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三条运河建于汉代?

龙首运河、刘福运河、白渠运河、郭城运河,西汉都城长安、关中是首都官、兵、民以粮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应地。西汉时期非常重视西北边疆的开发,关中也是拓展边疆的基地,肩负着提供粮食的重任。因此,在西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为了满足各方需要,除了开凿运河,将粮食从东方运到关外,更重要的是在关中增建灌溉工程,以扩大灌溉土地面积,增加当地粮食产量。这就形成了关中前所未有的水利建设高潮。短短几十年间,龙首渠、刘福渠、白渠渠、郭城渠等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相继开凿。

西汉时期,龙首渠开凿的时间更早,为汉武帝元寿至丁原年间(公元前122-1165438)。当时有个叫庄雄弼的人上书皇帝,反映临晋(今大理)百姓的诉求,希望开渠引洛水灌溉崇泉(今蒲城东南)以东65,438+00,000多公顷的盐碱地。汉武帝采纳了这个意见,派了一万多军队承担挖渠的任务。他们从正县(澄城县西南)出发,行至南开运河,到达上岩山(今铁莲山)脚下。由于土质疏松,开挖的沟岸容易坍塌,所以他们采用了良好的渠道结构。井渠由地下通道和竖井组成。前者是水路,后者方便人们在挖运河时上下、挖出来、打光。最深的竖井超过40英尺。因为挖渠时挖出了很多骨头化石,用作龙骨,所以被称为龙首渠。渠道挖好之后,由于塌方问题无法解决,灌溉的效果并不显著。但是它创造了先进的水井和运河技术。

刘福运河修建于丁原第六年(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由左内史尼宽主持。规模不大,是六条辅助通道的总称。后人认为是叶烨谷、青峪谷、浊峪等小水灌溉了郑国渠上游以北的农田。这些农田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在郑国渠无法灌溉。刘福运河建成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这项工程的作用,据《汉书·倪宽传》记载,他还规定了“通水令”。这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用水系统。

刘福运河建成后的16年,也就是梁武帝在位的第二年(公元前95年),开始修建白运河。该项目由赵衷博士和白工博士提出并主持。渠首也在谷口,渠首在郑国渠南部,向东南流,经池阳(泾阳县西北)、高陵、溧阳(临潼县东北),注入渭水。它有200英里长,灌溉着超过4500公顷郑国渠无法到达的农田。白曲建成后,谷口、池阳等县因郑、白曲灌溉而成为不知旱涝的高产区。当时当地流行这样一首民歌,歌颂了两条运河的作用:

哪里是田野,池阳古口。

郑在前,白渠在后。

提桶为云,提渠为雨。

一块石头里有几桶泥。

灌溉和施肥,种植我的谷物和小米。

温饱,首都,上亿的口。(《汉书·勾践实录》)

白渠的灌溉农田面积虽然比郑国渠小很多,但也远比郑国渠合理,所以不像郑国渠那样容易被泥沙堵塞。白曲在历史上长期发挥作用,唐宋时期得到发展,而下游的曲征很快就废了。“水中有石,其泥有数。”含泥量高,可以压碱肥田,短时间内效果确实显著。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优点而看不到缺点。长此以往,时间一长,很容易淤塞运河和农田,导致田高于渠,渠高于荆,势必破坏整个灌溉系统。

西汉时期在关中地区新建的另一项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是郭城运河。它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由谁主持工程,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只说是在汉武帝时期修建的。这是一条以渭水为水源的大型灌溉渠,位于渭水北部,渠首在单县境内,东邻渭水,穿境而过?【里里】(位于今扶风县东南)、李坏(位于今兴平县东南)等县,运河末端与上林苑的蒙府运河相连。郭城运河长度略小于白渠,灌溉面积约1万公顷,是白渠的一倍多。后来一度发展成为关中最重要的灌溉渠道。上林苑位于咸阳西部,一周三百里,横跨渭水南北,秦汉时期是帝王射猎的游乐场所。孟二运河是皇家园林中的一条水道,用于浇园和划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中水利一直由三大渠系组成,即以水镜为水源的京京渠系、以渭水为水源的渭河渠系和以洛水为水源的洛水渠系。可以说,这三大渠系在西汉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除了上面提到的著名灌溉工程,汉武帝时期,渭水以南还修建了一批小型灌溉渠,如灵璧[zhǐ paper]渠和?【威违】运河等。他们以发源于南山的山涧为水源,灌溉渭南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