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美学定义

什么是美?这是美学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每个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辐射出对世界原初问题的讨论。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读是复杂的。比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一种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与伦比的荣耀和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教,相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学原理》一书告诉我们,美只能存在于审美关系中,它既取决于审美主体,也取决于审美客体。美是抽象事物在精神领域的表征,美感世界纯粹是一个意象世界。对审美范式有开启作用的四篇文章柏拉图的《伟大的希庇亚斯》开启了审美哲学沙夫茨伯里开启了审美心理学的《论特性》巴尔托开启了艺术哲学的《论美的艺术边界和* * *》原理维特根斯坦的《美学讲演录》对审美语言的分析有影响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对审美体系有影响。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结构美学中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审美判断和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探讨美学的本质。得出一个主体的普遍性(类似于美的本质)是美学的基础。第二,划分两种审美判断,美和崇高,也就是最常见的两种审美类型。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美学在结构上有三个特点:第一,从美的定义来看,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概念确立了美的核心,感性使其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概念,从而解释了一切美的现象。第二,知觉中存在观念的层次性,这与宇宙的进化史是一致的。无机物是最低层次的感知,艺术是最高层次的感知,美有统一的定义。艺术是美的最高和最典型的形式。美学研究艺术就够了,艺术有七大类,但典型的有五类: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诗歌包括史诗、抒情诗、戏剧),美学只有研究这五种艺术,才能获得关于美的普遍规律。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五艺可以分为三种:象征性(建筑)、古典性(雕塑)和浪漫性(绘画、音乐和诗歌)。这三种审美类型包含了美的所有对象。只要你掌握了美的本质,五大艺术,三大类型,你就掌握了宇宙之美。德索托的美学和艺术理论

德索托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是一部坚持美的本质消失后美学各部分统一的美学原理著作。德索的本意不是用这本书建立一个美学体系,而是通过这本书建立两个理论体系,一个美学体系和一个艺术体系。首先,他想把艺术学和美学分开,有利于两个学科的明晰;那么,在艺术独立之后,我们应该看到,审美和艺术在很多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往往是“一起行动”的。所以,最后,通过一本书把这两个系统放在一起。这样,从实际效果来看,就成了一个包含审美对象、审美经验、艺术的美学体系,这本书也代表了西方美学原理的一个转折点。第一部分,不是关于美的本质,而是关于审美对象。朗菲尔德的美学态度

朗菲尔德的审美态度是在美的本质消失后,仅从审美心理出发构建一种审美原则的典型。朗菲尔德从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一是将欧洲心理美学理论进行整合和系统化,具体来说,整合了明斯特堡、帕夫、布洛赫三大理论和心理距离理论,李芙蓉和古勒斯的内部模仿理论,以及立普斯的移情理论,形成了心理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欧洲心理美学应该以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积极性和经验性来规范。美国自然主义是一种广义的美学理论,这将使欧洲理论失去其优美的结构和逻辑的统一。因此,朗菲尔德在用美国理论质疑欧洲理论的不真实和模糊性的同时,从两个方面规范了审美心理学理论:一是艺术,用艺术史的例子证明了欧洲审美心理学原理的正确性,二是形式美。同时一方面以形式美完善了欧洲人的审美心理体系。另一方面,形式美在艺术中,结合了美学的艺术方面,形式美也在自然和社会中,逻辑上包含了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内容。因此,朗菲尔德的理论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审美主体,这是基础;第二,艺术作品是审美主体的确认和艺术外化。第三,形式美法则是审美主体的广泛外化和逻辑确证。朗菲尔德的美学态度也与朱光潜的《谈美》形成对比,显示了中西美学在书写审美心理学美学原理时的异同。苏珊·兰格的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是美的本质消失后重建艺术哲学美学原则的典型范例。本书以卡西尔的符号符号学为指导,继承了罗杰·弗莱和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克罗齐和朗菲尔德的审美主体美学、桑塔亚那和杜威的自然主义美学,将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和电影八种艺术融合为一种艺术哲学。兰格基本上将艺术分为四类:时间(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空间(音乐)、力量(舞蹈)、生命(文学、戏剧、电影)。在朗格对艺术范畴的论述中,首先以错觉为一般依据,然后在各种艺术中表现出错觉的二级甚至三级差异。由此可见,艺术自主和审美独立构成了她艺术哲学的一大主题。第二,在每一种艺术的不同错觉的讨论中,基本错觉、艺术形式和艺术形式所包含的情感形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

