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民族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小知识
民间舞蹈一般是指在民间产生和流传,受民间文化制约,即兴创作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自乐为主要功能的一种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的影响,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民间舞蹈具有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一直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多彩的民族舞蹈
20世纪50年代初,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认真实施下,大规模开展了“抢救遗产”工作。反映在舞蹈领域,一方面是对各民族民间舞蹈的有效调查、收集和整理,通过加工——再创作,以其精华展现在舞台上;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继承和发展,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艺术。
各民族自然传承下来的舞蹈,尤其是技巧性较强的舞蹈,往往体现在一些代表性艺术家的基本风格中。他们大多是农民,可以称之为民间舞者,但长期以来地位低下,甚至过着挨饿流离的生活。所以“抢救遗产”也是抢救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他们和他们的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他们第一次走进了优雅的殿堂。
这项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要长期执行的基本方针,也可以说是“延安新秧歌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新一代舞者自觉遵循讲话的指导思想,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认真学习、收集、整理那些看似“粗糙”却“最生动”的民间舞蹈,本着“去糟粕”——去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健康成分,“取其精华”的精神,选取人民群众的审美特点进行提炼、加工、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里,在毛泽东倡导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充满时代气息、反映人民精神面貌的优秀舞蹈。他们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引起了世界舞蹈界的关注。
如前所述,戴的《莲花舞与飞天》;贾作光的《鄂尔多斯之舞》...等等。都是这个时期引领时代的杰作,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作品。
如《红绸舞(群舞)》首演于1949,由金铭(1927-)执导,程云编曲,长春文工团郑建基、王亚彬、刘海如首演。一群青年男女,高举“火炬”,跳着欢快的秧歌,把“火炬”变成了一条红色的长绸——像一条龙在飞舞,矫健的舞姿与变幻的“龙”相得益彰,充满了青春活力。
该舞蹈以民间秧歌和传统技艺“百丈饭”为基础,选择“燃烧的火炬”这一意味深长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解放的衷心愿望。1950年,该舞蹈首次在北京演出,在首都引起轰动。次年入选参加第xx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金奖。半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在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演出,人们不约而同地说它是“中国火的象征”。
在收集整理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创作的舞台佳作确实很多。为了交流经验,繁荣创作,政府定期举办文艺演出。吃过很多苦的各族人民,都以能够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舞蹈为荣。
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些地区或民族中,这种在生活中自然流传的舞蹈正濒临绝境。面对新时代,他们也渴望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
他们甚至要求专业舞者,“为我们设计一个舞蹈!”正是在这种“召唤”中,“开心啰嗦”和“草舞”应运而生。
快乐罗嗦(群舞)首演于1959,由冷茂红(1938——)执导,杨裕生作曲,凉山彝族自治州艺术团首演,冷茂红等。“啰嗦”是彝族人的意思。1949年以前,生活在四川凉山的彝族(在云南等西南省份还有其他支系)还保持着奴隶制。解放军进山后,奴隶制被彻底废除,生产得到发展,新生活欣欣向荣。冷茂宏亲眼见证了梁山的巨变。虽然是汉族,但他对彝族人民解放的喜悦感同身受——生成是他创作的灵感。
笔者选取了彝族祭祀仪式中的一些动态特征——“转脚”和“甩裙”...确立舞蹈的基本风格,以及贯穿整个舞蹈的手脚异常快速的摆动,都是“啰嗦”们自由心灵的体现。舞蹈,伴随着简单而独特的彝族曲调,用彝族特有的方式呼唤,表现了一个挣脱了枷锁,发自内心的狂喜的民族!这种舞蹈从凉山开始在全国各地跳,一直风靡全球。
《草间舞》(女子集体舞),1960首演,导演陈乔;(女,1938——)作曲:李,首演者:海南黎族自治州歌舞团、韩爱涛等。黎族姑娘喜欢编草帽,不仅在田间劳作时用来防晒防雨,也是姑娘们漂亮的装饰品。朝阳下,姑娘们戴着草帽,轻快地走向田野——仿佛天地间飘着荷叶;在晚霞的笼罩下,姑娘们沿着田埂走来,腰间挂着的草帽像一排排滚动的车轮;草帽随着劳动的身影流动跳跃,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工艺画”...陈乔的艺术青春是在海南岛度过的,那里的黎族聚居,她熟悉他们的民族习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她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动作:手插腰,臀微露,走起路来,手直直地挥动,帽耳与丝带的细节相互梳理……无不显示出黎族姑娘特有的美。贯穿《草舞集》的潜台词是:你看,我们多美啊!该作品获得1961“世界青年盛典”金奖;它和《快乐罗嗦》都被公认为“20世纪经典”。
