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西方经济史和经济理论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退潮,经济学家转变立场,主张政府干预。大危机后,早在1926年就出版了《自由放任的终结》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下,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批判了传统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理论的重要基础,即“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有效需求(即社会总需求)通常是不足的,因此市场不能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平衡。凯恩斯认为,总就业取决于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平衡时的总需求,即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具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一般情况下,有效需求总是不足的,根源在于三个“心理规律”: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即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减少,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即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降低,会导致投资需求不足;第三种是流动性偏好,即人们出于各种动机,总是在手中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所以,为了吸引这些货币,利率不能太低。这样,当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低于或接近利率时,人们就不愿意投资,导致投资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这些原因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不能自动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均衡。也就是说,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上总会出现“非自愿失业”。因此,凯恩斯理论的政策含义是通过政府干预措施扩大有效需求。这种干预被称为“需求管理”。凯恩斯特别强调运用财政政策,也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由此,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的国家不干预政策,主张扩大政府职能,通过政府干预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革命为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标志着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然而,西方世界摆脱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并不是因为应用了凯恩斯理论和政策,而主要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爆发让严重的失业问题迅速消失,萧条的经济迅速转为战时繁荣。凯恩斯理论真正对世界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发生在二战之后。战后,鉴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西方政府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理论成为各国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发展的凯恩斯经济学也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标准理论。凯恩斯主义按照“逆风而行”、“相机抉择”的原则,也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战后到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被广泛实践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增长相当迅速,最后也没有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一时期,凯恩斯主义如火如荼。凯恩斯主义主要主张政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新古典学派主张经济的市场自由化,反对政府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