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是典型的在美的本质消失后将审美心理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学原理。它在结构上有四个特点:一是从审美对象是什么来区分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在说明艺术作品和审美对象的关系和区别的基础上,把审美对象聚焦在艺术上。第二,解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呈现给主体的基本结构。第三,阐释审美主体对作为人工审美客体的艺术作品的审美感知的基本结构。从而不离开审美客体谈审美主体,也不离开审美主体谈审美客体。它很好地辩证地解决了美学的基本问题。第四,从哲学上讨论美学如何可能,人为什么需要美学。迪克的美学导论

迪基的《美学导论》是美的本质被概念分析取代后,美的哲学(概念分析)、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典型范例,也是美学史和美学理论相结合的典型范例。这本书是一个分层结构,而且是一个可逆的弹性结构。这个结构还是两层,但是这两层不分主次。从古至今,它们凝聚成艺术理论,再从艺术理论推远,艺术理论就是艺术理论、审美态度、美的理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整个美学理论的结构,它具有历史、今天、时间上的演变和理论逻辑,形成了一种美学原则。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中国的思想家们直接把美学和艺术问题与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思考。虽然在表述和论证上并不系统,但从根本上渗透着他们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哲学观念。在几个古代文明发达的国家,中国美学形成了独立而严谨的体系。

中国美学研究“美学是随着世界历史的全球化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的”,而中国美学研究有一个引进、传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美学在中国的引入

清末民初,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留学知识分子将西方美学的思维方法和学科体系引入中国。随着王国维先生修订的教学大纲把美学列入教学计划,标志着美学在中国的确立。后来,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进一步将西方美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特别是留学德国归来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使美学在中国受到广泛重视。

美学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美学研究基本上是在美学原理原著形成时从西方美学原理著作移植过来的,从1917到1930。中国* * *出版了6部美学原理的规范著作(萧公弼《美学概论》、陆澄《美学概论》、陆澄《美学简史》、陈望道《美学概论》、范《美学概论》、《德性哲学》)和另外3部美学原理著作(李世岑《审美教育》)如果说朱光潜、蔡仪《美学》代表了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苏联美学的移植 那么王国维的方向,即以美学观念来强调中国材料,尤其是中国艺术,在宗白华和邓以蛰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宗白华在西方斯宾格勒思想和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世界文化比较的背景来探讨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美学在中国的发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有一场关于美的本质的学术讨论。在以美的本质为基础的美学类型中,探讨美的本质成为重建中国早期美学体系的基础工程。这次讨论得出了四种观点:1,客观主义: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2.主观派:美是主观的,以高尔泰、鲁英为代表;3.主客观相统一:美是主客观相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4.社会主义: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这四种观点相互争鸣,从50年代的争论到80年代的美学热潮,是这四个流派争论的延续,也是所有流派的系统化。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流。

中国美学的创新

20世纪初,美学在中国进入本土化创新时期,突出的亮点有三个:1,曾梵仁生态美学学派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梵仁提出了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中西交流的产物。曾繁仁看到的是生态美学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世界性和中国理性。生态美学就是要在人们心中注入一种新的美感,使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态度发生根本的改变。其特点是:一是既与世界主流思想相契合,又与中国发展带来的生态状况有关;其次,中国美学的主流一直是把美学提升到一种世界观的哲学高度,生态美学代表了美学整体观的变化;第三,这个学派为中国美学的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基础。2.张发美学原理理论的建立。张发的《美学概论》(第一版1999 65438+2月,第二版2004 65438+10月,第三版2011 7月)在十几年间已经出版了三次,标志着张发先生十年磨一剑,致力于美学原理和理论的创新。其特点是:一是使美学原理成为真正的“美学原理”: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特别具有指导性,成为指导本部门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其次,它创新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美学问题——如美的起源与本质、美的审美体验与认同、部门美学与美学原则、美的对象化与符号化、美的审美类型、美的文化本质等。第三,它的基本理论奠定了部门美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国美学原则的奠基。3.陈昌茂在旅游美容领域的新发现。陈昌茂先生在长期的旅游研究、旅游教学和旅游工作实践中,提出并论证了“旅游美”这一范畴,从而在理论上开创了继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之后的新的美学领域。其特点是:首先,指出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美;其次,旅游之美体现在五种审美体验上:神话诗、抒情诗、清爽诗、狂欢诗、梦幻诗;五类审美对象:拟态景观、景观景观、环境景观、场所景观和旅游纪念品景观;五种审美境界:意象境界、真实境界、艺术境界、场境、幻想境界;第三,该体系为中国旅游美学研究开创了新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