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湖州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人文环境极佳,是酿造茶文化的沃土。湖州曾被誉为“唐代华东茶都”。即使在现在的经济时代,湖州的茶文化也是文化多于商业。让我带你去了解湖州文化中湖州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湖州茶文化繁荣的历史原因有四:

一是诗人和尚涉足茶事,成为著名的茶僧,将禅引入茶中,实现了“茶禅一味”的境界,率先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开创了中国茶道的第一块基石;

二是陆羽迁居湖州,更多地从“物理”方面研究茶文化,与皎然的启蒙思想相契合。由于陆羽的成就,唐代茶道既有“道”,又有“气”。

三、大历五年(770年),唐代宗“命长兴进贡”,在古竹山设贡茶馆;

第四,大历时期,颜真卿刺湖州,湖州“大历茶风”出现,将湖州茶文化气象推向极致。——这是中国茶文化史上最精彩的一笔。

湖州位于杭嘉湖平原,太湖南岸。被誉为“丝绸之乡、鱼米之乡、文化之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700年前的晋代,湖州就生产了贡茶“文山雨驿”。到了唐代,由于陆羽《茶经》的出现和流传,加速了茶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促成了饮茶在世界的盛行。同时也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唐代也是湖州名茶历史的鼎盛时期。据悉,唐朝朝廷在古珠山设置了专门的贡茶园,每年贡品紫笋茶的数量达18400斤。后人盛赞湖州为中国贡茶之冠,名茶之源。湖州历史名茶有:文山故宫、湖州紫笋、古竹拱北、丹秋仙茗、金子茶、洛茶、东山茶花、太子茶、吴瑕茶、碧宜春茶、紫芳茶、九牧甜茶、莫干山芽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湖州茶产业更加繁荣。

湖州陆羽茶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开发正引起茶区各级政府的重视。陆羽墓、三桂亭、陆羽故居——清塘别野、古竹山贡茶园等一批陆羽茶文化景区已经或正在恢复重建。如白茶谷、白茶公园、古竹山野生茶基地等,一批新的茶区生态旅游项目和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山川秀美,绿水流淌。安吉白茶是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白茶是六大茶之一。而采用绿茶加工工艺制作的安吉白茶,属于绿茶,颜色白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全白叶的茶树。

动植物的白化病向来罕见,被视为吉兆。佛教里有白雀和白猿听经的故事。白茶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陆羽《茶经》第七事,其中记载:“永嘉县东有白茶山。北宋李青年间(1041-1048):“白叶茶,芽叶如纸,被认为很受欢迎。宋徽宗、赵霁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本身就是一种茶,不同于一般的茶。它的条条是精心制作的,它的叶子在悬崖和森林之间。虽然不是人力造成的,但也就四五个,活着的也就一两个。”北宋皇帝说白茶有价值后,说:“芽不多,特难蒸焙。汤一旦失传,就成了普通产品。”由于这一记载在明朝已经有350多年了,没有发现白茶。所以安吉的白茶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空白,极为罕见。

安吉最早于1930在孝丰镇马岭岗发现数十株野生白茶树。“枝头提取的嫩叶洁白如玉,烘烤后微黄,为当地广金寺所产”(《县志》),不知如何是好。安吉白茶树是茶树的一个品种,极为罕见。春天的嫩叶是纯白的,而当它们“春天老了”时,就变成了白色和绿色的花和叶,至夏全是绿色的。如此珍稀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上乘的安吉白茶,让中国的茶园更加绚丽多彩。

湖州安吉白茶分龙凤。其色泽淡绿鲜亮油润,香气鲜香,香味嫩滑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亮,叶白叶脉绿,可谓美、醇、亮、美。其氨基酸含量为5-10.6%,是普通绿茶的3-4倍,具有较高的水平。

长兴产茶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茶圣陆羽在长兴古竹山茶区做了多次调查研究,发现这种茶“清香甘甜,居他地之首,可向世界推荐”。一首《紫笋》也是以陆羽的《茶经》“紫上,笋上”命名的。推荐给皇帝,并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式列为贡茶。同时,金沙泉也被列为贡品。为了向茶叶致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茶叶加工厂——贡茶院就建在古竹山脚下,占地约10亩,60多间房,分两厢三入口。紫笋茶是中国历史上生产规模最大、贡茶时间最长、茶叶品质最好、贡茶数量最多的名茶。每年谷雨之前,皇帝就命令湖广总督去古珠山制作贡茶,并命令贡茶在清明前送到长安。所以有“十日王成行四千里,到了必有清明宴”“牡丹花笑移金,打吴兴紫笋”等诗句。劳动力三万人,工匠千余人,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从唐朝到明朝,八百多年来一直是贡品。

莫干黄芽产于德清南路乡,是浙江省首批省级名茶之一。早在晋代佛教盛行的时候,就有僧人去莫干杰寺种茶。清乾隆《武康县志》载:“莫干山有野茶、茶花、地茶,雨前茶、梅尖、头茶、二茶,出西北山者,贵也。”西北山是莫干山的主峰。清道光《武康县志》载:“茶特好塔山。寺僧植之,茶吸云,香十倍。”

您可能会喜欢:

口味独特的汕头茶文化

城市美味:徐州特色美食

常州有什么特产?

不能错过的南昌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