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后代是谁?——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
黄帝的后代是谁?王明科
蚩尤的后代在哪里?与黄帝同时代的其他人的后代在哪里?中国少数民族的蒙古族、藏族、苗族、满族也是炎黄子孙吗?——《我们是炎黄子孙》。在这个对中华民族历史最简单的判断中,隐藏着“历史”最深的密码。
五千年前,黄帝和颜地两位“英雄”在汉泉大战,黄帝打败了颜地。后来黄帝调动各路军队,在涿鹿与另一个部落首领蚩尤作战,取得了蚩尤的胜利。此后黄帝繁衍了他的后代,所以后来的华夏或汉人都是黄帝的后代;也就是说,有些人是炎帝的后代,所以常常自称“炎黄子孙”。中国最简单的国家历史就是如此。
然而现在,大家对这段历史都有看法。蚩尤的后代在哪里?与黄帝同时代的其他人的后代在哪里?中国少数民族的蒙古族、藏族、苗族、满族也是炎黄子孙吗?经过一番考证,这段历史变得有些复杂——据信是黄帝和炎帝的一些后裔迁徙或逃亡到了遥远的地方,所以中国北方的满、蒙、藏等民族和今天朝鲜半岛的朝鲜民族都是黄帝或炎帝的后裔。蚩尤被流放或被迫南迁,成为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但仍有许多人不满意这种对历史的解读;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民族与炎黄蚩尤的关系不清。更何况,除了这些英雄,当时的普通人应该还有后代。
历史,这个词,在中文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第一,真实发生的过去;第二,我们记忆、讲述、书写的“过去”。在英语中,一个词,历史,代表着两个意思-历史事实和历史记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这是因为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历史记忆造成的社会中,而社会现实又是如此真实,所以我们一般都把历史记忆当成历史事实。
作者研究了川西羌族的历史记忆。在那些高山深谷里,如果一条沟里有三个寨子,当地人常说:“从前有三个兄弟来到这里,一个到一个地方修筑寨子,他们是这三个寨子的人的祖先。”说到更广泛的人群,比如七条沟附近各村的人的来源,他们说:“七兄弟以前来过这里……”乍一看,我们以为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但是当地人相信这段历史。生活在山沟里的三个寨子的人们共同拥有、分配和争夺山沟里的资源。外地人来这里挖药,三个村子的人联合起来赶走他们,因为“历史”告诉人们,这里是三兄弟祖先占领的地盘。一个村民上山砍柴,要进入二寨遗址时不得不停下来,因为“历史”告诉他,这里是二寨遗址。这是我之前说的。社会现实如此真实,以至于人们普遍将历史记忆视为历史事实。
但是历史记忆不代表不真实。我是台湾历史学家。我们以台湾省的历史为例。台湾省目前最强烈的历史记忆之一,就是台湾省最早的居民是原住民。300年前闽粤移民随郑成功来台,是闽南人和客家人的祖先。60年前,一群大陆军民跟随蒋介石来到台湾,他们是大陆人的祖先。相信这段历史,台湾省的社会现实是人分为四大族群,其中原住民是被征服的,大陆人是新居民,闽南人和客家人是真正的台湾省人。以上哪一段历史不是历史事实?
不过台湾省的历史也可以用羌人在深沟里讲历史的方式来写。那些英雄就不用提了,“从前有四兄弟来到台湾省,他们的后代就成了台湾省的四大族群。”相信这段历史,那么台湾省的社会现实将是:没有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分,没有旧居民和新移民之分。历史不一定要从郑成功和蒋介石这样的“英雄”开始。但是,在大多数人类社会中,有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分,有老居民和新移民之分,所以大家都喜欢谈论英雄历史。
黄帝在众多古代帝王的记忆中脱颖而出。
五千年前黄帝、颜地、蚩尤等几个部落首领之间的战争,当然可能是历史事实。商周之前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类似的部落战争。商周甲骨文中没有黄帝、颜地、蚩尤的记载。当时没有人自称华夏。有意思的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贵族开始自称华夏,而此时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黄帝、颜地、太尉等英雄先人的历史记载。而且,就像战国的思想家们对如何治理人民,平息战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所谓“百家争鸣”。此时,人们对于如何将黄帝、太乙等部落的祖先记忆集结成一部“历史”,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例如,其中一个方案是称黄帝和颜地为兄弟。但最后还是出现了被大家广泛接受的版本史;这个“历史”就是太昊和伏羲是上古蛮荒世界的皇帝,炎帝和蚩尤是部落首领,被黄帝打败,成为唯一一个结束乱世,开启文明的皇帝。在政治上,黄帝自称是当时中国的外族,赶走了戎狄,争霸天下。事实上,所有这些现象——政治上的争王与合并,为社会长治久安的意识形态之争,以及历史记忆中各部落祖先的多个版本的出现——都表明当时的中国正从多元分合走向统一。就连华夏这个词也从复数变成了单数。“华”本来有很多意思。战国时“华夏”为“朱霞”,意为不同于夷地的“许多夏国”。但从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华夏逐渐泛指一个整体民族。“族群”是指凝聚在一个祖先记忆下,在共同领域中分享和分配资源的人。因此,祖先的历史记忆也“规划”了一个族群或民族的内部关系。以炎黄为兄弟,这一历史计划的意义在于试图以祖先的手足之情,将分别以黄帝和颜地为代表的两个同辈群体连接起来。这是一种“兄弟祖先史”。无论如何,在中国的历史记忆中,黄帝成为唯一打败对手、结束乱世的英雄始祖,也预示着中国正在走向政治统一、中央集权的道路。
