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到辉煌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日益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们不断解放自己,走向文明进化高峰的过程。

一、前文明时期:猿人把儿子传给大禹。

基本特征:无知时代

这是中国文化的前历史时期,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史的传说时代。

㈡主要信息

1.中国民族与文化的独立起源。大量的考古发现有力地驳斥了中国人来自西方、南方和东方的说法。我国广泛分布的大量考古遗址表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居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的民族志序列,基本上是在一个大民族(蒙古族)的主干下发生和发展的,尚未发现西方民族的参与。中国的西方族群论和中国的西方文明起源论缺乏人类学依据。也就是说,中国的石器时代文化是在相对简单的民族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以后中国文化的持续、稳定、独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农业起源中心奠定了农业文化的基石。我国原始人经过一百多万年的采集、渔猎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并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农业耕作和家畜驯化。中国无疑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奠定了不同于游牧农业的农耕文化的基石,这决定了后来中国文化的许多实质性特征。

3.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前文明文化遗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犹如“星空”,预示着中国文明的多元发生。但它们的主体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且南北相隔不远,与文学传说大致相符。华夏(河洛)、东夷(海岱)、苗蛮(江汉)三大古群在最近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部分证明。

二、萌芽阶段: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一)基本特征:文明的基础,元典创造。

这个阶段和世界文明体系的其他部分一样,奠定了文化的基本框架,后来影响了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两千多年奶奶的很多特点在这个阶段已经初步显现。虽然这一时期华夏集团的宏大空间(“中国”)还很有限,没有对南北施加足够的力量,但华夏文明的基石已经初步奠定,象形汉字、儒墨道、宗法伦理等对后世影响很大。

㈡主要信息

1.文明正在崛起。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物、青铜器、宫殿、祭坛等。在中国广泛出现,中国文化开始进入文明阶段,相当于文献中所包含的古代历史体系中的夏朝。目前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的考古发掘,正在揭开中国幼年(夏朝)的早期文明。

2.青铜文化是独特的。中国青铜时代的特征,如铜锡合金、块铸法、器物的特征类型及其组合,都与西方文明不同。尤为重要的是,中国青铜器首先是作为象征王权和等级秩序的礼器,然后才是作为争夺政权的武器,而不是像其他文明那样主要作为生产工具。

3.天、地、人三大祭祀发达。尤其是祖先崇拜尤为发达,这与早期的宗法制度和观念互为因果,催生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特征,如慎终追远、强调历史、发表言论等。

4.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转折。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清石碌世袭社会转变为有俸禄制的官僚社会,宗法封建制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学在官”发展为“学在私”,“士”阶层兴起,单一制被割裂,多元文化发展,诸子百家并存,百家争鸣,学术分支和耕者逐渐走上独立分化的道路,如文学、文学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元典时代)。

5.袁典被创造出来。这一时期形成的诗、书、礼、易经、春秋、论语、墨子、庄子、老子、孟子,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忧患意识、阴阳、道、有无、理气等范畴在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得到张扬,为中国文化的后世树立了典范,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三、定型期:秦汉时期

(一)基本特征:大一统的帝国模式和文化模式基本定型。

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220年的四个多世纪是一个连续的文化过程。如果再往前追溯,大一统帝国文化的终结应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变革和文化大转型,已经把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结合起来了。随着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汉民族在政治、军事和一切内外事务上都呈现出强势态势,其文化创意获得了辉煌的生成,呈现出帝国文化延伸的气象。这是“古代帝国的完成时期”和“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结论时代”,完成了先秦多元文化的统一和融合。

㈡主要信息

1.中国文化的许多基本特征已经固定下来了。比如度量衡的统一、人物的确定、教育方式、户籍控制、官员考试方式、经学和历史制度的格局确定,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特点,并在帝国内部得到有效实施。汉族的形成也是在这个时期,沿用至今的汉语、汉字、韩方等文化成果基本冻结在秦汉时期。

2.儒家文化开始在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经过秦朝到汉初一百多年的探索、调整和磨合,大一统帝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终于找到了与之相匹配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发源于元朝,吸收了道家、法家思想的儒家文化。在汉代统治集团提倡的“尊尊独尊”的氛围下,儒家文化被经学和官吏所研究,“经学”成为至高无上的学问,规范了两千年来全民的视听、言语和言语行为。然而,在统治集团的实际运作中,儒教和王霸教同时被采用,成为后世专制集权统治的总策略。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在士大夫中流行,下层民众则以各种民间宗教为补充。

