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黑暗吗?
中世纪史又称中世纪史,是指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期。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瓦解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然而,世界上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5世纪西欧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大约10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
另一种观点认为,直到9世纪,根据圣奥古斯丁的观点,绝大多数的上古学者认为,人类正处于历史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圣经在《启示录》中预言的“末日”,因此具有黑暗的含义;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一词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现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作品,旨在恢复源自罗马经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他认为自公元410年罗马陷落以来发生的变化和事情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待历史不是按照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照社会(学术)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因此,人文主义者将这900年的古典文化停滞期称为“黑暗期”。
彼特拉克将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期”。人文主义者也相信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崛起,恢复古典文化的纯粹性。14年末,15年初,人文主义者认为一个现代时代已经开始,所以从逻辑上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
因此,从人文主义者开始,历史学家也对“黑暗时代”和“中世纪”持否定观点。基督教新教徒在16世纪和17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了这段历史。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改革派也给出了与“黑暗时期”相反的图景:社会和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现代很多关于“黑暗时期”的负面观点都来自于17和18世纪启蒙运动中康德和伏尔泰的著作。
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改变了这种消极片面的走向“黑暗时期”的趋势。它给出了一幅和平的画面: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根植于大自然的生命之中;同时也回应了启蒙运动中以理性彻底超越感性的理性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通过展示的习俗和历史事件,在今天庆祝那个时期的一些文化活动和节日中,仍然可以看到关于“黑暗时期”的浪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