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的精髓是什么?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历史时期,“昆曲”占据了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入宫中。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被不断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民间的地位逐渐下降。这时,“京腔”逐渐丰富,由“益阳腔”演变而成,开始流行。

益阳戏又称“高腔戏”,诞生于江西益阳,在民间流传已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流动演出中,不断从地方戏曲中汲取营养,挖掘精华。明末清初,“益阳话”传到北京,并随着北京的语言逐渐丰富和演变,形成了“北京话”。

渐渐地,“北京话”在北京流行起来,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剧”演员一天比一天多,很多“昆曲”演员也改演“京剧”戏了。这期间,“北京话”确实辉煌过一段时间。

清朝(公元1790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八十大寿。中国各省的著名剧团被召集到北京庆祝他们的生日。先是安庆徽剧团名旦高浪亭奉命率“三清班”来京祝寿,接着是《四喜》、《春台》、《和春》。这是徽剧首次出现在北京的戏曲舞台上。当时统称为“徽州四大班”。

庆祝乾隆八十寿辰的“四徽班”演出结束后,没有回南方,留在了北京。从当年10月中旬开始,他们转向民间戏曲舞台演出。

“徽戏”发源于安徽省安庆市,故又称“安庆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戏,音色以黄儿调为主,辅以【昆曲】、【徽州调】、【吹调】、【四平调】,非常丰富。《徽剧》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中深受群众喜爱。

“徽派四班”之所以能同时在北京流行,是因为虽然都是“徽剧”,但各有特色。《三清班》擅长表演有始有终的整套剧目;“四喜班”擅长表演擅长“昆曲”的剧目;《春舞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期看中老年剧。乍一看,令人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擅长摔跤和搏击,擅长武术。当时京剧舞台上很少有武打场面,自然引人注目。在当时的北京城里,大街小巷

“惠”和“韩”一起表演了近30年,互相学习,不断提高。再加上北京话的影响,声腔逐渐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改变后的唱腔称为“京腔”。

徽剧的主要演员程长庚和汉剧的著名演员余三胜北上北京谋生,加入了当时北京的三清班和春台班。在北京擅长唱歌和读书的“业余”张二奎,下海后从“和春班”加入“四喜班”。他们的表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以高超的唱功和深厚的艺术才华,在“京腔”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各地方剧种的“调”和“演”的精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们保留了“徽剧”的热闹和“汉剧”的委婉,吸收了“昆曲”的弄堂,总能听到“四回班”的赞美。“徽剧”的名气与日俱增,北京所有的大剧院几乎都被“徽剧团”占据。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剧”也传到了北京。“汉剧”旧称“楚调”,又称“汉调”,以西皮为主调,黄儿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演变为“襄阳戏”,再经过地方艺人的融合,演变为“汉剧”的“西皮”。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湖北黄陂、黄冈的黄儿戏演变成了汉剧的黄儿戏。

“汉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期常与徽剧互动。当“汉剧”进入北京时,北京的舞台正被庞大的“徽剧”所占据。如果“汉剧”单独成立班社,确实很难和“徽剧”抗衡。所以“汉剧”进京后,自然加入了“徽剧团”,形成了“徽”“汉”的演出模式。这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乱弹”的沉寂和兴盛,使“京腔”不断创造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终于在咸丰年间,一种以西皮和黄儿为主要声音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从“三清”、“四喜”、“春台”、“和春”到京剧的诞生。它已经经历了大约60年的酝酿。

京剧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它不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而是在“徽剧”、“汉剧”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梆子”、“彝戏”和许多地方曲调的精华,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融化演变而成的“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