3.中央集权、皇权更替、王朝循环的基本格局形成并固定下来。这一模式对其后两千年的政权更迭和文化传承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模式就是,在一个朝代之内,皇帝是按照严格的宗法制度进行转移的;但是,当一个王朝腐朽不堪,难以为继的时候,就有强者乘势取而代之,就出现了“王侯将相,不如有种子”“皇帝轮流做”的局面。农民战争或权贵夺权导致的政权更迭不断重复。正因为皇帝世袭不是绝对可靠的,所以统治者更注重王权的神化和神圣化,后代专职论愈演愈烈。值得注意的是,朝代的更替并没有造成文化上的隔绝。随后的朝代虽然“纠合新月,易容色”,但总是有意识地认同前代,实现文化接力,秦汉、两汉时期如此,以后的朝代也是如此。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统一,中原农耕文明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冲突和交融中逐渐获得了强大的控制地位。秦汉文化堪比南亚孔雀王朝和欧洲罗马,成为亚欧三大帝国文化。秦汉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前文化和元朝文化的一次大的完成和融合,是后来的帝王文化乃至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个独立阶段。这400年的循环一直自成体系,有始有终。

四、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期。

(1)基本特征:胡汉文化和中印文化大融合。

在这个阶段,中国文化开始大规模地与东亚、西亚和南亚的文化融合,走上了“亚洲的中国”之路。这一时期,相对于庄园经济和贵族政治,神学在精神领域无孔不入,儒道玄学佛家擅长博弈,影响着意识形态的各个文化范畴。

㈡主要信息

1.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转折。魏晋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不同于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瓦解,门阀制度和贵族政治成为接下来几百年的一大特色。庄园经济和贵族政治造成的割据,削弱了帝国对上下文化的干预。文化从社会转向个人,从外在转向内在。对个人生命意义和心性之理的探求,为以后几百年玄学和佛学的高涨留下了充分的空间。经学和名教的衰落是魏晋以来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不是唐舞,是瘦孔伷”、“越有名越自然”、“笑大禹而贬唐禹”成为魏晋至中唐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潮。儒学陷入困境,后来虽然一度重视富庶的名士,但最终还是“冯谖独大”,佛教兴盛。玄学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自汉代思想禁锢和个人主义回归以来的一次大解放。儒家的“独尊”被打破后,儒、玄、释、道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形成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后的思想学术大繁荣。

2.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这600年的一大主题。与秦汉时期不同,这一时期中国农耕文化的同化作用减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一度造成“五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然而,游牧文化无疑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复兴和强化。继秦汉之后,隋唐成为帝国文化的又一高峰,这不能不说得益于男性化的北方民族“胡琦”的影响,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3.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动是这600年的另一个主题。佛教传入之初,一度与儒教、道教等文化体系发生冲突,但最终与中国的伦理规范、实用理性、崇拜模式和政治需要妥协融合。佛教通过驱佛、灭佛、杀佛、助佛的过程,逐渐实现了中国本土化,并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特别是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众多,禅声弥漫,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特高峰。如果把中国学术史分为七个板块(先秦经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现代理学),那么其中三个板块(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直接受佛教影响,其中两个板块(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在此。

4.中国文化中心开始向东和向南移动。这个过程大规模进行,东晋南渡。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基本上已经南移。所谓“赐天下,江南占九地”,但文化中心的南迁并没有最终实现。这600年正好是南迁过程中的过渡期和调整期。

动词 (verb的缩写)密集期:唐中期至明中期。

(一)基本特征:近乎古老的文化定型

9世纪的中国,继春秋战国、汉魏之后,经历了又一次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同时引起了东亚文化圈的朝鲜、日本等地的文化变迁。许多日本学者和欧美学者将这一转折视为从中世纪(或“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我国学者陈认为:“唐朝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结束了南北朝的旧局面,后期开启了赵宋的新局面。对政治、社会、经济的人如此,对文化学者也是如此。”唐初晚唐的转折,规范了中国文化史后半期的大体框架。唐宋以来的这一年,中国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总体上呈现出各种摆脱中世纪文化旧方式的趋势,并融入了一些现代文化因素,可以称之为近古文化时期。

㈡主要信息

1.地主自耕农经济和平民政治是相互结合的。中唐以来,地主庄园经济破产,地主自耕农经济定型;税收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两部税法取代了租金和租金调整制度。后来,宋明两朝的税制改革越来越明确地界定了朝廷与民间的直接经济关系。政治上也是如此,实行科举制度后。贵族淡出政治,管理层直接从地主自耕农中选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这种地主自耕农经济和文官政治的特点,与西欧和封建时代的日本有很大不同。

公务员政治的形成

2.街头文化蓬勃发展。唐宋以来,实体经济衰落,货币(包括纸币)大量流通。城市从单纯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发展成为经济文化集散地(这种功能变化被一些学者称为“城市革命”)。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街头文化趋于活跃,反映市民生活情趣的小说戏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开创了新的风格。如果说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了中国文学的主流,那么中唐以后,其低俗(如戏剧、小说)逐渐从隐晦中显露出来。

