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秦朝
“海上丝绸之路”其实早就存在了。《汉书地理》所载的海上交通路线,其实就是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船只运载的“杂货”就是各种丝绸。早在公元前,中国丝绸的出口就有从东海到南海的两条路线。华南是南岛语族的发源地。先秦时期称为百越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他们有着出色的航海经验和冒险精神,足迹遍布太平洋和印度洋。他们从史前时期就开始向海洋迁移,马达加斯加、夏威夷、新西兰都有分布,他们的文化间接影响了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发展迅速。当时番禺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造船业。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海上交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主要通商口岸为番禺(今广州)、徐闻(今徐闻),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为证。
1974年底,广州中山四路发现南越国宫室遗址,宫室遗址下发现秦代造船厂。从出土文物来看,这是秦始皇统一岭南时“一军番禺”的造船厂遗址。1975秦代造船遗址开始发掘,清理出一个29米长的泊位。1997年发现3600平方米造船木材加工厂。当时发现南越的宫室就在作坊的正上方,因为宫室已经不挖掘了。经过多次勘探和研究,得出该厂由三个东西走向、平行布置的100多米长的木造船厂和南侧的一个木材加工厂组成,可建造宽8米、长30米、载重50至60吨的木船。
西汉和东汉
海上丝绸之路真正成型并开始发展是在西汉中后期和东汉时期。西汉时期,南粤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上航线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后,海上贸易规模由海上拓宽,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汉书?据地理记载,它的路线是: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和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之国和未去过的国家(今斯里兰卡)。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录。
东汉时期,与罗马帝国的第一次接触也有记载:东汉的船只使用风帆,中国商人通过海路抵达广州进行贸易,通过马六甲和苏门答腊将丝绸和瓷器通过海路运往印度,并购买香料和染料运回中国。印度商人再将丝绸和瓷器经红海运往埃及开罗港或经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至安提阿,再由希腊罗马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和加沙经地中海运往希腊罗马两大帝国的城市和国家。
这标志着真正横跨亚非欧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从中国广东番禺、徐闻、合浦等地向西航行,在印度洋上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沿岸港口向东航行的海上航线相遇、对接,广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随着汉代养蚕业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出口产品。
三国
三国时期,魏、蜀、吴国都有丝绸生产,而吴生活在长江以东。汉末三国正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由陆路转向海路的关键时期。三国时期,由于孙吴、曹魏、刘舒在长江上作战和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海军,舰船的设计制造有了很大进步,技术先进,规模庞大。三国之后的其他南方政权(东晋、宋、齐、梁、陈)也一直与北方对峙,这也促进了海洋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和航海经验的积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文献考证,孙吴的造船业尤为发达。当时孙吴的造船业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孙吴建造的船只以战船为主,商船次之,数量多,船体大,龙骨结构质量高。这对贸易运输的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孙吴的丝织业已经远远超过了汉朝的水平和规模,开始了官方丝织,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和发展。这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丝绸业的发展。具备了航海出海的主客观条件,从而形成了东海丝绸之路。
金炜
魏晋以后,开辟了一条沿海航线。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海南岛东部海域,经西沙群岛到达南海各国,再经马六甲海峡,走向印度洋、红海和波斯湾。对外贸易涉及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丝绸是主要出口商品。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和举世闻名的东方港口城市。从广州经南海和印度洋到波斯湾国家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在隋唐之前,也就是6、7世纪,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形式。但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阻断。取而代之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唐代,随着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和非洲大陆的海上航线相继开辟和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渠道。
据《新唐书》?据地理记载,唐代有一条沿中国东南沿海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各国、红海沿岸、非洲东北部和波斯湾各国的海上航线,称为“广州通海一岛”,这是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名称。当时,通过这一渠道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进口回来的主要是香料、鲜花等供宫廷享用的稀世珍宝。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