上述各民族舞蹈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若干“情感舞蹈”——短小精悍,没有复杂的情节,以对比、刺激的方式抒情。无论是在传统民间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还是由专业舞者精心设计,都突出了民族风格——力求体现不同民族的审美特征。
生活的丰富性造就了舞蹈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的多样性。这一时期有很多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舞蹈词汇——不强调具体风格,而是更直接地反映生活。比如在军事题材的舞蹈作品中,二重唱《艰苦的岁月》就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在1961首次演出,由周星(1934-1988)、彭二利(1936-)执导。作曲家和,首演者: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朱和廖。编导从同名雕塑中获得灵感,或者说舞蹈就是这个雕塑的“动态”呈现:长征路上的老兵和小战士们,面对敌人的围攻,在饥寒交迫中挣扎。
小战士们差点晕倒,老战士们吹起了竹笛,激昂动听的音乐激起了战士们对未来的向往。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前进。《艰难岁月》以其独特的创意、简洁的结构、感人的细节和生动的舞蹈形象,呈现了战斗中的浪漫情怀。它的重点不是解释事件,而是表达人物感情的升华。
以上所有的舞序都是50、60年代中期的代表,在长期的社会选择中幸存下来,流传至今。这些作品的导演和主要演员是新中国第一代最优秀的舞蹈家。他们在接受严格专业训练的同时,特别注重向生活和群众学习,自觉追求艺术个性与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交融。
在经历了10年的“文化*”(1966-1976)浩劫之后,饱受摧残的舞蹈艺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得以复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审美意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映在文艺思潮上,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反思,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评价。各领域不同观点的公开辩论,反映了知识分子思想的空前活跃,体现了在邓小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号召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进一步推进。这种进步是深刻而全面的,对新时期的舞蹈创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之前的舞蹈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格局——时代的印记。由于当时的观念,创作者似乎害怕自己的作品,离生活原型或民间舞蹈的原始形态太远,对题材体裁的选择和舞蹈动作的处理普遍持谨慎态度,趋于收敛。所以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有雷同化、模式化的倾向。
文艺复兴后,广大舞者跃跃欲试。虽然在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上存在各种差异,但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渴望突破过去惯用的方法和固有的模式,哪怕是“成功的经验”。在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在经历了迷茫、探索甚至酝酿的阵痛之后,一批创新的、可圈可点的作品相继涌现。
成长于20世纪50年代的舞蹈编导们再创佳绩,其中黄少舒(女,1938-)和方锦基(1931-)的《小溪、河流与海洋》更是突破性的。本次女子集体舞首演于1986,由焦爽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李首演。一群身着水色长裙、透明薄纱的姑娘,像晶莹的水珠,迈着纤细流畅的步伐,不断移动,她们的舞蹈在河面上幻化成波浪,细浪不断起伏。姑娘舞动着裙裾和薄纱,大踏步地跳着,生动地表现了一望无际的浩荡江河滚滚向前...舞蹈创造了山川小溪汇聚成河,流入大海的壮观景象,揭示了人类亘古不变的规律。
像这样表现强烈生活感的舞蹈,也是新生代导演的优秀作品。
如:奔腾(男子集体舞),首演于1986,导演马跃(回族,1945——),作曲季承、小欧等。,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姜铁红首演。舞蹈以领舞和群舞为衬托,展现出雄踞马奔腾第一的磅礴气势。
其中,“人”与“马”的“驰骋”相互辉映,产生出无穷的生命力...这种舞蹈是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并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民族风格的展示,而是通过体现马一刻也离不开的“魂”斗,来揭示蒙古人对生活的感悟。
《唱黄河》是伟大的爱国作曲家Xi·星海的不朽作品。这部作品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黄河钢琴协奏曲》都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音乐经典”。
编舞家选择古典音乐进行编舞,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新尝试。苏(19——)和魏迟建明(1935 ——)于1980年创作了男子集体舞《黄河之魂》(南京军区政治部歌舞团首演),他们的成功实践对舞蹈创作题材和表现技法的探索具有开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