚的许多大大小小的村落,也随着古道的废弃而成了断壁残垣。古道失去了作为道路的功能,周围的一切都被人们断然抛弃。
时间倒流了几百年。那时候的北京,天刚蒙蒙亮,远山近水,一片寂静。城门一开,商旅往来,十里外驼铃响,马骡嘶鸣传。商店欢迎送货,大篷车来来往往。山归人声,水归驼影。这样的京西古道图,只能永远封存在历史的记忆里。北京的北部和西部有许多山。通常,居庸关以东、直达渤海沿岸的山脉被称为燕山,北京地区的一部分也被称为杜军。关沟以西,南经拒马河到达太行山,即北京的西山。
广阔的西山自古以来就是北京的西部边陲,很多朝代都在这里设边,抵御来自西方的敌人。
西山南北绵延200多里,东西深达100多里。在历代封建统治者眼中,是钱山拱的左膀右臂。但是西山作为帝都的天险,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西山山脉只有一两千米高,山间峡谷有很多隘口,所以历代都在这里修建长城。但西山长城并非完全相连,而是在关隘处断断续续修建的长城。在陡峭的地方,山可以作为屏障。这样,靖西之关就成了防守的重中之重。
自春秋战国时期成为燕国西部边陲后,西山开始在道路难守易攻的地区设置关隘。大道是门户,小路是入口。仅元明清时期,西山就有22个关口,平时是内外通衢,战时是军事要塞。每个关卡都有一个相关的城市。中间的检票口通过货物、马匹、战车和行人,两边的小洞用来存放武器。
明朝强敌在北,居庸关八达岭沿线长城是外长城,重兵把守,而北京西部属于内长城的边界,士兵只是守卫。皇帝们本想借长城之险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料长城防线在1449年和1550年两次被攻破。第一次,亲征的明英宗甚至成了蒙古军队的俘虏,史称“民变”。从此明王不敢懈怠,开始大力加强西山防御。
天津关在明代被称为“重要的”外部入口。它位于进京古道和内长城的交界处,是西山防御西北来犯之敌的第一道边关。明军先在此设险,后在天津关西北的制高点黄草梁上建烽火台。
海拔1700多米的黄草梁上有7座烽火台,至今保存完好。烽火台由城墙连接,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当时内长城沿线有近1500座烽火台。
不仅如此,天津关以东的沿江地区是一个咽喉。沿河城有两个山口和一个水口,西山的地形是最危险的山谷。除了瞭望塔,明朝朝廷还在这里修建城堡,设置了数千驻军,最多时有2000多人。另一座城堡建在斋堂,在河的南面,相对于沿河主城,称为斋堂副城。斋堂副城和沿江主城形成了犄角之势,便于战时相互增援。
过去,紫禁城长城里的皇帝们能够安心的睡觉吃饭,当铁壁站在险峰峻岭之上,再次关闭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