路线:从广州或泉州启航,途经海南岛、郭桓(在今天的越南)、门都、古湾、龙崖门、落月、斯里立佛、胡灵、古洛、高句丽、圣登、布鲁、狮子、南天竺、婆罗门、新都河和蒂罗鲁。与此同时,唐朝的人移居海外。其中,2001年,韩国林氏家族前往泉州惠安彭城寻根祭祖,更是传奇。唐林的祖先在韩国漂洋过海,至今繁衍了654.38+0.2万人。
宋朝
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航行能力大大增强。宋朝大部分时间与东南沿海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广州成为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元丰船”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又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民间海上贸易在政府的鼓励下得到极大发展。但南宋政府为了防止钱币外流,在1219年下令用丝绸和瓷器换取外国进口。这样,中国丝绸和瓷器向外界传播的数量和范围日益增加。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口城市的深层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生活,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元朝在经济上采取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扩大到亚洲、非洲、欧洲和美国,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对外贸易管理规则。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泉州的海外交通起源于南朝,发展于唐代。唐宋之交,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向南方转移,东南经济发展迅速。宋代有三个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即广州、宁波和泉州。这个港口的地理便利对海外商人来说非常重要。北方来自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商人希望宋朝的主要港口尽可能靠北,而贸易量更大的阿拉伯世界和南海国家则希望港口尽可能靠南。两个方向的合力点会平衡在泉州,当时位于南北海岸的中点。正是这种南北辐射的地理优势,使得泉州在市航务处(1087)成立后,迅速超越明州港(宁波)。
元朝
至元十四年(1277),元世祖首次允许重建全州博斯,为元朝不变。他还命索都、蒲守庚“诏告各番”,任命蒲守庚长子蒲为左副元帅、福建路城使,还命他为海外番使。泉州海外运输贸易进入黄金时代。海上贸易东至日本,西至东南亚、波斯、阿拉伯和非洲。海疆蚁群备受推崇。"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出口陶瓷、绸缎、茶叶、钢材等。,并进口香料、辣椒、药材、珍珠等。
在忽必烈统治元世祖期间,由于连年的对外战争和失败,他四次被禁。第一次“海禁”发生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初。第一次海禁从公元1292年持续到公元1294年。第二次海禁从1303持续到1308。第三次海禁从1311持续到1314。第四次海禁从1320结束到1322。1322年泉州、清远(宁波)、广州升船师搬迁,之后不再禁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王大元从泉州港远航到埃及,写了一本书《岛略》,记录了他访问过的100个国家。
明朝
15至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欧洲人先后进行全球海上扩张活动,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世界海上贸易的新时代。西欧商人的海上扩张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础的特点。商业活动往往伴随着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
这一时期,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已经延伸到了全世界:(1)郑和七下西洋:这是明朝政府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到达了亚非39个国家和地区,对后来达·伽马开辟欧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线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起到了主导作用。(2)东行“广州-拉美航线”(1575):从广州起航,经澳门出海,到达菲律宾马尼拉港。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太平洋,向东前往墨西哥西海岸。就这样,始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唐宋元时期日益发展,在明代达到顶峰。郑和下西洋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禁海,泉州港衰落。整个明朝,泉州港的作用只体现在郑和下西洋朝贡期间为专业人员和船只提供补给,与琉球维持部分朝贡。这一时期的海禁迫使私人海外贸易走向走私,因为政府控制力弱,地方商官形成了一定的逐利合力,使得私人商业贸易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成长。虽然宋元时期的官商制度已经被私人商业所取代,但是私人商业的海外发展力已经大大下降。面对沿海商人依托地理优势频繁的走私活动,明政府试图通过掌握部分口岸来控制和化解其他走私口岸的非法贸易,其中漳州月港在官方多次有限放宽禁令后崛起,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私人商埠。在粤港时代,大帆船不断往返于中菲之间,贸易不断。从墨西哥运往菲律宾的西班牙白银不断通过中国海商流向中国,中国商品和移民流向菲律宾,一个华商网络和华商社会已经初具规模。
清朝
到了清代,由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上唯一对外开放的大商埠,比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在广州有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循环贸易,这种贸易一直持续并维持到鸦片战争前夕。这也是清朝对外贸易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进口商品中,鸦片逐渐占据首位,并由走私演变为合法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海权,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沿海港口被迫开放,成为西方倾销商品的市场,掠夺中国资源,垄断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的出口贸易。此后,海上丝绸之路一蹶不振,进入衰退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整个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