到西汉初年,中国及其帝国已经稳固形成。这时,最完整的黄帝史也出现在第一部中国模拟史《史记》中——模拟史和模拟社局面同时形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在接下来的两千年里没有怀疑过这段“历史”,因为人们生活在“历史”规划的世界里。中国的性质在《史记》对黄帝的描述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我们来看看《史记》作者司马迁是如何通过黄帝来定义中国的。在书中,黄帝是王朝的征服者和建立者,他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祖先。黄帝是尧舜夏商周的祖先,说明黄帝是中华血族的祖先。史书记载黄帝和他的嫔妃、臣子有很多发明,所以黄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开端。《史记》还说黄帝东征大海,西征崆峒山,南征大江,北征肉粥,这就是中国表达空间的起源。所以从《史记》对黄帝的描述可以看出,至少从汉代开始,中国就是一个集政治、民族、文化、域空间于一体的共同体。这也说明了历史记忆的珍贵——它不一定是历史事实,但很多历史事实是被“密码”藏在里面的。
黄帝的子孙在边疆
战国时期处于中国边缘的秦、楚、吴、越国的人民,在中原被华夏视为蛮夷,但他们的统治家族,当时可能都自称是炎黄子孙。据许多汉文文献记载,吴国皇族为周太伯之后,越王家族为大禹后裔,楚、秦皇族为颛顼帝后裔。然而,一些兄弟和祖先却经常出现在这些家族的历史记忆中。例如,据《史记》记载,楚人的祖先昆吾和彭祖是兄弟,而秦元祖的祖先鸟叔和史飞是兄弟。
在东北,商太子跑到朝鲜;在东南,太子周太伯跑到句吴;西南,楚将军庄彪奔云南;在西北,秦逃奴,不带剑跑到西羌。据史料记载,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是这些地方的国王。据史书记载,前三位英雄(姬子、太伯、庄知)是黄帝子孙,而逃奴秦剑是炎帝子孙。四个英雄,四面八方跑,都成了文明的土皇帝——历史事实有规律吗?还是历史记忆中有模式?
史书记载,吴、秦、楚“炎黄子孙”的后代,有的在中国,有的在蛮夷。这就为中国后世在遥远的异国寻找“炎黄子孙”埋下了伏笔。汉朝有些中国人认为匈奴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是黄帝的后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认为统一北方建立北魏的鲜卑慕容氏和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这类历史书写往往遵循一个模式:一个失意或失意的英雄离家出走,在那里被人信服和崇拜,成为当地的国王。例如,在如东的北方,商王子姬子在朝鲜横行;在东南,太子周太伯跑到句吴;西南,楚将军庄彪奔云南;在西北,秦逃奴,不带剑跑到西羌。据史料记载,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是这些地方的国王。据史书记载,前三位英雄(姬子、太伯、庄知)是黄帝子孙,而逃奴秦剑是炎帝子孙。
历史事实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吗?路途遥远,语言不通。这些英雄怎么去那里说服原住民,让自己成为当地的执政国王?对于这四段历史记忆,我有另一种解释:这些历史记载中的商、周、秦、楚、王侯、将军、逃奴,都是“密码”,隐藏着当时中国对这些人的不同感情和意图——他们认为朝鲜人、吴人之后应该是中国的高贵后裔,滇人也是中国的后裔,只是地位稍次,而西强做了炎帝之后,勉强算是中国的后裔。
中世纪的中国后裔
炎帝,这个被视为被黄帝打败的古代皇帝,并没有退出中国的历史记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只有少数家族自称炎帝后裔。毕竟在中国的历史记忆中,炎帝是一个战败的古代皇帝,所以人们还是喜欢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魏晋至隋唐时期黄帝与蚩尤作战,因为大量北方贵族迁入中原,进入朝廷和地方门阀社会。这时出现了一些出生在北方草原部落的炎帝后裔。比如在中国北方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据史书记载有其祖源。炎帝被黄帝灭后,其后裔逃往北方,其中一支发展为鲜卑的宇文氏。唐代鲜卑贵族宇文宛也在墓志铭中说,宇文家是炎帝的后裔。《新唐书》记载,唐朝武则天有一次问臣下:有学问的人讲各种宗族的起源,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古代没有普通人吗?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可见此时自称炎帝后裔的家族还真不少。后来耶律大石家族,一个在北方建立大辽朝的契丹贵族,也是在炎帝之后,据辽史记载。辽史里还有一段话大意是炎黄子孙很多,四皇长大后大多是他们的后代,所以建立中原王朝的皇帝其实就是从这个根上来的。《辽史》编纂于元代,主编是蒙古族历史学家托克托。这可以说是历史学家用“黄帝子孙”来合法化辽、元政权。
近代黄帝子孙之争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人们热烈讨论黄帝。一个是在战国时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中国形成过程中。另一次发生在清末民初,传统华夏人和中国人向当代中国人演变的时期。
近代的炎黄子孙之争,发生在中国受到当时世界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思潮冲击的背景下;中国要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团结起来存在于世界,这是晚清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想法。但这个民族(或民族)究竟是只有汉族,还是包括大清帝国所有民族,在当时是有争议的。因此,许多知识分子一方面以“炎黄子孙”主张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又互相争论谁是炎黄子孙。最后,在大清帝国的政治版图框架下,欧日列强争夺满蒙藏和西南边疆的经济利益时,联合各民族成为一个中华民族最终成为晚清知识分子共同的民族理想。