3.儒家思想的复兴。酝酿于中唐、扩展于宋明的理学,某种意义上是儒家人文理性的回归,尤其是阳明心学已开始呈现道德个人主义的内涵;清代宋学的怀疑精神和朴学的实证考据精神也触及了实证科学的基础。再加上文人、官僚、地主或商人融为一体,形成了所谓的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和道德观念支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对后世乃至今天的精神生活仍有影响。

4.民族文化的气质从汉唐时期的蓬勃展开,到宋明时期的精致内敛。唐以后,在君主中央集权日益强化的格局下,官僚政治实行文武分开,以权言兵的政策。虽然阻止了军人们独立和篡权,但却导致了国防的不利,改变了民族文化的气质和国民性。与此同时,中国周边的民族日益崛起,走向与中国本土文化抗衡的道路。虽然他们最终都继承了中原的农耕文化,但对落后民族的反复军事征服所造成的破坏,无疑阻碍了中国文化最初的现代转型的可能性。

从中唐开始的文化转型,决定了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总趋势。因此,有识之士更关注两个宋文华,如严复所说“中国成为今天的现象,是因为宋人创造了什么”。对于西方文化来说,“西方近几个世纪所接触的现代中国的大部分特征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总之,现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前中国文化背景的建构,也是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基础和起点。

六、过渡期:明末至今。

(一)基本特征:中西文化交汇,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

在这个阶段,已经提前完成了现代化转型的工业西方,用炮舰和商品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文化第一次被“强权”文化入侵。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调整和融合的过程是极其艰难和痛苦的,但这一过程也给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文化进入了制度、物质、行为和精神的现代转型时期。

㈡主要信息

1.早期启蒙。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更加活跃,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层面,明清之际,顾、黄宗羲、王夫之、唐甄等一批先进人士主张“民本”而非“公”,这是近代启蒙的先声。

2.西学东渐。这一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这是继《东传》之后,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又一次伟大交汇。满族人定居中原建立清朝,早期并未中断西学东渐,但雍正以后,中西文化交流普遍停止。直到鸦片战争后,又一轮西学东渐才开始。

3.公园学习的兴起。清代前中期基本沿袭了宋明文化路径,但对朴学的实证考据精神却空前发展,对汉代以来的经学神圣性起到了“解构”作用。

4.内外力量共同推动文化的现代转型。清末至今的近代转型是内外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西方影响与中国文化内在因素相互激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曾经颇具影响力的“冲击-反射”模式,充分认识到西方现代文化的输入在中国现代转型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固有传统对现代转型的阻力。但是,仅仅认识到这一方面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看到,面对民族危亡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从元朝开始就深深积淀了忧患意识、变革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经过现代阐释,它获得了新的生命,并转化为近代的救国意识、维新自强思潮、革命思想、近代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等等。至于宋明以来潜藏的原始现代文化因素,则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动力系统。如果低估了这一点,必然会导致对中国近百年现代化进程的片面理解。

5.广东、广西、江浙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自近代西方文化从东南沿海登陆以来,一个多世纪以来,广东、广西、江浙一带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福建、广东等地,以及自宋明以来成为文化中心的江浙等地,现阶段既是经济的重心,也是新文化的重心,其文化能量不断向内地辐射和推动。这种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文化传播方向,与宋代以前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文化传播方向正好相反。两湖地区成为古今中西的十字路口,所以社会上人山人海。这些都构成了中国近代独特的文化景观。

6.文化变革是前所未有的。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变迁,无论深度、广度还是严重程度,都比中国文化史上的前两次转折(春秋战国和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旧断裂,可以看作是明清以来启蒙思潮的终结,是对中国“胡雯”传统的澄清。此后,中国经历了对欧美模式和苏俄模式的学习、选择和扬弃。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世界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氛围下,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变革,从而将清中叶以来百年文化转型的跌宕起伏推向高潮。这种转变的兴奋性和复杂性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这一进程从19世纪中叶就已开始,现在正在加速),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第二,从国家控制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种经济制度的变革与上述经济变革齐头并进,正是现代转型的“中国特色”;第三,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的转变。在全球化趋势下,工业化发达国家由这种转型诱发的各种问题也呈现在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面前,如信仰危机、生态危机、能源枯竭、文明冲突等。当前,不断深化的现代转型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激荡、挑战和发展机遇,中国文化史正在开启一幅壮观的新景象。

思考问题:

1.「百家争鸣」是在什么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2.如何评价秦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3.隋唐文化多元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理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5.第二届中外文化大聚会有什么特点,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