在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心目中,中国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如何解释这些民族是炎黄子孙,确实让很多学者煞费苦心。当时粗略地说,满族的祖先是黄的后裔。匈奴,蒙古人的祖先,黄帝之后的春卫后裔。回民安息,安息是黄帝的孙子“安”在西方建立的国家。藏族是西羌的,黄帝的后裔“休”是西羌的祖先——所以大家都是黄帝的后裔。虽然上述理论都能在中国古代史文献中找到,但这种“国史”显然无法满足当时的另一种知识走向——科学理性。于是,顾颉刚等学者开始了古史论战运动,众多学者热切卷入三皇五帝之争,说明此时确实需要一部国史来团结中华民族,但黄帝子孙的历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后来的中国民族史运用了大量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体质学的知识,从语言、文化、体质等方面确立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并解释了其与历史的分化融合过程;颜地和黄帝曾被解释为各个民族的代表,他们的战争迁徙解释了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的起源,但历史学家越来越不愿意谈论他们。
说到黄帝和颜地,我们忘记了蚩尤。从汉朝开始,华夏就没有把他当成南方某个民族的祖先;华夏认为南方各民族都是林俊或盘瓠的后裔。直到近代,在为各少数民族寻找史料来源时,蚩尤才被认为是一些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苗族人往往自称蚩尤后裔,并号召蚩尤与炎黄并称华夏第三祖。不管这是不是历史事实,在旧的明清帝国,苗族的很多祖先曾经受到歧视,自称是黄帝子孙。今天,他们的后代骄傲地宣称自己是蚩尤的后代,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代变迁。
蚩尤汉画像石拓片
说到英雄历史,我们不要忘记兄弟的历史。汉朝的蜀人接受“蜀在黄帝之后”而成为中国的时候,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历史故事。根据这个故事,黄仁在中原称帝,他的八个兄弟在周边地区。蜀的祖先是的一个兄弟。唐宋时期,华夏声称湘西“五溪人”的始祖是盘瓠,但也记载了当地长老的说法,巴基斯坦的五个王子逃到这里,他们的兄弟各占一个山谷繁衍后代。1930年代,有人说滇缅边境的野人(今景颇族)是蚩尤后裔,但当地老人说的是另一段历史:“最早的时候,野人、白彝人(今傣族)、汉人是三兄弟……”。彝族也有人说,古代有兄弟三人,老大是汉族的祖先,老二是藏族的祖先,老三是彝族的祖先。四川延边的苗族也说伏羲兄妹结婚后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兄弟是苗族的祖先,二哥是汉族的祖先,三哥是彝族的祖先。
最后回到“谁是中国人的后代”这个问题上来。这么说吧——五千年前在中国北方作战的颜地、黄帝、蚩尤等部落首领,他们的鲜血可能流淌在今天任何一个中国人身上,就像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流淌着魔都汗、成吉思汗、松赞干布的鲜血一样。古代华夏或汉人成为黄帝子孙,与颜地和黄帝的“史实”无关,而是因为人们有这样的“历史记忆”。我们需要关心和深思的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历史记忆?“攀附”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很多人成为黄帝的后代。在中国民间神话中,黄帝登龙时,很多人都爬上了龙,想和他一起上天,就隐含了这种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执着于模仿,是因为人们希望生活得安全而美好——就像毛毛虫把自己伪装成树枝或蛇,以避免受到伤害——而他们成为中国人的后代,要么是因为他们钦佩这一点,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不想被歧视。今天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的是,这种边缘人对黄帝血源的眷恋已经成为过去。这就好比,当今天的美国人不是200年前的美国人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谈论“五月花英雄祖先的移民史”。
我上面说的关于中国人的历史,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人们往往根据历史记载的“明码”来争论史实,黄帝、颜地、蚩尤谁是儿子;这些争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让一些不是英雄后代的人陷入边缘。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去探究历史叙事中的“代码”,去理解和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宣称自己或他人是黄帝、蚩尤、盘瓠的后裔,或者是丹根的后裔而不是姬子(比如今天的朝鲜人)。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总有人说历史是从“兄弟的祖先”而不是英雄开始的,这样我们或许就明白了,“兄弟的民族”不仅仅是一个强调民族团结的说辞,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和人类生态意义(包括悠久而顽强的阳刚之气)。